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基礎技法|常用的6種樹干的畫法”對你有所幫助!
“畫山水必先畫樹,樹必先干”,枝干支撐著樹的整個形狀,也決定了樹的走向,而樹干則是繪制的第一步。畫時要注意“樹分四枝”,即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同時出枝,以避免單調。
雙勾法畫樹干,可使樹干的結構質感更為突出,因此,行筆挺勁且多有頓挫。畫樹干時,筆中的水墨不宜過多,有些許的干澀感更佳。
先畫出主干一側的輪廓。順著主干的走勢向上生出枝干。注意主干由粗到細的走勢。
繼續畫出主干另一側的輪廓,注意生枝時左右兩側不可太過平均。
根據畫面需要在右側下部調淡墨繼續生出枝干,使枝干整體呈現出前、后、左、右四個方向。
沒骨法畫樹干,可以增強樹的重景感,突出其蒼老濃重之感。繪制枝干時,多為中側鋒行筆自下而上逐步繪制,行筆頓挫分明,筆力雄厚。
中鋒用筆,由上至下行筆,一氣呵成地繪出主干。
繼續在主干上生枝,適當地留出飛白。枝與主干呈“Y”字形。上面的小枝用墨可稍重,同下面的枝形成對比。
豐富枝干的層次,在主干的左側繼續畫枝干,與右側枝干形成長短對比。延長主干的下端,側鋒用筆擦出。
豎皴法,是指先勾畫出主干的輪廓,而后在其表面繪制豎向的墨線進行皴畫,可增強表面的機理質感。繪制豎紋時,切莫使線與線之間處于平行的狀態,使其呆扳無韻。
中鋒運筆,勾畫出樹干一側的輪廓,運筆要加強頓挫轉折,這樣畫出的樹才能矯健多姿。
同樣的方法畫出右側主干的輪廓。線的交錯穿插處應該留白。
完善樹干,用干筆蘸墨擦出主干的肌理,再以濃墨點出主干的疤結。
繼續豐富主干層次,用沒骨法勾勒出頂部的細小枝干。
橫皴法與豎皴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兩者繪制的技法幾乎相同,只是墨線走勢不同。在繪制的時候,筆頭干澀更能將樹干的蒼老之態表現出來。
用雙勾法勾勒出一側的主干,注意線條的曲折頓挫。
繼續向下畫出左側的主干輪廓。勾勒時采用橫向用筆。
用同樣的方法畫出主干右側的輪廓線。注意要適當的繪制出一些疤結。
接著繪制主干的下部,勾勒的過程中要適當地皴擦。在樹干上部添加左右兩側的枝干,以豐富枝干的層次。注意左右兩側的枝干要保持平衡。
松鱗皴,顧名思義是在樹干的表面圈畫出形似松鱗的線條來表現紋理,多用來表現松樹。用松鱗法進行擦畫,下筆不宜遲疑,避免出現墨的滯留,要使其看似亂實則有章可循。
用雙勾法立干取勢,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沿著樹干勾畫鱗紋,圖案的大小形狀依樹勢而定。
繼續向下勾畫主干,主干下端轉折處,以重墨繪制疤結。
在主干的中上部添加細枝。在細枝上,再添加皴線。
疤結法,是通過在樹皮的表面繪制大大小小的墨塊,來表現結痂的凹凸不平之感。在繪制前,要對其進行細致的觀察后再加以描繪,切忌胡亂加畫。
首先,繪制樹干的輪廓,墨線多有頓挫。
向下用筆,完成樹干輪廓的繪制。
在樹干上點畫大小不一的墨點,以增強重景感。
最后,可適當地在樹干上繪制些突起的結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