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爭議焦點】
建設工程結算價款出現糾紛應該以甲乙雙方簽字蓋章認可出具的結算報告,還是以法院委托的工程造價鑒定意見書確認為準?
二、【案件詳情】
2015年10月18日,發包人“某車管所”與承包人“某建工集團”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名稱為某職工集資建房1#、2#、3#樓及地下車庫項目,工程地點為某市新市區路南側,工程內容為施工圖范圍內工程。開工日期2015年10月18日,竣工日期2017年6月18日。合同價款為185650308.93元,合同價款采用可調價格,調整方法為中標價+設計變更+經濟簽證,同時執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施工同期調差文件。雙方約定待工程竣工驗收審定后,支付至審定值的95%,預留5%作為工程的質量保修金,待質保期滿后,按相應的質保期限支付質保金。
2015年10月26日,某車管所向某建工集團發出中標通知書,某建工集團對該工程中標。2015年12月12日,某車管所委托設計單位對工程進行設計修改,主要修改內容為,1#樓、2#樓的部分戶型調整采暖方式調整為壁掛爐采暖,地下車庫采暖方式調整為燃氣鍋爐集中采暖。根據工程的工程開工報告顯示,該工程于2016年4月1日開工,工程建筑面積為85918.3平方米。2017年12月25日,工程完成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某車管所意見為,本工程已完成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經驗收符合設計文件及規范要求,達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合格規定,質量控制資料及安全使用功能檢驗資料完整。
某管理公司作為某車管所的受托人對某建工集團的竣工結算進行審核。最終,雙方在《工程結算審定簽署表》簽字蓋章,且出具《工程結算審核報告》。
最后,由于發包人“某車管所”對承包人“某建工集團”拖欠工程款,釀成糾紛。“某建工集團”主張要求“某車管所”支付該工程款34627719.49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各方觀點】
(1)發包人“某車管所”:
一、某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某管理公司”)出具的結算報告缺乏客觀性,不應作為定案依據。該結算報告由某管理公司外聘人員李某某完成,李某某并非某管理公司的員工和注冊造價工程師,且該報告簽章的注冊造價工程師王某某并未參加造價審計。而且該工程有設計變更,但某管理公司出具的結算報告未反映出設計圖紙的變化情況和工程實際情況,中立性偏低。
二、雙方未就工程結算款達成協議。發包人因重大誤解在結算報告上簽字蓋章,不是真實意思表示,蓋章簽字行為不能證明雙方就工程價款結算達成協議。故該工程應由人民法院委托鑒定。
(2)承包人“某建工集團”:某管理公司作為某車管所的受托人,其出具的《工程結算審核報告》(以下稱結算報告)系書證,并非鑒定意見,不存在鑒定資質或中立性等要求。承包人與發包人已經就本工程結算款等數額達成合意,雙方已經在《工程結算審定簽署表》簽字蓋章,就工程結算款數額達成合意并實際履行,發包人已據此向承包人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同時,發包人無法證實審核人員王某某沒有參加造價審核工作。現行法律并未限制造價咨詢機構外聘輔助人員,李某某是否為某管理公司的員工或注冊造價師,均不能否定雙方就工程款結算達成合意的事實。
(3)人民法院:某管理公司出具的《工程結算審核報告》缺乏客觀性,不能作為定案依據,必須由人民法院對工程造價委托鑒定。事實依據是,《工程結算審核報告》的結算工作實際系外聘人員李某某完成(注:李某某不具備專業資質),在該報告中簽章的注冊造價工程師王某某并未參加造價審計工作。綜合上述情況,某管理公司出具的《結算審核報告》的中立性明顯偏低。本工程有明顯的、重大的設計變更,變更后的施工圖紙與招標圖紙對比均發生變化。承包人也是按照變更后方案進行的施工,而某管理公司的報告對此卻未涉及,仍然是根據變更前的圖紙進行的計算,說明其出具的《結算審核報告》的客觀性不足,對工程委托鑒定的確有必要性。所以,工程應由人民法院委托中介機構,對案涉工程進行鑒定,以工程造價鑒定意見書作為建設工程結算價款最終依據。
四、【鵬哥撩工程】
(1)根據《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財建[2004]369號的第二十三條規定“接受委托承接有關工程結算咨詢業務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應具有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資質,其出具的辦理撥付工程價款和工程結算的文件,應當由造價工程師簽字,并應加蓋執業專用章和單位公章”。本案例中《工程結算審核報告》的結算工作實際系外聘人員李某某完成(注:李某某不具備專業資質),在該報告中簽章的注冊造價工程師王某某并未參加造價審計工作,影響了結算審核報告的權威性、公正性、有效性。建議建設單位或者造價咨詢單位在辦理竣工結算審核業務是最好采用本單位具有從業資格的造價工程師,即使非要采用外聘人員應該必須使用具有從業資格的人員。以免影響結算審核的權威性、公正性、有效性。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因設計變更導致建設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質量標準發生變化,當事人對該部分工程價款不能協商一致的,可以參照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計價方法或者計價標準結算工程價款。”本工程的施工圖紙系設計單位重新設計所作出的,某管理公司出具結算報告所依據中標價的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在發包人與承包人就工程價款的計算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結合某管理公司結算報告出具主體的瑕疵及工程的施工圖紙系設計單位重新設計存在多處變化,而結算報告根據變更前的圖紙進行的計算。結算依據出現偏差,該原因是影響結算報告有效性最致命的錯誤,屬于業務開展工程中最低級的錯誤,通俗點說就是門都進錯了。最終結果是某管理公司出具結算報告被法院無情推翻認定無效,以工程造價鑒定意見書作為建設工程結算價款最終依據。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建設工程結算價款甲乙雙方簽字蓋章認可出具的結算報告并非像我們平常所說的就“蓋棺定論”了。假如甲乙雙方在未支付完畢工程價款又出現工程價款的糾紛且結算報告存在重大瑕疵,而影響結算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公平,依然有可能被無情地推翻。
結算無小事,踐行需認真!
朋友們,記得轉發,關注我哦!@鵬哥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