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一戶來自上海西區的人家,全家四口人,女兒、外孫女、以及老父母。他們住在一棟老式的別墅里,但是他們住的是由客廳隔出來的15㎡的房間里。故事非常的曲折,令人同情。
女兒小董本來已嫁為人妻了,不用再和父母擠那么小的房子,父母的生活能過得更好一些。可是因為生了女兒,所以被丈夫拋棄并趕出了家門。沒有工作的她只能帶剛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回到只有15平方米的家里,變成了“啃老族”。
本來就狹小擁擠的房間,兩位老人居住都已經很困難了,現在卻要擠下四口人,讓居住壓力一下子就增加了。
屋頂上有一個小閣樓,平常是用來放雜物的。但是每次上去都需要有人在下面幫助,危險性太大了。
因為室內空間實在有限,孩子幾乎沒有活動的空間,晚上也只能跟著媽媽擠在沙發上睡覺。經常整夜沒辦法入睡,如果想睡得好,那只能暫時在沙發旁搭一張簡易的床。
家里沒有衛生間,每次上廁所都要跑到室外的公廁去,兩位老人晚上出去十分不便。
由于家里實在太小了,一覽無余。沒有任何隱私性可言。小董如果需要換件衣服,爸爸就要出門避嫌。
由于室內沒有水,所以全家人只能在室外洗澡,室外是家里臨時搭建第一個淋浴房,接水也是非常的麻煩。
這些居住難題,每天都困擾著整個家庭,小董為了剛出生了的寶寶,也為了年邁的老父母。決心要改善一下目前的生活難題。在設計師的設計改造下,原本只有15平方米的“客廳房”變成了復式小洋樓,也恢復了當年別墅的風采。
改造后的廚房干凈明亮,不再是以前那個黑暗擁擠的廚房了。室內也安裝水龍頭,一家人再也不需要出去接水洗菜了。
家里的客廳仍然負責著臥室和餐廳的功能,但是通過設計師的合理布局,現在的空間明顯比原來擴大了一倍。
設計師還充分利用層高,用鋼結構隔出了一個小閣樓,設計出了一間小臥室,作為小董和寶寶的房間。
原來利用率不高,且危險性大的懸崖式閣樓也被設計師拆除了,設計師為了滿足全家的收納需求,特意在樓梯的拐角處設計了一個儲藏間。
設計師把室外的淋浴房搬進了室內,增加了馬桶,整個衛生間雖然面積不大,但還是設計了干濕分離,能滿足一家四口的使用需求。
除了室內改造,設計師還把室外的一個廢棄的車庫改造成了后花園,讓整個家有了小洋房的韻味。
單親媽媽既要贍養老人,也要獨自撫養寶寶非常的不容易,我們希望老人家能長命百歲,寶寶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董家人未來的日子能越過越好。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改造的內容或您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