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全中國最會生活的城市,無錫一定算一個。
這座江南小城自古就不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一直有種「小富即安」的安逸氣息。


對無錫人來說,每天吃好喝好,就是最高訴求。
無錫美食,也在不知不覺間名揚天下。


生活在蜜罐中的無錫人,做出的菜也常常是以甜收尾。
卻又咸中帶甜,甜中帶鮮,甚是特別。
01
老無錫早點
小籠包
無錫最出圈的美食有三樣:小籠包、油面筋、醬排骨。
排第一的無疑是「無錫小籠」。兩勺肉一勺糖,連湯汁都是一種回味無窮的鮮甜。


餛飩
種類五花八門:開洋餛飩、干拌餛飩、薺菜餛飩、蝦肉餛飩……

無錫早面
無錫人早晨習慣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早面,面條和湯底都干凈利落,清清爽爽。
仿佛吃上一碗早面,才象征著元氣滿滿的一天開始了。

酸辣湯
也是無錫人愛到不行的一道家常美味。
似乎沒有什么連鎖大品牌,最地道的都在走街串巷的小館子里。

02
蘇幫菜
無錫醬排骨
醬排骨是蘇幫菜里最著名的招牌菜,也是「無糖不成菜」的無錫人最得意之作。
其實倒不是想象中那種過于甜膩的口味,咸甜中和得很好,還會帶一點酸甜。

肉釀面筋
在無錫,油面筋真的可以有一百種吃法。可以配素菜,也可以做成肉菜。
肉釀面筋就是把肉塞到油面筋中,一起上鍋蒸。
表皮軟糯又有嚼勁,咬開之后是滿滿的肉餡。

響油鱔糊
一道經常讓外地人“真香”的無錫菜。

太湖三白
有太湖在,無錫人的餐桌上幾乎每天都有新鮮魚蝦。
白蝦、梅鱭、銀魚,并稱為“太湖三寶”。為了保證原汁原味,做法大多都是清蒸白灼。

03
無錫名點
玉蘭餅
一道土生土長的無錫名點,最初做成的時候正值玉蘭花開,因此得名。
糯米外皮裹著鮮肉或豆沙,上鍋煎至金黃,外面脆,里面香。
無錫當地人經常配著豆漿一起吃,可以解膩又很飽腹。

梅花糕
無錫最著名的傳統小吃,做法有點像臺灣的銅鑼燒、車輪餅。
據說是乾隆下江南時嘗過,看到形狀像梅花,才這樣賜名的。
把豆沙、鮮肉、玫瑰各種餡放進去,再撒上白糖、紅綠絲,最后在鐵板蓋上烤。
熟了之后外表金黃,那個松軟的口感剛剛好。

惠山油酥餅
不止是美食,還是無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特點就是一個字:酥。
一口咬下去的那個酥軟,絕對讓你驚艷。

桂花糖芋頭
口感軟軟糯糯,泛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氣。

在無錫旅游,你會發現這里處處都有一種「小富即安」的哲學在。

不管是面館,還是點心鋪子,價格和分量都極是良心。
花不了多少錢,就可以吃得滿足又幸福。
走累了,買上一個油酥餅,吃上一碗豆腐花。
便可以接著在乾隆最愛的寄暢園中閑逛,繼續欣賞蠡湖的悠然水色和動人傳說。

酒足飯飽之后,別忘了跟小伙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