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看完一半;二十分鐘,又一半。結局這么容易猜到的案子,在東野筆下極其少見,這并不像東野自己所說:
《假面山莊》是我的自信之作。我在構思時萌生出一個很妙的主意,于是寫作一氣呵成。”大概很多人會為這句話買單,其中包括我。
但是,東野的書,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案件描述。案子本身是其次的,其中的人性、社會現實才是他真正想傳達的!
東野圭吾,現在已然成了推理佳作的代名詞,自從看了他的《解憂雜貨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放學后》,我就成為了他的忠實粉絲,沉迷于他的小說無法自拔。
他的小說構思心思縝密,文筆細膩不渲染,他寫的一氣呵成,我們看的也一氣呵成。那些看似推理的背后,那些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些許溫情,或關友情,或關愛情,或關親情,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甚至還想看第二遍,第三遍。這就是東野圭吾的魅力。
東野從不吝惜筆墨去描寫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他能把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每一個人都寫得那么符合情理,所以,在他筆下的男人,就既有《嫌疑人X的獻身》中,那個癡情的數學天才,也有《假面山莊》里這樣的人渣。
其實看完整部書,你會發現整個案件真的很簡單,唯一復雜的是,很多人沒想到朋美是真的自殺,也想不到明明想要包庇某人的雪繪,會決定坦白一切。只有人性,才能讓一個簡單的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很多人都說看這本《假面山莊》看了一半就知道了結局,或者說看了開頭,就猜測到了結尾,我不以為然。一部好的作品,有的因為劇情取勝,有的因為人物討喜,也有的因為接地氣貼近生活而走進了讀者的心靈。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假面山莊》,是一幅畫,一場戲,一聲嘆息。
假面山莊就像一幅畫。
一棟度假別墅,豪華典雅;
十個核心人物,各懷心思;
前期女主角朋美遭遇離奇車禍;
表妹雪繪被“意外死亡”;
男主角高之究竟是溫暖善良的紳士還是暗懷鬼胎的魔鬼?
我們靜靜的欣賞著這幅畫,好像有點明白,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我們暗自揣測,這幅畫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深意呢?
假面山莊又是一場戲。
都說人生如戲,誰說不是呢?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會碰到各種形形色色,真假難辨的人,也會遇到各種磕磕碰碰,起起伏伏的困難。
《假面山莊》里有人在精心策劃著謀害他人,也有人在精心策劃著如何找出真兇。都是戲啊,戲碼足足的。每個人都是很好的演員,把我們一個個都騙過去了,但是有人甘愿受騙直到死,例如朋美,也有人不想被騙尋求真相,例如朋美的父母。如果假面能拍成一部電影的話,我相信會和《嫌疑人X的獻身》一樣精彩。
假面山莊是一聲嘆息。
愛到極致是什么?就是明知對方不愛你,明知對方要你死,你也心甘情愿去死。為朋美感到惋惜,這么好的女孩,卻碰到了一個人渣;為朋美的父母感到難過,他們在找出真相的路上,一點一點揭開傷疤,最后還在傷疤上撒了鹽,他們最愛的女兒最愛的那個他竟然是傷她最深的那個人,那個衣冠楚楚的惡魔一步步把她逼到無路可退,死路一條。
一聲嘆息,包含的是多么沉重的哀悼,也是多么沉痛的覺悟。這個社會,會有高之那樣的魔鬼,也會有朋美那樣的天使,有著帶著假面的那個他她它,也有真實活在當下的我們你們他們。
善惡終有報,我們要懷揣著真善美的心看待世界,看待家人,看待自己。
《假面山莊》不同于東野圭吾以往的推理小說,它更側重的是情感的宣泄和寄托,相對于推理小說迷來說,它應該是更適合大眾讀者的口味吧。
《盜墓筆記》里面有句話與《白夜行》相似,話不同其義同: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我很認同。有時候真相很傷人,但其實真相被一層層揭開的那一刻最傷人,你心底最柔軟的防線瞬間會被擊垮,于是,心,碎了一地。
盜墓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