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經歷過這些:
和人聊天中觀點被否定時,立即有受打擊的感覺,滿心不悅,討論也難以繼續了,還落得個不好相處的標簽;工作中被批評幾句后各種懷疑自己的價值;回到家中看到伴侶陷在游戲中,對孩子的哭聲充耳不聞,又一次,爭吵開啟......
這些讓人不愉快的情緒,受傷、委屈、憤怒、焦慮,常常讓事情愈發糟糕,而且傷害關系、傷人傷己傷身。
情緒一來,實難控制。
尤其是當你遇到一件非常氣不順的事情時,壞情緒就像一計悶雷,會瞬間爆發出來。
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
我自己算是一個在體制內的乖乖男。一切都得看領導們的顏色。
一次學校安排在實訓室上課,有很大的lingdao來視察參觀,全校風聲鶴唳。下午兩點半已將學生、實訓設備等全部安排妥當,只等人來視察。
這一等就是一下午。
按理說,我是不需要在那待著,視察只不過是看看學校的實訓水平,這個絕對不用擔心。我就向管此事的lingdao匯報說:一切安排妥當,我需要在這里等嗎?
lingdaoA:需要,等著。
好的。咱等著。沒毛病。
左等右等,三點半沒來,四點半沒來...
我想走的心愈加強烈。正在這時,聽到有大部隊上樓的聲音,一看表5點10分。得嘞,干活吧。
lingdaoA第一個進來,直沖著實訓臺過來拿手機一頓猛拍,拍照中間人們陸續進來了,我簡要的介紹了一下,人家就走了,關鍵的關鍵,全程我向lingdaoA詢問了三次關于這次任務的問題,lingdaoA眼都沒抬一下,就拍照,拍照,然后拍屁股走了。。。。。
我當時那個火呀,你們能想到嗎?
因為下班開車回家,我及時有氣也不能意氣駕駛。我憋著一肚子氣回到家,上電梯之前在電梯旁邊的安全通道大吼了三聲。
算是慢慢沒事了。
說實話,如果換做以前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我,絕對會“我問你話呢,能回答一下嗎?”懟過去。但是現在,我似乎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知道,一旦當時情緒爆發,吃虧的肯定是我,別人對你的看法會大為改變、影響了學校的大事、在單位慢慢就混不下去了。
我簡直就能想到,我情緒爆發后的樣子,因為我看到過我自己情緒爆發的樣子,也聽到過,也曾經跌倒過。
我沒有沖動行事,是因為我知道沖動只是一時爽,代價是忍耐的千萬倍。
很多因為沖動而犯罪的人并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大壞人,但就因為一時沒忍住,既害了別人,也葬送了自己。
控制情緒就是控制命運的開始,遇事冷靜三十秒,結果就會不一樣。
當你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時,你的福氣也正在慢慢靠近你。
去年,溫州一火鍋店的服務生用開水燙傷女顧客林女士的事件傳得沸沸揚揚,事件雖已過去一年,也許對許多旁觀者而言,像所有的新聞事件一樣,從津津樂道到漸漸模糊直至徹底遺忘。
但就在這樣一個周六的晚上,這一幕又突然在我腦中回放,想起了事件的雙方當事人,想起了他們爭執的過程以及最終承受的后果,
林女士的傷情可能構成重傷二級,服務生構成故意傷害罪。
一個鋃鐺入獄,一個接受漫長的治療,這樣的結果是他們想要的嗎?
這名服務生還未滿十八周歲,在很多父母的眼里還只是個孩子,在周邊攤販的眼中也一直是個文質彬彬禮貌有加的小伙,但就是這樣一個口碑較好的小伙因為一時氣急作出了終身遺憾的事情,經濟的賠償,刑事的追究和處罰,這代價豈非簡單的“后悔”兩字所能概括。
都說“沖動是魔鬼”,在沖動情緒的控制下,他只想到報復,只想讓自己的心有渲泄的出口,他用了最愚蠢無知的方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其實我之前很不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什么年紀做什么事。25歲你要結婚;30歲之前你得立業;都40歲了還學什么英語......透著一股子刻板和迂腐。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過了30歲以后,就發現很多事不是不能做,只是不想做,不必做了。
前幾天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他里面寫到一個死刑犯作如是想:
如果不死該有多好啊!我會把每一點時間精打細算,絕不浪費一分鐘。
過了30歲,就越來越有這樣的感覺,開始越來越明確的感受到時間的長度,不管是時間和精力都變得格外珍貴。
有些事情都不想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了,我自己寫了幾件這把年紀不必做的事,與大家分享。
強行忍耐
有人說:成年人的的實質就是裝,假裝年輕,假裝小眾,假裝沒喝醉,假裝沒事........
而到了一定階段,特別是30歲以后,就真的沒有時間和精力為了“忍耐”和“裝腔”活著了。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窩在肚里的委屈,深夜的焦慮,時不時冒出的抑郁,突然爆發的憤怒......這些壞情緒引發各種不良生理變化,在日積月累中侵害著我們的身體。
所以壞情緒必須發泄,但是也要“合理”!
清代作家李漁用寫字舒緩自己的情緒,
予無他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
鄭板橋曾經受官場擠壓、郁郁不得志時,通過畫竹的方式排解。
林肯生氣的時候采用寫信的方法來解氣,寫完就燒了,不爽就繼續寫。
這種種宣泄方式其實都是讓自己冷靜下來,其實你還可以選擇聽歌、看書、跑步,或者是靜坐、發呆、冥想。
壞情緒無法逃離,合理管理情緒才是上策:
覺察起伏的情緒,避免被情緒控制
體會身體的感受,和自己的身心在一起
通過文字或訴說,傾吐苦惱,清空內心
對困擾進行梳理分析,找出根因,避免問題不斷重復出現
簡單點就是:
去做一件能讓自己情緒穩定的事情,你會發現,原來之前的憤怒、悲傷、不滿、生氣,其實都沒什么大不了,大腦回歸理智的狀態,人很清晰下一步該去做什么。
情緒并非不可控制的野獸,學會控制情緒,做一個情緒穩定之人。
生活節奏快,哪哪都會碰見不如意的事,或看不慣的人,我們無法消滅它們,只有正面地去接受,或者有選擇性的遠離。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當你被情緒控制時,你要做的就是慢下來,去感受這份情緒,比如你要被一件事一個人氣炸了,那么應該做的不是沖出去理論,發泄一通,而是先坐下來,用身體感受一下為什么會生氣,不要試圖控制生氣的想法,讓它自由流動,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
人生路上,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也不是別人,而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