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背誦古詩詞時,經常會全文背誦,而有一些千古名句很多人都會說幾句,但是若問到出處與全文時就會閉口不言。比如:
“書中自有黃金屋”、“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將功成萬骨枯”。
它們各自的上下句,大家都知道嗎?
今天書氪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蘇軾的一首詞,其中有一句稱得上是千古名句的句子“天涯何處無芳草”,但是它的上句大家都知道么?
這句話是來自于蘇軾一首罕見的婉約詞《蝶戀花·春景》。
蘇軾的一生充滿了憤懣與坎坷,他將這種生活的磨難全部付諸于它的詩詞中,在詩詞作品中無不反映著他個人豪放樂觀的生活態度,由于名作頻出,引領了一批與他詞風一樣的詩人們,由此成為了萬人敬仰的豪放派“一哥”。但是蘇軾并不是每一首詞都是豪放不羈的,其筆下也有幾首經典的婉約詞成為千古佳作。
今天的這一首就是其中一首。
先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詞: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是蘇軾描寫春天景色的。一天蘇軾外出辦事,回來的路上聽到一座院墻中傳來了一位姑娘的笑聲。這一聲靈動的笑聲在蘇軾的內心似乎是激起了一輪波瀾,看看這晚春時分的景色有感而發便寫了這首詞。
而其中那句“天涯何處無芳草”原本是蘇軾用來表達順天雖美,但更容易逝去,到了現在卻被賦予了另一種含義:男女之間沒有必要死守一方,值得愛的人其實還有好多。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暮春時分,杏花已經逐漸凋零,而代替杏花的是那一個個小小的果實嫩芽。天上時不時還會有燕子飛過,碧綠的河水環繞著一戶戶人家。
它是蘇軾對暮春景象的描寫?!盎ㄍ蕷埣t”,正是一派晚春萬物復蘇后的凋落之景,滿滿的傷春之意,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作者自己濃濃的憐惜。
而后緊接著的“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又將這種悲傷的氣氛來了個180度的轉變,雖然是晚春,但是仍舊還有春天的那種美麗與生動。本句的亮點就是最后一個字——“繞”。如果沒有這個字,那么前面所寫均是一種靜態的景象,而蘇軾僅僅用了一個繞就將景色“動”了起來,簡直是一派悠然的景色。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眼見著柳枝上的柳絮,在這絲絲的春風中被吹得越來越少,世界如此之大這些柳絮會飛到哪里呢?也許是我太過于擔心了,飛到了哪里都會是一粒種子,到了什么地方也都能再長出茂盛的芳草。
顯然,這一句與上一句中的傷春“花褪殘紅”是對應的。而本詞的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將之中滿含憂郁的傷春情結再次扭轉,這句話中的柳絮又何嘗不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呢,即使是到了再遠的地方,也會在那里成就一番事業,即使距離再遠時間再長也不會不去懷念家鄉啊。
似乎有一些安慰自己的意思,這與蘇軾本身的境遇是有關系的。蘇軾就是利用這幾種簡單的景色描繪出這晚春獨有的自然風光,又結合自己的遭遇為本詩賦予了濃重的感情色彩。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在道旁的院墻里,我聽到有人在里面笑,似乎是在蕩秋千。
這句話是蘇軾再返回住處的時候偶遇佳人,但是好像從原文中沒有體現蘇軾“見到”了這位佳人,但正是這樣委婉的寫法將藏與露的關系顯露無疑。究竟見了還是沒有見,蘇軾有沒有敲門進去看,還是聽完就繼續趕路,這一切都是可以想象的。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最后兩句又是千古佳句:
我本來陰郁的心情剛剛轉好,誰知又遇到了這樣一位想見又見不到的佳人,我知道她的存在,她又何嘗知道我在外面正翹首盼望著呢?這豈不是“多情卻被無情惱”了嗎!
整首詩,蘇軾這首詞在晚春時分用幾種特征性的景色將自己的樂觀、豁達的態度融入其中,使人感到在春天的清新中透出秋天的些許哀怨和傷情,韻味無窮?!疤煅暮翁師o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這兩句更是蘇軾告訴我們一個不變的道理:不要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