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時候生老二啊?”“還在計劃中,快了。”現在朋友之間聊天,不出三句話就談到二胎問題上。看著別人都輕松的把二胎個生了,而很多媽媽孩子一邊是羨慕,一邊是猶豫。怕老大被冷落,怕老大吃虧。為什么呢?老大不是先生出來嗎?應該會享受到更多的愛才對啊!
有二胎的家庭其實已經發現了這樣的問題,什么事情都叫著老大做,而老二卻借口多多,媽媽也會護著老二,這樣一來,老大就沒有優越感了。
老大默默的為媽媽分擔著,做事勤快,懂得體諒媽媽,更會懂得感恩。而老二還自顧自的玩耍著,調皮搗蛋是常事,而且鬼點子多,理由多。旁邊人就會說,老大太“傻”了,什么苦都得吃,而老二就悠哉悠哉的。
其實“傻”并不是說老大的智商有問題,而是性格上的差異,還有就是情商的問題。老大大多是任勞任怨,默默地付出的,情商低,不懂得轉彎抹角,不懂得玩套路。
為什么會出現老大傻,老二精的局面呢?
1、老大是學習科學的經驗養育的,老二是放養的
懷一胎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因為沒有經驗,大多數的孕產知識都是在網上找來學校。嚴控作息時間,嚴控飲食,希望自己的孩子體質好,皮膚好。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閃失,連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
對一胎的喂養也是嚴格按照教科書的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對孩子小心翼翼的看著,生怕摔倒了。父母的悉心照顧,孩子也就沒有那么調皮,談不上言聽計從,但很聽父母的話。
有了一胎的經歷,對二胎就沒有那么小心,沒有那么多講究了,燒烤、火鍋,辣的、酸的、冷的來者不拒。對二胎也沒有像一胎那么小心,只要不煩父母,他愛干嘛干嘛。自由放養的態度,給二胎有了更多獨立思考和實踐的時間。老大可是沒有那么好的學習機會。
2、老大的生活比較局限,老二的生活精彩
老大沒有其他孩子陪他玩,沒有其他孩子供他學習,大人的陪伴只能是生活上的料理,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他更愿意跟小孩子一起玩。這一點很好證明,有小孩子和他一起玩耍,他就特別高興,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后面跑。甚至要回家了,還難舍難分。
老二的情況就好多了,他有老大陪伴,有老大帶領。老二會模仿老大,會像老大學習。心里有一種競爭感,就是要看誰比誰更學得快,學得好,這比媽媽教科書的方式更有效果。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會發現,老二比老大的腦子更靈活,更懂得變通。他的生活因為有老大的陪伴,自己的生活也會更精彩一些。
3、爭寵行為
老大因為先出生,父母會給他更多的關懷,希望他能快樂的成長,老大會得到了更多的愛。對二胎,媽媽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不再像一胎那樣處處小心,只要他們不哭不鬧就萬事大吉的心態。想要得到媽媽更多的愛,就得努力表現,讓媽媽看到自己的亮點,從而關注自己。
討好媽媽,給媽媽說漂亮話,都是籠絡媽媽的好方法,而這些往往只有老二才做的。老大好像是一個“木頭”一樣,不僅不會討好,還不會變通,以一根筋也許就是從老大那里來的。老大和老二的性格就有較大的差別,老二更活潑,更開朗,敢于表達自己。而老大就老老實實的,本本分分的,看上去就是“傻里傻氣”的。
4、老大自我的心智成熟
有了老二以后,大多數父母會教老大讓著老二,愛著老二。老大也很乖,基本會一一照做,尤其是他的做法被爸爸媽媽肯定了的時候,他更愿意去做那些事情,這就讓他的心智更成熟了。老大也就慢慢養成照顧他人,愛護他人的習慣,看上去更懂事,更成熟。
老大看上去“傻”,其實他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他是一個有愛的人,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有了二寶后,爸爸媽媽也不要忘了還有大寶,他也需要關愛,也需要陪伴。孩子的性格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會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不要偏袒二寶而傷害大寶,他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盡量平等對待自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