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guān)于“96歲奶奶堅持?jǐn)[攤30年”的視頻火了,視頻中的奶奶精神矍鑠,面對著鏡頭也是金句頻出,不少年輕網(wǎng)友為老奶奶的通透點(diǎn)贊。
*視頻來源:@志剛在鄭州
“人老了應(yīng)該有個價值”
“老年人應(yīng)該向年輕人學(xué)習(xí)”
“哭哭啼啼是一天,哈哈大笑也是一天”
佛語云: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dāng)下,由此安詳。
活得通透的人,才最幸福安詳。通透就是品過人生百味,依然眼中有光;是能夠立于人群,又能安然獨(dú)處;是拎得清不糾纏,也是放得下不計較……
通透,是歲月最好的禮物。
做個通透的人,不爭不搶,不急不躁,活出最美好的模樣。
01
活得通透的人,看輕物欲
視頻的作者在深夜遇見老奶奶,起初以為是老奶奶生活貧困,就帶著幫助的心態(tài)想要照顧一下生意,通過攀談才知道老奶奶有三個孩子,子女都很孝順,自己出來擺攤只是單純的閑不住,想找點(diǎn)有價值的事情做。
當(dāng)視頻作者問及老奶奶生意如何時,老奶奶看得很通透:“吃的人多就多賣,吃的人少就少賣,做生意不就是這么回事嗎?”
誠然,生意的事是這樣,做人亦是如此。
《史記》里寫:“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活在世上,也都是為了這些,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有的人吃飽穿暖不受嚴(yán)寒就行,有的人金山銀山榮華富貴還不滿足。
活得通透的人,把物欲看的輕,粗茶淡飯,一床被褥就足夠了,這樣的人活得輕松,才能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地方,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精彩。
相反把物欲看的太重,一生都在為其奔走,活得疲憊還一身是病,年輕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等到老了再把錢送到醫(yī)院,如此循環(huán),一生艱難。
活得通透一點(diǎn),錢不在多,夠用就行,人世本來就繁雜,多把視線放在生活的美好當(dāng)中,尋得一份內(nèi)心的安靜,活出美好的樣子。
02
活得通透的人,學(xué)會放下
《壇經(jīng)》中有這么一則故事:
一個得道高僧帶著小和尚外出講經(jīng),途中遇到了一條河。
河不深不淺,路邊站著一個女人不停的踱步,看樣子似乎想要過河。
老和尚走上前去,主動背著女人趟過了河,然后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xù)前行。
小和尚一路上不停的在心里嘀咕:師父這是怎么了?怎么能背一個女的過河呢?這不是就犯戒了么?
小和尚一路走一路想,在快要到的時候終于忍不住質(zhì)問了師父。
老和尚嘆道:“我早已放下,你卻還放不下?!?/strong>
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也會遇到這些執(zhí)念,許多人也難以忘懷,對著心中的那塊大石頭久久不能忘懷,囿于腳下,眼里就難見遠(yuǎn)方。
人上了年紀(jì),子女、婚姻、老人、工作,無一不撩撥思緒,煩心事避免不了,人生遺憾的事情就在于,輕易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zhí)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活得通透的人,有能力拿起,也有智慧放下。
03
活得通透的人,看淡磨難
《增廣賢文》里有一句耳熟能詳?shù)脑娋洌骸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沒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風(fēng)順的,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磨難,有些人耿耿于懷難以自拔,有些人活得通透看淡看輕,活得精彩瀟灑。
夏丐尊在《生活的藝術(shù)》中記載過弘一法師之前的一些軼事,那時候的弘一法師住在寧波的一個破舊的旅館里,被褥骯臟,蟲蟻遍地。
但是弘一法師卻說:“這旅館挺好的,臭蟲也不多,不過兩三只。主人待我也十分客氣。”
等他打開鋪蓋,夏丐尊看見發(fā)黑破舊的毛巾時忍不住嫌惡:“這毛巾也太破了,我替你換了吧?!?/p>
“哪里,還好用的,洗一洗就行,跟新的差不多?!?/p>
到了吃飯的時候,朋友送了幾樣小菜,其中有一份特別的咸。
弘一法師卻說:“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挺好的。”
這大概就是活得通透的人,他們的眼里沒有生活的苦難和命運(yùn)的不公,不管身處哪種境遇都能微笑面對,看得開也不矯情,哪怕是凡俗小事,也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好。尤其是對上了年紀(jì)的人來說,紅塵萬事皆美善,人間有味是清歡。
04
活得通透的人,內(nèi)心安寧
陳道明在拍《圍城》的時候?yàn)榱烁玫拇锶宋锏男睦?,有時候就去錢鐘書老先生的家里請教,前前后后一共請教了三次。
后來在訪談里陳道明回憶起自己跟錢老相處的情景:“在他們家你能聞見書香,你在他們家可以聽到安靜,在他們家同樣可以看到從容。自己在文化面前,一無是處?!?/strong>
說到錢鐘書老先生的家里,唯一發(fā)出聲音的就是煎藥的聲音。時至今日,在討論起錢老的名字的時候,陳道明的眼中還是有向往和希冀——渴望活得像錢鐘書一樣通透。
身處于魚龍混雜的江湖,陳道明也慢慢通透的如同一朵清蓮。
“比起抽煙、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廳,我更樂意的是,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她繡花,我給她裁皮包、給女兒做衣服。畢竟窗外落葉無聲,屋內(nèi)時光靜好,才是最大的幸福?。 ?/p>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半生時光倏然而逝。
很多人,年齡越大越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活,每天渾渾噩噩疲于奔命,身處在繁雜的塵世,內(nèi)心也得不到棲息。
而通透的人,會守住內(nèi)心的安定,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凈;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fù)雜。
活得通透,從本質(zhì)上來說,也許就是一種強(qiáng)大的生命力:看得清楚,活得簡單;知進(jìn)退,不糾纏;不與自己較勁,也不會為難他人,無論自己處在什么樣的境地,什么樣的年紀(jì),都知道如何安放自己。
就像開頭提到的那位96歲的奶奶,即使早就過了“不逾矩”的年紀(jì),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通透的人生,大概如此。
活得通透的人,看輕物欲,收獲的是內(nèi)心的富足;
活得通透的人,學(xué)會放下,得到的是心靈的安靜;
活得通透的人,看淡磨難,明白的是生活的饋贈;
活得通透的人,內(nèi)心安寧,品味的是詩意的人生。
曾國藩曾說過:“既往不戀,當(dāng)下不雜,未來不迎?!?/p>
愿你我都成為這樣通透的人,寵辱不驚,悲喜無意,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xié),在余生的歲月中不慌不忙的堅強(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