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接到獵頭的電話,說是某公司打算挖他過去做策劃總監,如果有意向,細節可以面談。
年輕人一聽這家公司比現在的公司規模更大,職位也更好,便有點心動。
但卻苦于當下無法決定是否前去就職,只能告訴獵頭自己需要時間考慮,再給回復。
往后的一個多月,他每一天都在分析自己跳槽的風險與好處,卻遲遲無法做決定。
期間,獵頭找了他幾次,他都說自己還沒想好。
再過半個月后,他終于決定要跳槽了。
可獵頭卻告訴他,對方公司已找到合適的人選了。
就這樣,年輕人錯過了去更好的公司發展的機會。
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說過:
“當改變命運的時刻降臨,猶豫就會敗北。”
一語中的。
有時候,機會的流逝就像時間流逝一樣,不會因為你的猶豫,而為你停留。
央視主持人康輝在《平均分》一書中,分享過他剛到中央電視臺做實習生的事情。
那時,康輝擔任新聞聯播配音,雖然是實習生,但要求卻和央視工作人員一樣。
而且,他的工作內容也非常困難繁重,每天都要給地方臺送來的新聞素材配音,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停下來備稿。
如果在接到工作時,沒有干脆利落地完成任務,興許下次就沒有機會配音了。
所以,每一次康輝都非常堅定地迎難而上。
正是他的這份堅定,讓他慢慢在央視扎下腳跟。
杜秋娘有詩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生命里出現的大多數機遇,是經不起片刻猶豫的。
一旦猶豫,它們可能就稍縱即逝,留下的皆是遺憾。
與其等錯失了機遇后再遺憾,還不如在年少時,不猶豫當下。
幾米說過:
不要在一件別扭的事上糾纏太久。
糾纏久了,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
實際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
無論多別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說得多么鞭辟入里。
鄰居家的大爺,逢人就愛說他此生做過最遺憾的事情。
當年,為了養活3個孩子,他辭掉了穩定的工作,下海經商。
為了有足夠的本錢,他把祖傳的古董典當了,想著以后賺到錢再贖回來。
大爺有經商頭腦,很快就連本帶利把錢賺了回來,孩子們也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幾年后,大爺才想起古董還沒有贖回,到了典當行一查才發現自己超過了贖回古董的時間,古董早就被別人買走了。
此后,這件事成了大爺的心病。
他時不時就會懊悔自己當初的決定,責怪自己為何不找別人借錢,為何不提前贖回古董,如果沒有下海經商,興許就不會讓祖傳的古董從自己手上丟失了。
為了讓大爺放下這塊心病,大爺的孩子們四處托人找這個古董,可卻如大海撈針,怎么也找不到。
已到中年的他,仍對這件事念茲在茲,而奔波在尋找古董的路上。
這讓我想起馬未都曾分享過自己年輕時的一件往事。
30多年前,他去上海時,在某個商店看中了一個民國仿制的碗,可這個碗售價人民幣外匯3萬元。
那時,馬未都并沒有那么多錢可以買。
但對這個碗他實在是愛不釋手,接下來的半年里,每每去上海,他都要去這家商店,看這個碗。
可半年后,他再次去商店,卻發現心愛的碗被人買走了,心一下子涼到了谷底。
又過了半年,他在香港一個拍賣會上看到這個碗,競拍價竟然高達792萬元。
那時,他心更涼了,開始悔恨自己當初沒有找人借3萬塊買下這個碗。
9年后,他發現這個碗再次被拍賣,競拍價一下翻了3倍,高達2千多萬。
他估算這個碗若放在今天拍賣,最低估價是1個億。
可如今馬未都想起這件事,卻不再后悔。
反倒覺得人生總有后悔的時候,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能讓自己滿意,而把它當成一個玩笑講出來。
人,有時候就是奇怪的高級動物。
無論,先前做了什么決定,都會后悔當初為何不選擇另一個決定。
但人生如棋,決定走哪一步了,就不要后悔了。
如果你一直因過往的錯過,而一直沉浸在悔恨中,不僅無法挽回那些已然錯過的,還會失去那些本該得到的。
韓劇《請回答1994》里,有句臺詞說:
“這世上沒有毫不后悔的選擇,生活也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只要堅信選擇的道路就是正確答案,并把它變成正確答案就可以了。”
既然過去再也回不去,那還不如讓往事隨風飄。
畢竟,我們無從改變過往的遺憾,卻可以決定未來能不能不要留下遺憾。
知乎上,有個問題:
“我們這一生最好的活法,究竟是什么?”
其中,網友@虛空藏回答說:
“奶奶生前經常告訴我,前半生選擇自己想要的不要猶豫,后半生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要后悔。”
底下,網友還分享了他爺爺和奶奶的故事。
75年前,爺爺和奶奶在朋友家相遇。
那時,爺爺對奶奶一見傾心,而奶奶也芳心暗許。
可那個年代的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奶奶的父親早就為她物色好了結婚對象,況且那時爺爺的家境并沒有奶奶的結婚對象那么好。
奶奶的父親為了阻止奶奶和爺爺進一步發展,軟禁了奶奶,并和對方訂下了婚期。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要么放棄所愛而妥協,要么奮力抵抗。
奶奶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任誰勸說都不曾改變想法,且粒米未進,滴水不沾,不言不語了好幾天。
奶奶的父親心疼奶奶,才同意他們的婚事。
20年后的某一天,奶奶回娘家遇到鄰居,聽說先前訂婚的那個人做了生意,身家翻了好幾倍。
而爺爺依舊做同樣的苦工,日子也過得困苦。
多年后,網友聽了這個故事后,以為奶奶曾經后悔過,便問奶奶有沒有一絲絲后悔嫁給爺爺,也許嫁給之前那個人,生活可能會截然不同。
但奶奶卻堅定地搖頭說:“有你爺爺就足夠了。”
可生活中像網友奶奶這么豁達的人卻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可能會為過往的選擇,而錯過了美好,懊悔不已。
奧格·曼狄諾曾說:
“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那么我們前半段人生哲學應該是'不猶豫’,而后半段的人生哲學應該是'不后悔’。”
雖然,我們無法決定自己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怎么對待人生里的機遇,怎么對待那些錯過。
隨著年歲漸長,愈發覺知人生在世,總會因為年輕的猶豫,而錯過了不少事情。
可能是和相愛的人、心儀的物件,或者機會擦肩而過。
但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錯過了終究是錯過了,無論多后悔也挽回不來。
有時候,遺憾也是人生的另一種圓滿。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讓自己的未來少些猶豫,盡量讓心愛之物不再從指縫中溜走,不再悔恨那些已然錯過的人事物,而是感謝它們曾出現在你的生命里。
非常喜歡拜雅特所說的:
“我寧可讓自己因有所為而后悔,而不是后悔著自己一再猶豫卻步;
我寧可讓自己因一場真實的人生體驗而后悔,也不要讓自己病態地揣想著事情的種種可能。 ”
我們來人間一趟那么辛苦,可不是來猶豫不決,亦或是來后悔過往的。
余生不長,愿你我遇事不會猶豫不決,也不會再因往事而悔恨。
作者 | 吳呱呱,個人公眾號:行走的西瓜皮。
主播 | 童童,公眾號:童童夜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