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巴法利·尼克斯說:“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的是詩篇,而其余則是平淡的散文。”
等到激情消退,很多女人發現婚姻成了一座圍城困住了自己,老公身上各種壞毛病,跟戀愛時愛自己的樣子大相徑庭,后悔嫁錯人的比比皆是。
有的女人從此怨天尤人,怪自己命不好,沒有碰到好男人。有的女人則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習如何經營婚姻,如何相互促進,一路攜手同行,慢慢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心態決定命運,你用什么心態來看待自己的際遇,就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最終會像楊絳先生所說:“人生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婚姻雖然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對另一半期望過多肯定容易讓自己失望,只有擺正自己的心態,就能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才能發現伴侶和生活的美好,
婚姻中,幸福的女人才有的心態,不幸的女人反著來。
懂得知足,對伴侶的付出心懷感恩。
每個走進婚姻的女人都希望丈夫能為自己撐起一片晴空,可以讓自己不用遭受風吹雨打,過上舒心的生活。
但是,經濟學家薛兆豐說:“結婚辦的是家庭企業,簽的是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span>
從結婚起,兩個人就是命運共同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只有意識到婚姻是組隊共贏,才能夫妻同心,力往一處使,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幸福的彼岸。
只是很多女人在婚姻中有托付心理,把幸福和喜怒哀樂寄托在男人身上,偏偏又選了能力一般的,就會心有不甘,認為是男人沒有本事給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自己則在婚姻中“躺平”。
有個男性讀者說他結婚十年,兼職兩份工作,只為能掙足夠多的錢給妻子花,但是他回到家里吃不上一口熱乎的飯菜,他下班后還要全包做飯做家務帶孩子,妻子只負責花錢和貌美如花,還嫌他賺錢少。問妻子存下多少錢,答不到兩萬元時,他從頭涼到腳,因為人到中年,他感覺自己累了,不想再過這種日子。
相守中,我們總是對彼此要求太多,而對伴侶的付出視而不見,形成惡性循環,只有知足、感恩對方,才能讓婚姻和愛情保鮮。
在婚姻中幸福的女人都懂得知足,會體諒男人的不易,不會把他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而是懷著感恩的心去認可對方的付出,兩個人才能相互扶持,攜手同行。
平常心,不和別人攀比。
戀愛時,我們眼里的對方是最好的,看哪哪兒順眼。婚后,很多人只知道指責和挑剔對方,尤其是女人愛把自己變成怨婦,抱怨男人給不了自己想要的。愛和別人攀比,沒了自知之明,卻忽視了自己選的男人本身的能力就一般,他抱磚就抱不了你,抱你就抱不了磚。
《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媽媽總是羨慕鄰居大姐的生活,總覺得對方的老公溫柔體貼,主動幫忙分擔家務。
自己的老公每個月拿回來的錢少,還愛買一些用不上的東西,一點都不會體諒她的不易。
直到有一次下雨天,她從店里出來發現自己的傘被別人拿走了,正在懊惱無法回家之際,卻看見老公撐傘從夜色中走來,接她回家,她發現自己的老公這個時候是真體貼。
沒有了平常心,就只看見自己沒有得到的,卻忽視了自己已經擁有的,那么看到的一切都可以讓自己不滿意,因為人心不平,就容易鉆牛角尖,愛攀比。
《菜根譚》中說:“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只有明白真正的美味是清淡,真正的完人是平常人,才能擁有平常心。
而擁有平常心,才能接受自己和愛人的平凡和平庸,才能在婚姻中找到自己要走的路,感受婚姻所帶來的一切,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懂得善待和取悅自己。
女人在婚姻中愛丈夫沒有錯,但要懂得關注自己的內心,學會善待自己。
經常見有的女人說,我老公對我不好,我想不開,為什么他就不能對我好點?
拋開對錯來講,男人對自己不好,咱自己不能對自己好嗎?
在婚姻中浸泡得久了就會發現,靠男人是靠不住的,一切還是靠自己最穩妥。
當然,這不是讓你大包大攬和自私,而是探索自己的內在,豐富自己的人生,讓自己面對生活和婚姻都有從容的能力。
懂得善待和取悅自己的女人,內心是豐盈的,精神上是富足的,不論和誰在一起過日子,都能找到融洽的相處方式,過得怡然自得。
因為她不會一直向外索取,而是知道向內求,一直在成長,才不會在感情和婚姻中迷失自己。
很多女人在婚姻中不幸,就是精神匱乏,把自己不當回事,還指望男人能把自己當回事。
然而,懂得善待和取悅自己的女人,會遵從真實的內心,懂得運用一切外界事物來愉悅身心,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由心生。
意思是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命運是把握在手中的,就看你怎樣創造。心態是決定幸與不幸的關鍵,煩惱與開心往往是一念之間。
弗蘭克說:“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行,這就是特定環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的自由?!?/span>
所以,想要幸福的生活,就不要丟了自己的選擇自由。用積極的心態,去微笑面對所愛之人和生活,定會收獲你想要的一切.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心態決定命運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