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愈慢性淋巴型白血病案
來源:《中醫成功治愈腫瘤一百例》
史蘭陵老中醫。
醫案:
趙x x,女,44歲,鐵路局干部。
病史:病人乏力、心慌半月.
平素多病,有肺結核、肝炎史。
近半月心跳加快,心慌不寐,食少乏力,有時自汗,牙縫出血,面
目浮腫。經某醫院行骨髓穿刺,查見中晚幼粒細胞,淋巴系統增生
活躍。病人于1972年2月8日就診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史蘭陵老
中醫。
治療患者面色潮紅、浮腫,舌紅無苔,舌體脹大。尿黃,大便
時覺里急后重,平時易感冒,反復發燒,脈象浮虛軟無力。化驗
血象:白細胞30萬/立方毫米,淋巴細胞0.70%。肝大劍突下3厘
米,脾左肋下7厘米。診斷:慢性淋巴型白血病。證屬營衛氣血皆
虛,心腎不交。治以養心扶脾,補氣益血。
方藥
黃芪30克 當歸15克 黃芩9克
紫草根15克 元參15克 生地15克
煅牡蠣12克 煅龍骨12克 龍眼肉9克
金銀花15克 山藥15克 薏苡仁12克
木香3克 雞內金12克 天冬12克
麥冬12克 花粉12克 五味子6克
山萸肉9克 杭芍12克 炙龜板12克
炙鱉甲15克 水煎服。
病人服藥半月,體質改善,飲食增進,精神、體力均見改
善。查血白細胞11萬/立方毫米,幼稚淋巴細胞0.01 -0.05。之
后間斷服藥6個月,體質恢復良好,肝縮小,脾摸不到,繼續服
藥。
1977年2月13日檢查:白細胞9400/立方毫米,紅細胞450
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9克/立方毫米,精神飲食佳,惟易疲倦,
原方加大黃芪,當歸劑量。病人至1983年報告病例時體健,已存
活11年。
【按】本例最后被診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史大夫治療
該病人未受西醫的影響,完全按中醫理論辨證施治。我們在總結這
例中醫治療白血病成功經驗中發現,中醫獲效的原因并不在于攻
癌,而在于扶正補腎。白血病的本質既然是骨髓中的白細胞生長異
常,那么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骨髓病。而骨髓在中醫中屬腎的范疇,
《內經》說:“腎生骨髓”。腎虧則腎不藏精,骨髓空虛,精血妄
行,而發白血病。故史老在方中用生地、山萸肉、元參、麥冬、炙
鱉甲、炙龜板滋陰補腎;天冬、天花粉潤肺,補腎之母;龍眼肉、
五味子、煅牡蠣,煅龍骨養心安神,交通心腎;山藥、薏苡仁、雞
內金、木香健脾開胃;黃芪、當歸、杭芍益氣養血;金銀花、黃芩、
紫草清熱涼血。由于本例證屬氣血雙虧,陰陽俱虛,尤脾腎損
傷更甚,以致造血系統異常。病人肝脾腫大,是因為血失生化,運
行無力,寒凝氣滯,痰瘀交結而成瘕積。而中醫的經驗是,病積
者,當先補虛,使氣血壯則積自消。史老重用黃芪、當歸補益氣
血,同時鱉甲、龜板、牡蠣、龍骨也有軟堅散結之功,病人服藥僅
半個月,肝脾就有了明顯縮小。全方以補腎健脾為主,軟堅散結、
清熱涼血為輔,病人長期堅持服藥,不用化療,使血象恢復,終獲
治愈。
散人評注:史老先生僅用一方治愈慢粒,不得不讓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