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友會第219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雞鳴散出自《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卷一。為祛濕劑。具有行氣降濁,宣化寒濕之功效。主治腳氣。作者用此方“開上、導下、疏中、溫宣、降濁”治膝關節痛,療效較好。(編輯/閆奇峰)
“雞鳴散”治療膝關節痛
作者/羅忠祥
膝關節疼痛,是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為內科臨床上所常見,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伸屈不利,運動障礙,甚而水腫。筆者采用“雞鳴散”治療本病數十例,效果較好。現介紹于下:
一、方藥組成:
蘇葉三錢,吳茱萸三錢,桔梗三錢,木瓜五錢,陳皮二錢,檳榔四錢,生姜三片。水煎,分二次服。
二、病例簡介:
例1:
陳××,男,34歲,工人,于1973年5月12日初診。主訴:左下肢膝關節疼痛,屈伸不利,行走艱難,每逢陰雨天疼痛加劇已三年,經多次治療,效果不顯。體檢:局部無灼熱感,無水腫,膝腱反射遲鈍,脈弦緊,舌苔微白膩。采用上方治療,連服十劑,疼痛消除,運動如常,隨訪一年多,健康如常。
例2:
呂××,女,17歲,農民,于1973年9月5日抬來我院門診就診。主訴:雙下肢膝關節疼痛一年,痛時象針刺一樣疼痛,微惡寒,屈伸疼痛加劇,不能行走,在當地醫院經用中西藥,新針療法治療,時好時壞。體檢:局部稍浮腫,但不灼熱,做屈伸動作疼痛加劇,面呈苦容。采用上方治療,連服六劑而愈,隨訪一年,無復發。
三、體會:
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醫的痹癥范圍,本病大抵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的多屬熱痹,慢性的與風寒濕痹相類似。膝關節疼痛,無灼熱感,多屬風寒濕所致,因而出現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關節浮腫等氣血閉阻不通的癥狀。
本方以吳茱萸、生姜降逆,檳榔、陳皮下氣驅濕,蘇葉辛香,開化宣散,數藥皆以氣勝,氣勝則行速,是取“著者行之”之義。更用木瓜下行,舒筋通絡,配檳榔以勝濕,桔梗開上、宜暢三焦,佐蘇葉宣散。
本方的配伍組成,有開上、導下、疏中、溫宣、降濁的作用。
I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