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肥大癥是臨床一種常見病,其癥狀因發病部位不同而異。發于頸椎則頸部活動不利,進而手臂麻木或見眩暈,發于腰椎則腰背酸痛,牽掣下肢而妨于行動,此病在中醫可屬于“痹癥”、“腰痛”范疇,《難經》曰:“督脈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可見脊椎乃督脈經循行之部,而“督脈督一身之陽”, “督為陽脈之海”,元陽不足則風寒濕邪易于侵襲,以致營血澀而不行而成此病,所謂“痹者閉也”。治療上宜用通暢督脈之法,雖不能使肥大之脊椎復常,但卻可能使癥狀消失。
01
[經驗方藥]鹿角霜12g 杜仲12g 川續斷12g 狗脊20g 補骨脂12g 黃芪20g 淮山藥12g 麥冬15g 當歸12g 赤芍9g 白芍9g 威靈仙15g
[病例]黃×× 女 47歲
01
二年前曾行甲狀腺腺瘤手術,后覺頸項部牽掣不舒,兩手麻木,初以為術后粘連所致,治療數月無效,經X攝片,發現第4、5、6頸椎增生肥大,椎體高突,局部壓痛,右手麻木,用上法治療二月,癥狀消失。
清·葉桂立通補法,治奇經空虛之腰髀酸痛,常用鹿角、甘枸杞、炒黑小茴香等為主藥,師其意,增入益氣和營、祛風通絡、強筋健骨之品,多數患者在服藥三至六月內,癥狀可冀好轉或消除。
引血歸經是家傳治療“血腫”的治法,適應于外傷皮肉,特別傷在頭部引起皮下血管破裂,血液外溢的血腫,家傳稱為“血涌”。對本病中、西醫治療多用抽血壓迫法,但難以很快消退,家傳之內服引血歸經結合外敷,療效較好。
01
[經驗方藥]內服:黃芪30g 丹皮12g 當歸12g 赤芍12g 白芍12g 青蔥管二根
外敷:金黃散 醋調
[病例]呂×× 女 30歲
因鐵板撞及頭頂,頭部突起腫塊,按之綿軟,邊緣可觸及頭骨,局部有脹痛感,經中、西藥治療半年,血腫未消,由外地來滬治療。經用家傳治法內服、外敷,三周血腫消退,愉快返鄉。
方以黃芪益氣使氣能帥血而不外溢;丹皮涼血,使血緩行;歸芍和營理血,使營血正常運行;主要借青蔥管辛溫透發之力,引血歸經,使溢血歸絡。金黃散為外科之常用藥,有清熱消腫、活血散瘀之功,借醋調敷,不僅能助藥力之透入,且具酸以收斂,斂極散之力。家傳治法,歷代相襲,愈人頗多。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