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劉奉五:閉經的分型辨治

    1.舒肝解郁,理氣通經

見于肝郁氣滯,血行受阻之閉經。患者秉性多抑郁,肝氣不舒,致氣機阻滯,血行不暢,沖任受阻,以致經閉不行。癥見月經量少,色黯,夾有血塊,經行不暢,漸致閉經。伴小腹脹痛,胸脅脹悶,性急易怒,時作太息。舌苔正常或黯滯,脈弦或澀。用得生丹加減:柴胡、川芎、當歸、益母草、白芍、香附。兼血虛者加熟地;血瘀加桃仁、紅花、丹參;肝郁化熱口苦、煩躁者加丹、梔;氣滯明顯加元胡。

 2.清肝瀉火,降逆調經

見于肝熱上沖,血逆經閉。患者平素肝腎陰虧,肝陽上亢,經血內閉,瘀血蘊熱,肝熱上逆,經血隨熱而上,不能下行。經不下行則肝火益熾,故見頭暈,腹痛,煩急易怒。肝火盛則肝氣不能暢達,故見胸脅脹滿;肝陽外泄則躁汗出,嚴重時肝火灼肺出現鼻衄。以當歸龍薈丸加減:蘆薈、龍膽草、牛膝、生地、益母草、澤蘭。兼胃熱者加瓜蔞;氣滯加枳殼;肝熱氣逆加枇杷葉;熱迫血行鼻衄,牙齦出血加白茅根;肝陽偏亢加桑葉、菊花。

 3.健脾益氣,養血調經

見于脾虛血虧,心氣不足之閉經。患者飲食勞倦,損傷脾氣,致使化源不足;或因久病產后而失血傷津,致使沖任血少,血海空虛,發為閉經。癥見月經后期、量少,漸致經閉。伴面色萎黃,頭目昏花,心悸怔忡,神疲肢軟,納差便溏。舌淡、苔薄少津,脈細緩無力。以歸脾湯加減:生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遠志、當歸、木香、桂元肉。兼腹瀉者加山藥、蓮子;心血虛虧加首烏藤;胃寒加吳茱萸、炮姜;胃氣上逆加紫蘇梗。

 4.滋陰清胃,降逆調沖

見于陰虛胃燥,沖逆經閉。平素多有陽氣過盛,肝熱上沖,導致胃中燥熱,灼傷津液。陽明本為多氣多血之經,下隸沖任二脈。若陽明津液充實,則沖任精血滿盈,月經能以時下。若陽明燥熱過盛,津液枯竭,不能化為經血,輕者月經稀發后錯,重者閉經數年不至。審其臨床特點,雖為閉經,但無氣血兩虛之象,反而自覺口干舌燥,心胸煩悶,急躁多夢,甚者胸中發熱,五心煩熱。脈弦滑、沉取無力或滑數,一派陰虛血燥征象。為此劉老創立了瓜石湯治療陰虛胃熱型、繼發性閉經,滋陰清熱、寬胸和胃、活血通經,通經率達67.3%,屢獲良效:瓜蔞15g,石斛、生地、瞿麥、益母草、牛膝各12g,玄參、麥冬、車前子各9g,馬尾連6g。兼見胃熱者加黃芩、枇杷葉、大黃、生石膏;肝熱加龍膽草、梔子、竹茹或蘆薈、木通、桑葉、菊花;血熱加旱蓮草、藕節、白茅根;氣滯加柴胡、川楝子、枳殼、木香;血瘀加澤蘭、紅花、川芎、赤芍、桃仁;陰虛加沙參、枸杞子、白芍。

 5.養血生精,補腎調經

見于腎精虧損,經血不足的閉經,或產生大出血引起的席漢氏綜合癥。此類病人表現為精神疲憊,腋毛及陰毛脫落,生殖器官萎縮,閉經,性欲減退,陰道分泌物減少及乳房萎縮等癥狀,皆因產后大出血傷腎傷血引起。為此,劉老創立了養血益陰、補腎生精的四二五合方(四物湯、五子衍宗丸、合二仙湯中仙茅、仙靈脾)為主進行加減:枸杞子15g,當歸、白芍、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仙茅、車前子各9g,牛膝、熟地、仙靈脾各12g,川芎3g。腎陽虛明顯加肉蓯蓉、巴戟天;肝寒氣上逆加吳茱萸、肉桂;瘀血加桃仁、紅花;脾氣虛加生黃芪、黨參;陰津不足,陰道干澀加阿膠珠、紫河車。

四二五合方用五子衍宗丸補腎氣,其中菟絲子苦平補腎,益精髓;覆盆子甘酸微溫,固腎澀精;枸杞子甘酸化陰,能補腎陰;五味子五味俱備,入五臟大補五臟之氣,因其入腎故補腎之力更強;車前子性寒有下降利竅之功,且能泄腎濁補腎陰而生精液。配合仙茅、淫羊藿以補腎壯陽。藥理研究證實,仙茅、淫羊藿為最能促進性功能的植物類中藥,不少學者均將二藥合用治性功能下降,并認為二藥是通過“少火生氣”以壯腎陽的最佳藥對之一。五子與二仙合用既補腎陽又補腎陰。補腎陽能鼓動腎氣,補腎陰能增加精液。腎氣充實,腎精豐沛,則可使毛發生長,陰道分泌物增多,性欲增強,月經復來。合入四物湯可加強養血益陰之效,再伍入牛膝能引藥力直下而補腎通經。若為產后氣血極度虛弱,可加人參、黃芪以補氣,稱為參芪四二五合方

 6.滋陰養血,榮養沖任

見于陰血不足,沖任失養之閉經。患者平素腎氣不足,或因房勞多產,損傷沖任,陰虛內熱;陰血日枯,漸致閉經。伴見低熱,面頰潮紅,五心煩熱,失眠,盜汗乏力,舌紅,脈細數。選方以四物湯,二至丸加味: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麥冬、玄參、女貞子、旱蓮草、牛膝。兼見陰精虧損所致陰道干澀,神倦、子宮小,可改用三膠四物湯(龜版膠、鹿角膠、阿膠、四物湯合方)。

 7.溫經散寒,活血通經

見于寒傷沖任,經血凝結閉經。多因經期冒雨涉水,或過食生冷,感受寒邪,摶于沖任,血為寒凝,經脈不通而致閉經。癥見月經量少色黯,夾有血塊,漸至閉經。小腹絞痛,得熱痛減,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選方以溫經湯增損: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吳茱萸、小茴香、肉桂、牛膝

 8.活血化瘀,解凝通經

見于血瘀凝滯,經脈受阻之閉經。經期產后,余血未盡,或挾外感、內傷,致瘀血內阻,離經之血不除。癥見平素經行量少色黯,腹部刺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脈澀。以桃紅四物湯加減: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澤蘭、赤白芍。兼見寒凝者加肉桂、炮姜;血瘀化熱加丹皮;瘀血腹痛加五靈脂、蒲黃。[1-3]

病案[4]

蘇女,29 歲,已婚。1974 年10 月28 日初診。

主訴:產后閉經1 年半。

現病史:患者于1972 年5 月26 日妊娠足月分娩。產前10 多天發生子癇,抽搐2 次,產時神志不清,產后因大出血(休克)而致貧血。產后10 天即無乳汁,無法哺乳,以后逐漸出現頭發、腋毛、陰毛脫落。倦怠無力,氣短,腰酸,納差,性欲減退,陰道分泌物減少,全身畏寒,下肢不溫。記憶力減退,血壓也偏低(100/60mmHg)。舌淡,脈沉細無力。婦檢:外陰經產型,陰道前壁膨出,陰道皺壁小而光,穹窿空,宮頸小、圓,子宮前傾、萎縮,約玉米粒大小,質硬活動,無壓痛,附屬器(—)。激素水平輕度→中度低落。

西醫診斷:席漢氏綜合癥

中醫辨證:產后氣血兩虛,腎氣虧損。

治法:益氣養血,滋補腎氣。

方藥:淫羊藿15 克,黨參10 克,當歸10 克,熟地10 克,炒白芍10 克,菟絲子10 克,覆盆子10 克,枸杞子10 克,五味子10 克,車前子10 克,仙茅10 克,懷牛膝10 克,川芎5 克

二診:1974 年11 月4 日,服藥8 劑后自覺食納、氣短、乏力好轉,上方加巴戟天、肉蓯蓉、黃芪各15 克。

三診:11 月16 日,繼服上方10 劑后,自覺體力、食納轉佳。但仍小腹隱痛、發涼。舌偏淡,脈沉細,上方再加肉桂3 克。

四診:11 月27 日,上方服10 劑后諸癥繼續好轉,但仍腹隱痛,肢不溫,舌微淡,脈沉細。予:黃芪、菟絲子、枸杞子、淫羊藿、牛膝各 15 克,黨參、當歸、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巴戟天、熟附片、制香附各10 克,川芎6 克。

五診:12 月25 日,服藥24 劑,自覺癥狀基本消失,于1974 年12 月15 日月經來潮,量中等,色稍暗紅,行經6 天,無其他不適。毛發未再脫落,陰道分泌物增加,性欲增強,納眠尚可,二便自調,仍覺下肢發涼,舌偏淡紅,左脈緩,右脈弦略滑。上方去熟附片,再服5 劑。

六診:1975 年1 月29 日,于同年1 月11 日在原就診醫院檢查,宮頸光、正常大小,子宮軟如棗大。陰毛現已稀疏長出,陰道黏膜潤滑。4 天前來月經,量中等,今日經凈。改方藥如下,另用5 劑研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 克,每服2 丸,以鞏固療效。處方:黃芪15 克,淫羊藿15 克,巴戟天15 克,肉蓯蓉15 克,枸杞子12 克,黨參10 克,當歸10 克,白芍10 克,熟地10 克,菟絲子10 克,覆盆子10 克,五味子10 克,車前子(包)10 克,仙茅10 克,川芎6 克。

原按:本例開始用“四二五合方”,加黨參以補氣,牛膝補肝腎而通經。服藥20 余劑后,自覺癥狀均好轉,因其有小腹隱痛發涼等陽虛之癥,故加肉桂取其溫腎卻守而不走的特性,以加強溫暖下焦的功用。1 月后諸癥均見輕,但仍有四肢不溫,故加用熟附片以壯陽溫腎。由于陰血已足,再加以助陽溫經,可以看出溫陽藥的使用是在陰血漸復的基礎上逐步增加的。故月經得以復潮,子宮也較前增大,最后以丸藥鞏固療效。

參考文獻:
[1]高益民,袁供波.劉奉五老中醫對閉經分型辨治的介紹[J].中醫雜志,1985 (09):34-37.
[2]馬小青.劉奉五從肝、脾、腎論治閉經八法[J].陜西中醫,2003(11): 1018-1019.
[3]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市中醫學校.劉奉五婦科經驗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4]馬繼松劉奉五:溫補聯手治閉經[N]. 中國中醫藥報,2013-11-08(00 4)

整理丨菟絲子

編輯丨蔓

圖片丨小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34 更年期綜合征、經前期緊張癥——清眩平肝湯(劉奉五方)
最全婦科雜病經驗方
360doc個人圖書館頸椎病秘方
(2)[轉載]閉經中醫
經 病
【閉經(中醫)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南郑县| 石渠县| 漾濞| 商城县| 湖北省| 始兴县| 外汇| 民权县| 甘洛县| 吉安县| 长海县| 信阳市| 田林县| 介休市| 来凤县| 张掖市| 偏关县| 资源县| 甘德县| 宁晋县| 镇江市| 栖霞市| 阜城县| 嵊州市| 东阿县| 上思县| 海阳市| 玉环县| 郎溪县| 樟树市| 丰镇市| 杭州市| 四平市| 南通市| 扬州市| 泗阳县| 琼中| 丹寨县| 桂平市|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