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宋老師在《直擊臨床講金匱》課程中說:“春天要到了,柴胡劑的應用范圍會廣了,因此上柴桂姜,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所以,小編整理出宋老師專門講柴胡桂枝干姜湯的臨床應用,分享給大家,希望廣大臨床工作者在這個春天能用起來,緩解更多病人的痛苦。(編輯/居業)
柴胡桂枝干姜湯的臨床應用
作者/宋柏杉
我們今天這節課,主要講解柴桂姜湯方的具體應用。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柴桂姜湯的適用人群。首先來說,這是個柴胡體質的人,那么柴胡體質的人,究竟長什么樣子呢?
望診,往往這種人,濃眉大眼,方臉,面色或者是白皙,或者是青黃,舌兩邊往往偏淡紅一些,舌中間是淡的,舌苔往往偏厚。
聞診往往是語聲相對低微一些,這種人往往膽小。體味偏騷一些,但是這個騷不是很明顯,但是我們經過修煉的人,是能聞出來的,如果你沒經過(修煉),你的鼻子不夠靈敏,就不容易做到這個聞診,嗅覺的聞診,那么我們就聽聲音可以補救。問診呢,這類的患者往往不怎么愛說話,不善言談,切診脈是偏弦遲的。
我們在臨床應用這個方子,治療感冒和感冒后遺癥,例子不勝枚舉。如果治療感冒后遺癥,往往都是虛實夾雜,虛多實少,患者的脈比較偏虛,或者偏微一些,我們可以加一點參類,扶助正氣。
盡管柴桂姜是一張補方,可以加人參或者黨參十克、六克,我們具體臨床,按氣虛的程度去斷,但是極限不應該超過十五克,因為畢竟是個外感,不能犯閉門留寇的錯誤,這樣就能夠好的快一些。
還有治療慢性咳嗽,有的人說我不放心,我想加減。也可以,我們可以加什么呢?可以加杏仁,可以加款冬花,或者紫菀,都可以加。
但加減有個原則,這個原則是什么呢?用的藥味和藥量,一定不要超過主方,這是大原則,最多不要超過三味,除非金石類的藥物,劑量可能大一些,我這里為什么說可能,大多數時候不是,我們不能做客大欺主的事,或者喧賓奪主的事。
如果治療膽囊炎 、膽石癥,甚至一部分乙肝、肝硬化,我們原方就可以,如果為了護肝,比如是肝炎、肝硬化,我們可以加當歸、鱉甲,這是我們的藥對。
我們前面講過膽囊炎、膽石癥,如果說對病治療的,我們中醫有一味好藥金錢草,這個藥的應用,劑量要大,它用劑量小了就不好使,我們一般起步都是在五十克以上,五十到一百克,這是個個例,對膽結石、尿結石、腎結石,效果都非常好。如果有膽石癥,有疼痛可以加郁金。
治療肋間神經痛方面,還有帶狀皰疹引起的后遺癥,也是神經末梢疼痛,那種電擊樣疼痛,我們可以選擇加麻附辛湯,因為我們的經方是調氣化的,氣行則血行,瘀血也照樣能夠清除,血得溫則行、遇寒則凝,因為我們麻附辛、柴桂姜,都是溫性的,桂枝又善走血分,肋間神經痛。
有一部分人是氣滯血瘀型的,我們可以用膈下逐瘀湯、血府逐瘀湯,這是時方開法,但是經方開法,我們就開柴桂姜合麻附辛,就足夠了。
有一部分慢性腹瀉的,我們就用上柴桂姜,原方就好使,潰瘍性結腸炎,也有應用,如果有便血的,我們可以和黃土湯合方。
治療便秘,虛寒性的便秘,我們可以選柴桂姜,加肉蓯蓉,如果是老年人,我們可以直接合上濟川煎,一般來說肉蓯蓉,可以選用十五克到二十克,升麻三到六克,牛膝六克,當歸可以用二十克,這個方子還是比較好用的。
那么我們用柴桂姜,治療腫瘤結節,怎么加減呢?我們從上往下說,如果我們用于,治療頸部的腫塊結節,淋巴腫大,我們常用柴桂姜湯,加上青皮、大貝。柴桂姜我的臨床劑量,是這樣,柴胡十五克,黃芩十克,天花粉十五克,牡蠣十克,炙甘草六克,青皮六克,大貝也就是浙貝母六克。
也許有的學員問了,說老師,那腫塊結節那么重的病,您用這么小的劑量,用了六克,會不會小了呢?我們別的老師講,遇到腫塊結節,動輒三十克、五十克、一百克。
在宋老師這里,是不需要這大劑量的,我們小劑量則通,大劑量則補。結節 腫塊,往往都是由于能量的聚積,導致物質的聚積,一些個痰濁瘀血,形成了腫塊,我們要用小量的,把這些個物質能量轉移走,那么小則通、大則補,你劑量太大了,就變成補的了,藥性也就變了,所以我們習慣用一個小的劑量,比大的劑量效果要好。我們遣方用藥的目的,就是要求臨床療效,我們要保證我們的療效,我們不能說用很大的劑量,取得微小的效果,或者同樣的效果,這個從經濟學來說也不劃算。
我們講到了頸部的腫塊結節,我們講一個在北京靈蘭醫館,治療的一個小姑娘。南方的小姑娘,長得白白凈凈,很清瘦,頸部巨大的甲狀腺腫塊,按之實硬,很硬,她通過當地的大夫介紹,來北京找到我,我們用的柴桂姜,加上青皮六克,大貝六克,給予治療。
往往有甲狀腺疾病的人,情緒都不穩定,她容易激動、容易焦慮,容易亢奮、煩躁,她每次來復診的時候,都要問怎么不管事,我們靈蘭醫館這邊,每次都拍了照片,做了記錄,其實腫塊在一點一點變小,但是她個人認為還是不管事。
這樣它就有個難度,尤其慢性疾病,你到北京來找我掛個號,本來這張方子不怎么用調,你要是不給調,她心理不平衡,宋老師連方都沒給我調,又讓我接著吃,早知道這樣我就照方吃了,我們也很為難。尤其開經方,調方難度很大,但是我們經過幾次的調整,有的時候明明看到我一張方子,換了另一張方子,其實原理是一樣的,我們還是治的那兒。
經過三個多月的治療,春節之前最后一診來,一看腫塊明顯的縮小,縮小到微微能看得出來。所以說我們在臨床上,叫不效亦不更方,效不更方容易做到,不效亦不更方,這個就難做到,需要我們臨床上有定力,為了給患者心理安慰,我們要學會幾套方子,也要給患者換方,或者說換角度治療,這樣他就容易接受一些。
因為我們的疾病,受心理受情緒影響很多,很重要,我們在總論里面就講過,人體分為氣、血、水、神這個四大要素組成人體,這四大要素之間,又相互感染、相互影響,所以說我們調神很重要。
那么我們用柴桂姜,治療乳腺腫塊的時候,怎么加減呢?我們常用加瓦楞子,十克到十五克,十五克是最常用的劑量,偶爾用到三十克。
如果我們食道和胃的病變的人,見到了柴桂姜證型的,我們怎么加減,我常用加減是香附和海螵蛸,海螵蛸我們也一般用六克,香附也用六克,不能把它們劑量超過主方,我們不能做喧賓奪主的事,除非個別特殊情況,像金錢草那種藥物。
如果是腸道長了腫物或者之類的疾病,我們臨床判斷是柴桂姜證型的,我們怎么加減呢,我習慣是加蜣螂六到十克。因為蜣螂這個東西,俗名屎殼郎,它專門能夠推動這種,腸道的氣機運行,能夠清腐、消瘀、排濁,我們中醫好多藥物,是取類比象選藥的,不是死記硬背,歸哪經、用什么藥、什么藥性,那都是后世醫家的用方思路。
如果我們臨床上遇到了泌尿系統的問題,或是長了異物,或者是結節或者是腫塊,我們怎么加減?我個人加減的方法是,合上栝樓瞿麥丸,這張方子我們在后面的篇章會講到,在這里暫不陳述。
下面我們講一個病例。楊某,八十二歲,胰腺癌,準確的說是胰頭癌,卡壓膽管,一是年齡大,第二也失去了手術指征,痛苦不堪。胰腺癌大家知道,非常痛,輾轉反側,找到我用中醫治療。
我們看老太太長得很魁梧,四方臉、濃眉大眼,我們一把脈,脈是沉遲略弦的,食欲差,大便是色白,患者還有口干口苦,原因是什么,膽道卡住了,膽汁上泛,人就會口苦,由于有黃疸,臉色也顯得青黃,我們果斷的選用,柴桂姜加上香附、海螵蛸,香附六克、海螵蛸六克,由于疼痛比較嚴重,我們第一診的時候,合了失笑散,五靈脂十克、蒲黃十克。
我們當時用針灸給她鎮痛,我們在腿上選阿是點取穴,針了之后,疼痛當時緩解,這個患者拿上藥,當時是拿了一個月的,回去吃完之后,疼痛再就沒犯過,大便顏色也逐漸的變黃,連續服用了六個月,患者非常好,至今健康。
老太太給我送面錦旗,性格還挺開朗、挺樂觀,然后說呢,就是我也不去查去,我這活一天是一天的,挺開心、挺好,所以也沒再做檢查,至于西醫的檢查,我也不太去參考,患者能吃能喝能睡,活得好、能干,得了唄,我們需要那些片子干嘛,我們不需要那些唬人的東西。
我們為什么要學針藥并用?
解決急性痛苦,還是針灸要快一些,二也直接,我們干中藥的,一定要會針灸。因為患者來了,很疼,你說你等著,等會我給你熬藥去,藥喝下去還要行動一段時間,你才能止住痛,這樣太不仁慈了,我們中醫是一門仁術,所以我們干中藥的,一定要會針灸。
我們搞針灸的人,也要學一些中藥,為什么呢,你比如牙疼,我們給扎完針,他肯定會兩個小時不疼,但是過去兩個小時他又疼了,你說我就會針灸,人家患者開著車來了,一個多小時到你這兒,你扎完不疼了,開上車回家了,過兩個小時又疼了,總不能開上車再回來。所以說,我們后續中藥跟上,這叫針藥并用,要學會兩條腿走路,否則我們就是個瘸子。
我們治療急性疼痛一般選對應點,還可以選到背俞穴,背俞穴找壓痛點,然后用針刺,瀉法施針,前面的臓器疼痛也會很快緩解,尤其對調急腹癥。
還有一些個急癥,針灸的作用是非常之快的,比如心絞痛,我們扎上針去當時就能緩解,如果是急性心梗 急性發作期,用針灸施救立竿見影,遠遠比你120要快得多。而且我們針完患者很舒服,也取得了患者對你的信任,那么你再服用中藥 療效也很快。
我在臨床上最喜歡治急癥,急癥它立竿見影,你慢性病它不疼不癢,本身也不忒難受,還有點難受,這樣的病是最難治的,尤其焦慮癥、抑郁癥。因此上我們中醫不是慢郎中,我們治療急癥有我們獨到之處,療效遠遠快于西醫。
春天要到了,柴胡劑的應用范圍會廣了,因此上柴桂姜,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我們大家臨床上逐漸的摸索。好,今天課就講到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