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一
心悸腿腫
患者:劉某,女,35歲,工人。
病史:患風濕性心臟病已15年。西醫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經治療病情不見好轉,乃請中醫治療。
刻診:患者面色?白,精神萎靡,氣短懶言,大汗出,心慌胸憋;
不能平臥,行動不便,動則氣促,日進食約100g,下肢浮腫。
脈細數而促(120/min),舌暗紅無苔。
辯證:病久氣陰大傷,胸陽不振。
治法:益氣養陰為主,佐以通陽和血。
處方一:
白曬參30g,煎取濃液150ml,2~3日分多次服完。
處方二:
太子參30g 麥冬15g 五味子9g 生地黃15g 阿膠(烊化)10g 酸棗仁15g丹參15g北五加皮9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炙甘草15g
每日服1劑,服上方3劑后,心悸氣短胸憋好轉,心率100/分,夜能平臥,唯下肢仍有浮腫。
上方加車前子15g,木通5g。
另,白曬參煎濃湯頻服。
續服3劑后,日進食250g,已能下床活動。唯近兩日,每日大便2次。
上方減木通,加黃芪20g,蓮子肉18g。
又服5劑(白曬參停服),自覺癥狀明顯好轉,下肢浮腫消退,基本痊愈。
——古道瘦馬醫案
醫案二
半夜心悸
THE END
本文
撰文:王幸福
編輯:張光
掃碼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