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肺炎臨床多于小葉肺炎為稱,多發生于兒童,大部分醫院門診以抗生素治療,常在1~2周內即告痊愈。據吾多年臨床觀察,中醫在治療外感高熱、肺炎高熱等感染性疾病方面有很大優勢。
此疾在中醫屬于溫熱病范疇,小兒比例占多,以“風溫犯肺”、“肺熱咳喘”等多見。小兒肺炎發病急而變化快,邪熱容易由衛氣迅速轉入營血,進而引起心肝兩經證候,故按臨床表現分為輕、重兩大類型施治,并注意合并癥及肺炎恢復期的治療。
普通型肺炎而邪在衛氣之證,以患兒多高熱,早期少汗,邪達氣分時則多汗口渴,呼吸急促而咳嗽有痰,輕度喘憋鼻扇,有面赤口渴,咽紅,舌尖紅而舌苔黃白相兼,脈浮數。治以宣肺清熱化痰法。可用方藥麻黃2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2g銀花10g連翹10蘇子6g黛蛤散9g。可隨證選加下列藥物,發熱無汗加鮮蘆極15~30g,發熱有汗加黃芩6g或重用生石膏,咳喘痰多加天竺黃6g萊菔子6g,便干可加桃仁6g瓜萎15~30g。
重型肺炎,以氣血兩燔患兒有高熱持續,咳嗽喘憋而躁擾不安,痰聲漉漉,精神迷靡而口渴,舌質紅苔黃膩而干,脈弦數或滑數。多用麻杏石甘湯和玉女煎,為《溫病系辨》之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元參加減。可用方藥麻黃2g杏仁6g生石膏18g鮮蘆茅根各15g黃芩6g青黛3g生地10g天竺黃10g銀花10g連翹10g。
重型肺炎,以熱入營血有明顯高熱持續不退,以咳嗽喘憋加重,氣促鼻扇明顯,呼吸極度困難,痰壅喉頭,煩躁不安;或口周發紺二口唇焦裂,舌質紅絳,苔黃厚或垢膩,脈弦數或滑數。而若出現脈細數無力,應注意出現氣陽衰竭。可用銀花15g連翹10g生地12g黃芩10g元參15g天竺黃10g赤芍10g郁金黃芩10g水牛角粉15g。
以上重癥肺炎兩型可隨證選加以下藥物,高熱驚厥加鉤藤12g生石決明15g,高熱持續加紫雪丹,每次0.3~0.6g沖服,痰多加竹瀝汁每次5~10ml,神昏加蓮心3g菖蒲6g。
另重型肺炎并發癥可出現,正不勝邪而氣陽衰竭之證候,有面色晦暗,壯熱持續,神昏驚厥,頸強咳喘,納呆便溏,舌質紅絳,舌苔黃而干,脈細數或弦數,治以扶正祛邪而開竊逐痰。以生牡蠣12g生龜板12g生鱉甲12g丹皮9g銀花12g連翹9g蓮心3g菖蒲3g郁金6g水牛角粉15g。如有抽搐加鉤藤12g蟲退10g
而出現正氣衰竭而呼吸衰竭,有壯熱籌稽留,面灰肢冷,呼吸困難,或氣短汗鑫,神昏煩躁,以脈細數無力。需用人參10g麥冬12g五味子9g百合12g川貝10g杏仁6g銀花9g連翹9g郁金6g。如有心陽欲脫,四肢厥冷加附子3~6g,或用人參6g附子3g濃煎200ml兌服或鼻飼。
綜述以上經驗,吾總結,中醫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有很大的優 勢,建議最好采用中藥治療,可根據病情的變化及時更換治療方案,調整藥方以達到對癥用藥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