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日志《說白傷寒論》第十八講
幾種方劑的正確運用(二)
時間:2020/8/2
姓名:張聰
文章重要觀點或知識點:
一、我們講的,一個病毒感冒,一個咽喉疼的感冒,還有一個一般感冒。這個病毒性的特征是全身疼,發熱惡寒。
渾身酸軟,沒勁,這是常見的。你說疼我也不疼,也不發燒,37度多,連38度也不夠,也不算發燒。你說發冷也不明顯,反正也有一點半點,這個你還是要從一個界定來看,體溫不算那么高,37度以上,38度以下,既然是這個體溫就不會是一點汗也沒有。這個呀,要是嗓子一點也不疼,你就桂枝湯。你要是怕桂枝湯出不了汗,你加30--40克葛根也可以。如果說你嗓子說不清楚是疼,反正是不舒服,有點癢,咽東西有點感覺,也不疼,這樣不是那么明確,那你就以不明確來對待不明確,桂枝湯里加一點葛根,如果有嗓子不舒服也可以加一點銀花、連翹、牛蒡子。
二、這個世界上的事都不是書本上寫的那個樣,要是照書本上找,你找不到。事實上的病都和書本上不一樣,那就是說要是在書本上找病(現實中的病)也找不到。中醫這幾千年有一個聰明人,說了句,你說聰明話也行,你說糊涂話也行,我說說得非常好!“讀書十年,無可治之病;治病十年,無可讀之書。”
三、我們要讀書,把人讀活了,千萬千萬一個大忌諱是讀書死,不讀書人還挺聰明,一讀書,傻了。過去不是也有這么句話啊,“讀死書”,又有人說“死讀書”,更甚的是“讀書死”。不讀還好點,一讀讀死了。這三條忌諱,在一個“讀”,在一個“活”。
四、氣分、血分
咱們要是治病,氣分、血分把病治好了,好醫生。要是不管氣分、血分也把病治好了,那算壞醫生嗎?咱就別管血分、氣分,治好了病行不行?本來一個問題是很簡單的的問題,怎么就非有人把它搞復雜了?
(南方人和北方人)但是都有一樣的地方。都是使嘴吃飯,都是使鼻子呼吸,我接著往下說有多少是一樣的,生命本能是一樣的。這個東西不是幾千萬年能改變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甚至于中國人和外國人,在幾千萬年沒有變化,是一樣的。你是根據什么治病?你是根據氣候治病,那不一樣。別說是南方北方,一個縣里就有不同的氣候。根據本能治病,不管是南方北方,東方西方,包括地球的那一面,都一樣。
我說氣分、血分,它可以算一個小流派,這個沒問題。這是《溫病學》上帶來的,它這個氣分就是在衛、在氣,它不是營衛氣血嘛,它不是三焦嘛,它有它的一個辨證方法,它不能代表中醫。張仲景就沒說過這個問題,也沒說過體型,你是什么型的,張仲景是圣人,什么是圣人?最聰明的、最有智慧的,得道的人,也就是掌握大自然規律的人。大道無派,掌握大道,掌握大規律,是沒有流派的。
五、肺炎、肺感染的形成
(感冒一退熱)肺炎了吧?一退熱,毒排不出來,必定上肺,為什么?肺和外界是相通的,和我們的皮膚一樣,肺的表面張開有體表的20倍。所以它要上肺里,想從肺里出來,肺里也出不來,肺炎。它的排異反應在身體體表被壓制了,肺里開始排異反應,這就是肺炎。肺炎如果還不讓它發,不讓它往外出,它就要化膿,就成了肺感染了,肺感染如果還這樣,不死就化膿。感冒這個部分,不要退熱,拒絕激素退熱,拒絕物理方法退熱,它成不了肺炎。
六、水寒射肺
干咳,一點痰也沒有,晚上重,白天很少。中醫叫水寒射肺,水寒射肺什么意思?它為什么沒痰?它為什么要咳嗽?為什么晚上重白天輕?把這幾個特征用病理說明白了,你就算知道了。它是肺里有水腫。因為肺里有水腫,水在組織里沒在氣管里,出不來。所以它只有咳嗽沒有痰。晚上臥床,因為肺里有水腫,要是站著,水是往下的,肺的下部充滿了水,咳嗽就輕。上部對于氧的供給比較正常,等一臥床,這水不是在下頭了,上邊也有了,就咳嗽起來了。你甭看組織里水腫這么多,水在組織里,嗓子就是干的。水利用不了,它貯存在組織里利用不了。不是天中有一個人,人中有一個天嗎?這不是白說的,這句話,這不是廢話。人什么樣,天什么樣。天什么樣,人也什么樣。你看我們腿水腫,這么粗,嗓子特別干,他不想喝水,喝了他難受。你說這是怎么回事啊?我剛才說的那樣。有地方大雨成災必定有干的地方。天下就這么多水,這塊有那塊就沒有。
七、咽炎感冒
有一病毒性感冒,咽喉疼,全身疼,發熱惡寒。這一個它的排異不是從汗腺排,這個病毒,有好多的病毒不是從汗腺排,從血,從循環末梢,從微血管出血排。這個排異的形式很多,甚至于比排汗的形式還多。一般的我用這個方子治:(銀花30克、連翹30克、牛蒡子25克研、牡丹皮30克、桃仁15克、懷牛膝30克、知母30克、桔梗20克、山豆根15克、甘草13克、葛根40克,身疼、咽疼、充血、腫疼,發熱,有輕微惡寒。咽喉消炎丸,六神丸。)這透表不是從汗腺排,是從微循環排,從最細的血管,動脈和靜脈銜接的那個地方,這個末端,從這一部分往外排。我們可以看得見,凡是透表的排異方式,都有紅色的出血點,或者是丘疹,高出皮膚的紅疹子,比如說麻疹就是丘疹。在循環內,微循環進入大循環,大循環進入腺體,就是腸腺,腎腺,汗腺,進入腺體,從腺體分泌出來,大腸可以通大便,腎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過排汗。它是通過這個渠道。這個表是從汗腺。要如果說是通大便,是通過腸腺。吐,是通過胃腺,上部的,包括胸這一部分的有害物質,吐出來,嘔吐,或者說是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過腸腺,全身屬于液體的通過小便。再其他通路,就是所有的孔竅,都是排異的通路。沒有孔竅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這個系統不是說我們可以干預的。這是與生俱來的一個系統。
1、本方中的銀花、連翹、牛蒡子
這個方子,銀花、連翹、牛蒡子,這是《溫病學》的東西,它在治療病毒性傳染病的時候,麻疹、猩紅熱、腦炎之類,用這一個方子。讓皮膚放松開了,說汗不是汗,說沒汗有點潮。這是最好的程度。這樣才符合血液流動的體溫,那種濕度。所以銀花、連翹、牛蒡子,這三味組合的非常好。
2、本方中的牡丹皮、桃仁、懷牛膝
牡丹皮、桃仁、懷牛膝,這三味是《傷寒論》上的。《傷寒論》上對于有充血的腫物,用它叫破血或者叫化瘀,就是把這個充血的腫物排出去。
3、本方中的桔梗、甘草、知母
桔梗、甘草這兩味,是《傷寒論》上的,是治咽喉的,排膿的,山豆根這一味也是《溫病學》的,常常用它治嗓子的。
還有一味,知母,這是我對《傷寒論》的理解,用在這張方子上是通腸,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腸,還是通大便,就是要比用大黃的方子要輕。為什么要輕?因為向下同時都是向里,就是避諱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導致了病毒向里,稍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說這個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兩三次大便,知母還可以不用。
4、中醫有一句話:“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開北牖。”
牡丹皮能把這個腫通開,從大便排出去。牛膝有一個作用,吃了牛膝以后,上頭的血能往下走,這兒(咽喉)腫大。這兒淤血,往下走,在下頭從腸子里排出來了。
5、本方中的葛根
我這個方子里,葛根不是止渴的,它是解肌的。因為他燒的挺高,他要出汗,他有出汗的可能性,我不給他發汗的藥,我給他解肌的藥,一副藥退燒了,要不然也許兩副藥退燒,加上葛根一副藥退燒了。光吃銀花、連翹、牛子,再加一倍量也不行,它只是在透表上起了一點作用,重要的作用還是在活血、化瘀上。這個方子不是說讓它向表走,它愿意在表上走,它就走,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大便里走。
八、分消
這個知母和葛根,你看出來了,一個向外走,一個向下走。所以這個它不矛盾,說向上的都向外,向外的都上,向下的都內向。“你怎么又向下又向外?”我說你啊,簡單一點,有時候這個問題不是這么簡單,我這個起個名,我叫分消,你該向外的向外,該向內的向內,你向內有通路你在這里走,你向外你從那兒走,誰也不妨礙誰。
九、二陳湯
二陳湯名字的由來是半夏、陳皮。這個陳皮年數越多越好,它的效果越好。半夏也是越陳越好。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二陳湯你要把茯苓去了,應該起100分的作用,連30分也沒有了。真正治病的那是茯苓,為什么是茯苓?肺是水的化源,肺里的毛病利小便特有效。在一點是肺里的熱,通腸最好,最有效。肺里,利小便,頭一味是茯苓,通腸的頭一味是瓜蔞。第一個是瓜蔞,第二是知母。知母只是通腸,沒沾上瀉的作用,也沾不上下的作用。它只是通腸,它只是說治上部的熱。它還有一個特征,它能治咳嗽。瓜蔞治胸中的病,不是光治肺。整個一個胸部,它能把胸,包括肺,肺的整個組織,胸部組織內部的有害物質,能從大便排出去。瓜蔞是胸肺排異最好的一個藥。
它能治胸痹,胸痹是什么?痹是什么?痹就是不通啊,一切的痹就是不通。胸痹是什么?胸疼射背。什么意思?胸疼反射到背部。心絞痛啊。
本能論學習日志18 幾種方劑的正確應用(二)
2020.7.29
代春娟
一、主要內容
1、病毒性感冒:全身疼痛、咽喉疼痛。
2、水寒射肺,干咳,嗓子發干。
組織里的水多,但是利用不了,嗓子得不到滋養發干。
3、有很多的病毒不是從汗腺排(咽炎、麻疹、腦炎這些溫病),是從血從微循環排異。像麻黃湯癥的病毒是要從汗腺排出。風濕熱的病毒是要從汗腺和小便排出。
從微循環排異的趨勢很多,甚至比排汗的方式還多。
病毒性感冒,咽喉疼,全身痛,充血腫疼,發熱,有輕微惡寒惡寒
銀花連翹牛蒡子牡丹皮桃仁懷牛膝知母桔梗山豆根甘草葛根
凡是透表排異方式,都有紅色的出血點,或者丘疹,高出皮膚的紅疹子。
4、排異通路:
汗腺:向上向外,通過循環,進入大循環,再到腺體,排出組織、細胞中的病理物質。
腸腺:向內向下,通過循環,進入腺體,通過大便完成排異
腎腺:向內向下,通過循環,進入腺體,通過小便完成排異
胃腺:可通過嘔吐,向上排出異物,也可以下行到腸腺排出
所有孔竅:都有分泌腺,如鼻子、眼睛、耳朵、氣管等,也能排出異物
出血:直接從血里進行排異,如鼻子出血,刮痧出血等
上部的,胸腔及以上部分的病理物質都可以通過涌吐排出來,膈以下的病理物質,都可以通過大便、小便排出,液體的走小便,固體的走大便。
5、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開北牗。止血的思維,沒有通就沒有止,通中止。
6、西醫止血的方法為什么失敗?
(1)收縮血管,使全身的血管都收縮,導致壓力增加。
(2)增加凝血因子、血小板,不僅凝出血口的血,全身的血液都縮短了凝結時間,使本來通暢的血管變得不怎么通暢。不通的地方更加的不通,生命只能增加壓力通血,更加止不了血。
中醫的思維:知道出血是有原因的,先有不通的地方,后面還要加壓供給,導致薄弱環節出血,通開前面,讓血有正常的流動,才能減少出血點的壓力,才能止血。
二、感受
和諧理念和對抗理念直接決定了對待事物的方式,和諧是平衡,是生存,對抗是你死與活,弱肉強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是生存。
中醫可以通過哲學的思維,用和諧的理念,找到事物的根本,從而解決根本性的問題,達到動態中的平衡。中醫是以不變應萬變,重在觀察和思考。西醫的靶的醫學,只能跟在病毒后面跑,像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狀肺炎,只能不斷去研究病毒,再去找對抗他的方法,但是病毒不斷變異(在對抗中應變性發生改變),又要再去研究對抗新病毒的方法。而中醫不論病毒是否改變,是看身體對病毒做出的反應,要從那個通路出來,排出來就病愈。
中醫對排異通路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各種發熱有不同的原因,對各種疾病分了陰陽(功能強盛和功能低落),對各種癥狀進行思辨,找出問題的原因,從整體出發,調節各個系統,最后恢復人體的動態平衡。
學習日志《說白傷寒論》第十八講 幾種方劑的正確運用二
時間:2020.8.1
姓名:蘇秋紅
文章重要觀點或者知識點:
1.模糊方
體溫37-38℃,發熱惡風,有汗,全身酸軟無力。嗓子不舒服。可以桂枝湯+銀花連翹牛蒡子葛根
2.治病不分地區氣候外界環境,因為人人本能是一樣的。一方治百病,千人一方。
3.感冒不用激素退燒不用物理降溫退燒,病情就不會加重,如病情向肺炎發展,我們看到了我們可以用麻杏石甘湯,如向肺感染發展,我們用栝蔞湯,善治感冒,切斷亞健康,就沒有大病的基礎。
4.慢性咽炎與梅核氣是不一樣的。
慢性咽炎是急性咽炎用不正確的方法退燒,沒有了排異的趨勢,病毒留在血液中,咽部這邊比較薄弱,就形成了慢性咽炎。梅核氣是食道痙攣引起的,與情緒有關,用小柴胡湯。
5.急性咽炎
發熱有輕微惡寒,身疼,咽部紅腫痛,充血,面部潮紅,孔竅干燥,脈浮數,有紅色出血點。鼻涕眼淚噴嚏的上沖勢力。用透表湯,將病毒蔥微循環排出。
銀花連翹牛蒡子葛根牡丹皮桃仁懷牛膝桔梗甘草(大便干燥用知母)
為了讓病好的更快,可以加咽喉消炎丸或六神丸(雄黃,蟾酥,冰片,麝香等)或錫類散
知母的用法
是通腸,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腸,還是通大便,就是比用大黃的方子要輕。為什么要輕,因為向下同時都是向里,就是避諱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導致了病毒向里,少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說這個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兩三次大便,知母還可以不用。
6.排異的通路
組織之中的病毒,或者說菌毒,或者說其他的有害物,在循環內,微循環進行大循環,大循環進入腺體,就是腸腺,腎腺,汗腺,從腺體分泌出來,大腸可以通大便,腎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過排汗。它是通過這個渠道。這個表是從汗腺。要如果說是通大便,是通過腸腺。吐,是通過胃腺。上部的,包括胸這一部分的有害物,吐出來,嘔吐,或者說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過腸腺,全身的,屬于液體,通過小便。再其他的通路,是所有的孔竅,都是排異的通路。沒有孔竅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
7.止血的含義
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開北牖。
通血的作用達到了止血的作用。不塞不流,比如腦出血,這是流了吧,趕緊的止血,收縮血管,增加血液粘度,這是行不通啊,止不了。增加血凝因子,血小板吧,那還是錯的。這一根血管,這是血流的方向,你看這兒堵住了,后面還加壓供血,這兒不就是破了么?不塞不流,前頭不塞后頭不出血,前頭塞住了后頭才出血。不行不止,(前面堵住的)不行,后面就止不住。通血化瘀一般不用三七紅花。
8.牡丹皮破血活血,懷牛膝引血下行。
9.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你要把茯苓去了,應該起一百分的作用連三十分也沒有了。真正治病的是茯苓,為什么是茯苓?肺是水的化源,肺里的毛病利小便特有效。肺里利小便頭一味是茯苓,通腸的頭一味是栝樓,第二味知母。
10.少陰病咽喉疼,體溫低落脈沉細,陰性咽疼的桔梗甘草叫桔梗湯,六神丸可以用。
11.瓜蔞的應用
栝樓治胸中的病,不是光治肺。整個一個胸部。能把胸部,包括胸,包括肺,肺整個的組織,胸部組織內部的有害物質,能從大便排出去。栝樓是從胸肺排異最好的一個藥。你看看這是個寒藥,它治胸痹,胸痹是什么,痹是什么?痹就是不通啊,一切的痹就是不通。胸痹是什么?胸疼射背。胸疼反射到背部。心絞痛啊。栝樓,半夏,桂枝、薤白,有這么一張方子,他們使這張方子治心絞痛。
12.中醫治病不是對癥下藥,而是依病勢順勢利導。從現象上看出排異系統,排異反應。幫助本能掃除障礙。
本能論學習日志18
2020.8.2
王春
一、主要觀點及內容
1.對于發熱惡風,酸痛,有汗,嗓子不適,難以分清楚桂枝湯證與透表湯證時,可以考慮桂枝與透表各半湯。
根據本人實踐,按面部潮紅,孔竅干,舌苔充血紅點特征還是能夠區別桂枝湯與透表證的。但,同時有惡風,應該各半湯更合適。
2.麻杏石甘湯是傷寒論中治療肺炎的方子,而對于程度更嚴重的肺感染,郭老的瓜蔞湯效果更好。從這次新冠看,治療肺炎用的是傷寒論與溫病中的方子合并化裁,同樣有效,與瓜蔞湯比較如何,不得而知。
3.詳盡說明了透表湯的藥物組成和思路
銀花30克,連翹30克,牛蒡子25克,牡丹皮30克,桃仁15克,懷牛膝30克,知母30克,桔梗20克,山豆根15克,甘草13克,葛根40克。身疼,咽疼,充血,腦中疼,發熱,有輕微惡寒。咽喉消炎丸,六神丸
“這透表不是從汗腺排,是從微循環,從最細的血管,動脈和靜脈連接的那個地方,末端,從這一部分往外排。我們可以看得見。凡是等透表的排異方式,都有紅色的出血點,或者是丘疹,高出皮膚的紅疹子。比如說麻疹,就是丘疹。最后排出來以后,三天以后開始要脫落,象長一個小瘡一樣,要掉一個痂,掉一個皮。象腦炎這一類的病毒,是一個出血點,或者叫瘀血點,就是一個紅點,就是出血點。這種方式叫透表。發汗的方式,是從汗腺排,是內部組織之中的病毒,或者說菌毒,或者說其他的有害物,在循環內,微循環進行大循環,大循環進入腺體,就是腸腺,腎腺,汗腺,從腺體分泌出來,大腸可以通大便,腎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過排汗。它是通過這個渠道。這個表是從汗腺。要如果說是通大便,是通過腸腺。吐,是通過胃腺。上部的,包括胸這一部分的有害物,吐出來,嘔吐,或者說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過腸腺,全身的,屬于液體,通過小便。再其他的通路,是所有的孔竅,都是排異的通路。沒有孔竅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
“用了溫病上三味透表的藥,把這個調子定住。加用了三味活血化瘀的藥,幫助它從血里排異。后面桔梗甘草這兩味,是傷寒論上的,是治咽喉的,排膿的,山豆根這一味也是溫病學的,常常用它治嗓子的。還有一味,知母,這是我在對傷寒論的理解,用在這張方子上是通腸,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腸,還是通大便,就是要比用大黃的方子要輕。為什么要輕,因為向下同時都是向里,就是避諱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導致了病毒向里,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說這個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兩三次大便,知母還可以不用。這是我的一張方子,我在使用這張方子,常常是一劑好病,用兩劑的時候少。自從我公布這張方子以后,好多朋友打電話說我吃一劑就好了,就是兩次。這是治病毒性感冒的一張方子,跟發汗有區別,透表的。這可是非常常見的病。”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張方子,是郭老的貢獻。集合了傷寒論溫病的精華,加上郭老對本能論的理解,把透表定性在血液排異,而完善的活血化瘀,使效果倍增。
4.通腸藥的比較
通腸第一藥為瓜蔞,排胸部病理物質最好。
第二是知母。本人理解,桔梗排膿也通腸,活血藥也有通腸作用,如當歸。
利用瓜蔞能幫助排胸部病理物質的特點,方子:半夏薤白瓜蔞茯苓桂枝就是一張能治心絞痛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