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康某 女 65歲 初診日期2020年7月28日下午。主訴:胃脘痞滿、大便干結半年。
現病史:患者自覺身燥熱,胃脘堵滿不適,大便干結難下、數日一行。平素靠開塞露和果導片以行大便。家人多次勸告其看中醫治療調理,于今日同意來診。
刻下癥:精神尚可,口干、口渴、口黏、苦輕,飲食不多,無饑餓感,自覺胃脘堵滿,壓之有痛感,時咳吐粘痰,胃內有燒熱感,小便黃,大便干結,數日一行,睡眠不好,舌質紅苔黃乏津,脈滑數。
(舌診)
辨證:三焦熱盛 熱結陽明
診斷:便秘 胃痞滿
治則:清化痰熱 攻下熱結
方藥:大承氣湯合小陷胸湯
大黃15g,枳實20g,姜半夏10g,瓜蔞20g,黃連15g,芒硝10g,水煎服*三劑,前五藥加水煮沸剩余五分之三加芒硝,分三次服用。
二診:當天服藥后,到夜半腹痛一刻鐘,大便得下,量多穢臭。第二日、第三日大便均下。來診時說這半年從未有如此舒服過,要求原方再服。繼開三劑,原方改黃連10g,芒硝6g。
三診:訴大便可,但口干渴未除,思慮熱極傷陰,陰液不足,遂改為導赤承氣湯。
方藥:赤芍20g,生地30g,大黃10g,黃連10g,黃柏10g,白茅根20g,瓜蔞20g,枳實20g。
按語:
1、患者老年女性,體偏胖,素體易內熱。
2、此患者為痰熱互結于胸脘,燥死結于大腸,上下不通暢,故以承氣湯合小陷胸寬胸通腑,向下同治。方中瓜蔞清心潤肺,洗垢除煩,開胸膈之痹結,滌涎沫之膠黏(長沙藥解)能潤腸通便,半夏配黃連辛開苦降,化痰寬胸,大黃、芒硝攻下熱結,配枳實行氣破滯,宣暢氣機,全方共奏攻下熱結,清化痰熱,寬胸通腸之功。
3、導赤承氣湯方中用赤芍。黃柏、生地、茅根使熱去則津液不耗,津液充而不粘滯礙阻。
4、承氣類方藥簡效宏,對于熱結于腸,大便干結難下者具有佳效、神效!
感恩師父授密,感恩各位師兄師姐指導和引領,謝謝!!!
孔乙嫻,女,山東人,2019年師承河南傷寒名家、經方實戰家楊兆林先生,系統學習經方。世中聯全國國醫堂館與基層醫療聯盟“明醫講習堂導師”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慢病管理中央委員會第一屆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中醫藥臨床創新示范基地學術專家團隊專家在工作中,讀經典,做臨床,重視對中醫經典研究,鉆研《傷寒論》《金匱要略》,在經方授課過程中,創立了“四維三要素”師承授課方式,常把《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融為一體,前后貫穿進行講解。善用經方,數劑便達到理想效果。腫瘤疾病:各種腫瘤前期的治療,化療期間減輕化療副作用治療,術后中藥整體調理等,可使腫瘤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痛苦。呼吸系統:頑固性咳嗽,哮喘,反復感冒,鼻炎,咽炎等;循環系統: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等引起的心慌,心悸,胸痛、頭痛、眩暈等;消化系統:胃炎,胃潰瘍等引起胃疼、腹痛、心下痞滿、腹脹、便秘、腹瀉,肝炎及肝硬化,脾腫大,黃疸等引起的各種病癥等;婦科專科:痛經、月經失調、乳腺增生、卵巢囊腫、不孕癥、更年期綜合癥,月經期前后綜合征;疼痛專科: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腰椎各種病癥等;兒科專科:咳喘,發熱,腹瀉,食積,便秘易感患兒治療,小兒腎炎;其他:頑固性發熱,慢性瘡瘍、皮膚瘙癢,痤瘡,帶狀皰疹及后遺癥等等。 發表《金匱要略脈論》等30余篇論文,其中《中西醫結合成功搶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獲“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編著近30萬字《經方學科》,此書是對經方在各科運用的全面系統總結,為普及經方中醫做出重大貢獻。編著20多萬字《臨證實戰解經方》一書,抓主證,重實戰,巧臨證,也是一本難得的經方巨著。自2018年開辦師承班以來,運用師帶徒方式傳授經方,現弟子遍及全國,大部分成為地方經方中醫骨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