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布了2018年全年新生人口數據開始,低生育預警層出不窮。指責年輕人“不愿生、懶得生”,導致社會快速“老齡化”,進一步增加社會負擔,阻礙經濟發展!似乎低生育率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原罪,是要被釘在恥辱柱上,稱為“失去的一代”才可以嗎?。
錯!低生育是我們多么理性的正確選擇!
事情源于國家統計局1月21日發布的2018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這是什么意思呢?
1.這是自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比2017年減少了200萬。預示著為了增加人口,2016年推動全面二孩政策還不到2年貌似失效了。
3.出生人口中二孩數量明顯高于一孩。
新生人口數量在下降
總之,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再加上2018年適齡勞動人口開始下降,所有人都在關心,沒了年輕人,以后房地產讓誰接盤?養老金缺口誰來承擔?未富先老的社會如何持續發展?
計劃生育強大的執行力度帶來的恐懼,支配過80后和90后中的大多數人。甚至直到2012年,某地還發生過,因為交不起4萬元罰款,7個月的胎兒被暴力引產的事件。“少生4億人”成了了不起的成就,這些是非對錯尚未蓋棺定論,我們只說我們的選擇。
30年來,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到2018年已近60%。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還把城鎮化率提升了一倍還多,讓60%的人口從農村進入了城鎮,絕對是人類史奇跡。
大多數人從貧困的農村進入城鎮,并在城鎮生活下來,并到達中等收入水平(月收入在2000-5000元?呵呵!)。下一代呢?為了維持甚至提升這個水平,年輕人必須對子女提供相對應的教育、醫療等各方面的投資,最大限度的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才不至于讓他們甚至整個家庭重新回歸貧困。
在當今城市,獲得良好的教育、醫療和住房條件,并非易事,社會整體生育環境差,大部分年輕人的生育安全感低。設想一下,如果你一線城市10套房,資產過億,你生二孩、三孩有壓力嗎?可是背負百萬房貸,或是蝸居郊區,維持家庭生活已經捉襟見肘,生一個,已經是生不起養不起了,教育、住房和醫療已經夠都受的了!還要我們生二胎?讓我們致貧返貧?不是蠢就是壞!
哪怕現在放開生育政策,我們也不會生!這就是我們的正確選擇!
短期看,讓有能力的人多生。2018年新生人口數據里有一個信息,那就是“二孩出生數量高于一孩。”簡單說,有能力的人還會繼續生,二孩、三孩都不是問題。所以現在就放開三孩、四孩,讓他們繼續生,不要停!
繼續!不要停!
長期看,社會整體生育環境差,生育安全感低的情況,還會持續下去,任何良好的資源在15億人面前都是稀缺的,無法改變。但降低年輕人生育和教育成本,對提升生育率肯定還是有幫助的。比如:能不能給0-3歲的新生兒家庭每年補貼3000元?按每年新生2000萬人,也不過才1800億!國家應該還負擔的起!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