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的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唯一的妹妹,比慈禧小6歲,是醇郡王奕譞的福晉。那么婉貞為何會被嫡親姐姐害得生不如死呢?
1852年,17歲的慈禧通過選秀入宮后,獲得咸豐帝寵愛,僅用4年時間便從蘭貴人晉封為懿妃。妹妹婉貞做為旗人家的女兒,自然也要參加內務府選秀,但未能中選,因而沒能成就一段姐妹共侍一夫的傳奇佳話。
慈禧的娘家境況不好,三個兄弟沒一個爭氣的,要想保住富貴只能依靠兩個女兒,于是慈禧向咸豐帝大吹枕頭風,請求將妹妹指配給皇弟醇郡王奕譞做嫡福晉。奕譞長得一表人才,只比婉貞大一歲,是正兒巴經的皇親國戚,富貴榮華可謂享之不盡。慈禧這么做雖然免不了政治上的考量,但歸根結底還是希望替妹妹找一個好歸宿。
1861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帝帶著王公大臣逃到熱河,不久便“崩”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把持朝政,驕橫跋扈,對慈安太后還有所顧忌,卻絲毫沒將慈禧太后放在眼中。權力欲極強的慈禧說服慈安,秘密聯絡留京善后的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搶班奪權。婉貞當時與慈禧的關系非常密切,恭王到熱河后,因寡嫂與小叔子不宜走動頻繁,以避人口實,遇到傳遞消息時,總是婉貞以探視姐姐的名義出入于后宮,再把兩宮太后的意思告訴奕譞,再轉告奕訢。
慈禧與妹妹交惡源于親生兒子駕崩,1875年1月12日,19歲的同治帝載淳駕崩于紫禁城,慈禧提議將醇親王次子,年僅4歲的載湉過繼給咸豐帝為子,繼承大統,由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載湉是奕譞和婉貞的第二個兒子,長子載翰于兩歲時夭折,載湉是自己獨子,卻被親姐姐認做兒子。當時懷有身孕婉貞,心有埋怨卻不敢有絲毫流露,只能將一片愛子之心深深埋藏在心底。
1875年2月,心情抑郁的婉貞生下三子,出生僅一天便夭折。連失愛子的婉貞對姐姐的怨恨與日俱增,原本親密的姐妹之情也逐漸惡化。俗話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年僅四歲的兒子在人情冷漠的皇宮中不知會遭受怎樣的虐待。更難堪的是,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做為生母的婉貞見到他卻要磕頭行禮,君臣名份遠高于骨肉親情。
1880年11月,40歲的高齡產婦婉貞誕下四子載洸,老來得子,醇王府上下無不精心呵護,好不容易長到4歲卻再度夭折。隨后,奕譞的側福晉劉佳氏接連生下載灃(溥儀生父),載洵,載濤三個兒子,全都長得白白胖胖,生龍活虎。推此及彼,想想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卻已經成了他人之子,婉貞只能以淚洗面,撫摸著載湉小時候的衣物痛哭不止。
慈禧太后為了緩和姐妹關系,曾賞賜給婉貞一頂杏黃轎,可出入于內廷。慈禧希望妹妹可以像當年一樣時常走動,畢竟也是姐妹一場。可婉貞性格剛強,遇到慶典必須入宮時讓人抬著杏黃轎入宮,自己從不乘坐,這表示她根本就不領情。1896年6月17日,苦思愛子22年的婉貞病危,慈禧派光緒帝前去探視。面對朝思暮想的兒子,婉貞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對兒子說,卻沒能說出一句話。她和兒子深情對視良久,面帶微笑地閉上了雙眼。
婉貞去世了,如果再多活幾年,活到戊戌政變之后,知道心心念念的兒子被囚禁于瀛臺,身邊連個盡心服侍的太監都沒有,甚至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真不知她會做出什么瘋狂舉動。婉貞死后,光緒帝綴朝11日,定稱號為皇帝本生妣,意思是皇帝親生母親。
婉貞一生育有四子一女,卻唯獨只存活了載湉這么一個兒子。可就這么個獨子到頭來還被姐姐過繼給自己當兒子。她生下了一位皇帝卻從未有過太后之名,朝思暮想了22年直到臨終之時也沒能聽見兒子叫一聲“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