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來鑒寶,上臺時戴著一副白手套,手捧一個黑布包,表情莊重嚴肅,到底是什么寶物呢?
據陳先生介紹,這塊翡翠項鏈是他自己買的原石開出來的。原石重48公斤,料子還算不小,但也是僅僅開出了這65顆珠子,非常不容易!
打開包,專家們被眼前的一條翡翠項鏈驚呆了! 項鏈由65顆翡翠珠子串成,飽滿漂亮,顏色翠綠,水頭十足,每一顆都達到了冰種,正陽綠均勻沒有瑕疵。最后,專家給出了估價在人民幣1000萬元!
在翡翠行業一向有“內行看種,外行看色” 的說法,而這串珠鏈卻是種色俱佳。在很多人看來,翡翠珠鏈比不少,其實不然,像這種種水色俱佳的項鏈是非常稀少的。因為好料已經非常稀有,一塊上好的翡翠原石能取的珠子很少,雕刻師要考慮很多東西——顏色、水頭、裂紋、棉等等。
市場上,質量上乘的翡翠項鏈都是供不應求的,珠鏈有圓滿、完美之意。同時翡翠珠鏈精致美觀,不張揚,有一種發自內在的嫻靜、沉穩與高雅的氣場,使佩戴者更顯高貴與內斂之美。這也引來無數人發自內心的喜愛。
此外,翡翠珠鏈的制作過程也很復雜,工作量大,程序繁瑣,對于原石及工藝的要求很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翡翠珠鏈的制作過程——
選料
翡翠珠鏈要求原料種好、色好且勻、無瑕無裂,這對于自然天成的翡翠來說太不容易了。此外還要考慮原石的大小,一塊料子,如果只能車兩三個珠子,連最簡單的單圈手鏈都湊不起,更甭談什么項鏈了!
切割
料子選好了,接著就要把有裂有臟的地方切掉,畫出珠子直徑,切割,每一個圈圈就是一個珠子。
倒角
經過切割的方塊或者圓柱體磨去棱角,這就用倒角機,經過大規模的磨除,珠子的形狀基本就出來了。
打磨、打孔
在磨珠機的運作下,經過倒角后的翡翠小料會逐漸被磨成球形,接著進行打孔。質量好的珠子都是人工選好部位后再進行打孔,而普通的珠子則用超聲波來打孔。
拋光
最后對成品翡翠珠子進行拋光。一般直徑在20mm以上的珠子采用手工拋光,20mm以下的珠子采用震桶來拋光,再將其串聯成串,一串翡翠珠鏈就這樣制成了。
面對一塊原石,如果要車珠子,除了勇氣和膽識,還要有超高的經驗和技術,否則車不出好的珠子來,將會前功盡棄,損失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