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路芷
日本軍隊在二戰中非常威風,其武器裝備也經常被我軍繳獲,其中就有不少非常優秀的武器。今天就來說說很有名的擲彈筒。
擲彈筒有個別名,叫做超輕型迫擊炮,而其結構和使用方式以及用途都和迫擊炮比較接近。在二戰中,日軍主要使用兩種擲彈筒,分別是十年擲彈筒和八九式擲彈筒。十年擲彈筒口徑為50毫米,重量非常輕,只有2.6千克,非常方便士兵攜帶。由于體型小巧,其射程也非常近,有效射程只有175米,甚至不如步槍,但是這個距離剛好處在迫擊炮和手榴彈之間,可以攻擊較為密集的步兵或者打擊戰壕內的人員,非常有效。十年擲彈筒較近的射程和糟糕的精度使其評價不高,雖然一直服役至日本戰敗,但是日軍擲彈筒的真正主力是替代十年擲彈筒的八九式擲彈筒。
大圖模式 ▲大正十年擲彈筒
八九式擲彈筒外形非常簡單,重量非常輕,只有5千克,相當于一把步槍。全長413毫米,炮身長260毫米,炮重有所增加,為2.7千克。八九式的射程有了明顯提升,有效射程為500米,最大射程增到了700米,完完全全就是迫擊炮,可以在敵人輕武器的射程外開火。
大圖模式 ▲八九式擲彈筒的整體結構和大正十年式相似
大圖模式 ▲美軍士兵試用繳獲的擲彈筒
大圖模式 ▲擲彈筒的正確射擊姿態
八九式擲彈筒使用非常方便,優點多多。首先,八九式雖然比十年擲彈筒稍重,但是重量依舊比步槍輕,更是只有機槍的幾分之一。較輕的重量可以方便單兵攜帶,即便攜帶數發彈藥,總體的重量依舊低于輕機槍,比需要多人操作的重機槍輕得多。攜帶擲彈筒的士兵往往可以迅速對遠處的目標開火,還可以伴隨步兵進攻甚至沖鋒,這可是一般迫擊炮根本無法做到的。
大圖模式 第二,口徑為50毫米的擲彈筒在威力上不遜色于輕型迫擊炮。擲彈筒可以像迫擊炮一樣曲射,打擊隱蔽的敵人。其使用的殺傷彈藥殺傷半徑約為8米左右,不但能殺傷有生目標,還能摧毀諸如機槍和炮兵陣地一類目標。日軍不簡簡單單將擲彈筒當做輕型迫擊炮,還發射不少化學武器,威力大為增加。
最后,擲彈筒的價格非常便宜,只有步槍的四分之一,因而得以大量生產裝備。
大圖模式 日軍一般以兩人為一個小組,一名士兵攜帶8發彈藥和擲彈筒,另一名則攜帶8枚彈藥和一把步槍,用來保護射手。在戰爭中,擲彈筒在打擊固定工事是非常有效,只要看見哪里有火光哪里有聲音,判斷好距離就可以連禍端,讓中國軍民吃盡了苦頭。在和美軍作戰中,日軍的火炮往往在短時間就被飛機打掉,畢竟美國的打法是日本難以面對的。在這種情況下,日軍使用移動靈活的擲彈筒來對付美國人,美國不得不用更多的資源來攻打日軍。其實這也是美國后來不愿和日本進行陸上決戰的一大原因,一旦在日本本土也面對此類武器,美軍的傷亡就會大大增加,還不如一勞永逸的使用原子彈徹底擊垮日本。
大圖模式 由于擲彈筒優點非常多,中國也大量仿制生產,國民政府早在1934年就開始仿制十年擲彈筒,雖然不如后來的八九式擲彈筒,但是也讓軍隊的進攻火力得到明顯提升。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戰斗中吃盡了虧,自然也意識到擲彈筒的優勢,便決定仿制自己的擲彈筒,通過扒鐵軌等方式獲得鋼材,然后制造相當多的擲彈筒,和日本軍隊對抗。到了抗日戰爭后期,八路軍的主力部隊甚至可以做到一個班一門擲彈筒,已經非常出色了。
大圖模式 ▲使用擲彈筒訓練的八路軍
建國后,這種簡易的武器慢慢被淘汰,但是其靈魂依舊留在解放軍里。真正強大的軍隊有一層疊一層的火力,迫擊炮也越來越輕越來越便宜,榴彈發射器的崛起徹底將擲彈筒趕出了軍隊,但是擲彈筒這種以大博小的武器依舊有其獨特的魅力。我軍的89式榴彈彈射器可以看做是新時代的擲彈筒,很巧的是名字也叫89。89式榴彈彈射器有標尺,可以進行較為準確地設計,主要裝備給駐港部隊。擲彈筒作為特殊時期誕生的優秀武器,依舊給現代軍隊帶來不少啟示,有時候好用要比先進更加重要。
大圖模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