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王勃滕王閣序,有這幾個關于詩文的知識點,很多人不清楚

前言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關于駢文與格律詩的問題:《滕王閣序》是否屬于排律詩?你如何理解序文和律詩?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滕王閣序》,此文又名《秋日燕滕王閣詩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這是一篇很講究對仗但是不要求押韻的駢文。不押韻當然不是詩了,更不是排律。

套用吐槽大會中池子常說的一個詞, 這篇文章有什么“知識點:呢?

老街簡單說幾個方面。

一、《滕王閣序》中的對偶句

首先,王勃的這一篇《滕王閣序》是駢文,又稱為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

駢:兩馬并駕的意思。可知駢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對偶,不過這種文章中的對偶句和格律詩不同,更像詞中的對仗。

老街粗略統計了一下,滕王閣序中的對偶大概有7大類:

1、三字句對偶

披繡闥(tà),俯雕甍(méng )。平仄仄,仄平平。  

四美具,二難并。仄仄仄,仄平平。

格律詩有五言和七言,沒有三言的格律詩。但是這種對仗在詞譜中卻常見,例如:

低綺戶,照無眠,平仄仄 仄平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四字句對偶

這篇文章中的四言句太多了,駢文中的四六句是主要的句式。

上聯:中平中仄,下聯:中仄中平,這種平仄的有: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反過來,上聯平收,下聯仄收: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同樣,在詞中也非常多見:

落帽山前,呼鷹臺下。《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3、六字句對偶:

上聯平收,下聯仄收: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上聯仄收,下聯平收: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六言詩也有不少,如王維的《田園樂》是兩組對仗句:

桃紅復含宿雨,柳線更帶朝煙。花落家僮未掃,鳥啼山客猶眠。

在詞牌中,六字句也很常見,如辛棄疾的《西江月 漁父詞》: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

但是,大家能看出滕王閣序中的六字句與詩詞中的六字句的區別嗎?

4、七字句對偶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七言句在格律詩中常用,不過和這種駢文的句法結構不同,例如: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上面說的六字句對仗,也是這種區別。

5、八字句對偶:

有上聯仄收,下聯平收的,如: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有上聯平收,下聯仄收的,如: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在辛棄疾的《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中有:

云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

這種八字句的對仗,是扇面對的一種。后面提到的兩種也是扇面對。

6、十字句對偶

這種十字句,有前四后六的組合: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也有前六后四的組合:

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四六句的搭配,詞牌中也有,如蔣捷《高陽臺·送翠英》

閑里清明,匆匆粉澀紅羞。

六四句的搭配,王安石《桂枝香》: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不過,這種句式,似乎沒有對仗的詞牌。

7、十一字句對偶

前四后七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前七后四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

《減字木蘭花》有這種四七搭配的句式,不過很少對仗 ,向子諲這種對仗的形式并不多見:

翠鬟雙小。綠綺朱弦心未了。畫戟森間。玉子紋楸手共談。(宋·向子諲《減字木蘭花》) 

《畫堂春》中,有七四搭配的句式:

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秦觀《畫堂春》)

整首《滕王閣序》讀下來,幾乎通篇都是兩兩對偶的句式。這種對偶的賦,就是駢文。

但是,這還不是最難的駢文,因為,這種駢文并沒有要求押韻。有點像長聯與詞的區別。

對聯有上百字的,但是不要求押韻,而詞要求符合格律,要求押韻,相對來說就比同樣篇幅的對聯和古體詩要難得多。

二、駢文與律賦

上面說過,《滕王閣序》其實不是最拘束的駢文,因為對于押韻沒有要求。想一想,《滕王閣序》每一幅對聯的最后一個字,都要求押韻,是不是難上加難呢?

但是真得有要求押韻的駢文,這種駢文有點像長長的排律,又要求對仗,還要求押韻。

這種駢文就是律賦。

唐朝科舉開始考詩賦,詩大多為五言排律,賦就是律賦,這兩種文體都對于平仄、押韻有嚴格的要求。

我們看看律賦是個什么樣子?

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那一屆科舉考試中,賦試題目叫《旗賦》,規定以 "風日云野,軍國清肅"八字為韻。

也就是八段文字,每一段分別用風韻、日韻、云韻等八個字所屬的韻部押韻。

我們看第一段,押韻風字所屬的【東韻】:

遐國華之容衛,諒茲旗之多【工】;文成日朋,影滅霜【空】。

乍逶迤而掛霧,忽搖曳以張【風】;排回驚鳥,飛失斷【鴻】。

至若混羽旗以橫野,則睹之者目駭;雜金鼓而特設,則見之者氣【雄】。

...........

這一段都押和”風“一個韻部的字,這個韻部是【東韻】

第二段,押日字所屬的【入聲質韻】:

爾其誓將臨邊,興師授【律】;擁豹騎而長往,指龍山而沖【出】。

月陣聯云,星旄斗【日】;回五翎以革面,挫三庭而屈【膝】。

匪旗之佐彼軍容,則何以沙場清【謐】?

...........

這個韻部押和”日“一個韻部的字,屬于入聲【質韻】

在王勃(約650年-約676年)漸漸成名的時候,正是唐高宗執政時期,一般認為,唐朝的科舉開始考詩賦,就是從唐高宗執政的時期開始的。

可見,律賦比不押韻只對仗的駢文難多了,就是因為拘束太多,所以律賦極難寫出千古流傳的佳作來。

同樣,因為束縛太多,排律的佳作也遠遠少于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

三、排律的束縛

在唐朝,律詩包括八句的五律七律,也包括八句以上的律詩。排律的稱呼出自元朝,在明朝時,這個名稱被廣泛使用。

排律,就是指八句以上的律詩,要求首聯和尾聯以外,中間聯必須對仗。

科舉中的進士科常常會考詩賦。賦,剛才經說過;詩,大多為五言排律,以六韻(12句)居多。

例如錢起著名的試帖詩《省試湘靈鼓瑟》,就是五言六韻十二句的標準排律: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對仗】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對仗】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對仗】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對仗】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這首詩是錢起在唐玄宗天寶十載的試帖詩 。

也有不少五言八韻十六句的排律,另外還有少數的入聲韻、去聲韻的試帖詩。就不一一舉例了。

四、滕王閣詩是什么詩?

八句的七言詩,不一定是七律,這首《滕王閣》是換韻的七言古體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換平韻),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前四句押仄韻,后四句改為押平韻。格律詩不可以換韻、不可押仄韻。

也有人喜歡把這首詩看作兩首七言的絕句,是一首還是兩首,主要看意脈是否中斷。您覺得這是一首詩還是兩首詩呢?

結束語

《滕王閣序》又名《秋日燕滕王閣詩序》,前面洋洋灑灑的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結尾詩的詩序。

作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格律詩的定型中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格律詩,不過那個時期七言詩還沒有進入主流,所以他的詩大部分是五言詩。

例如他的這首五言排律,《出境游山二首 其一》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

驅羊先動石,走兔欲投巾。【對仗】

洞晚秋泉冷,巖朝古樹新。【對仗】

峰斜連鳥翅,磴疊上魚鱗。【對仗】

化鶴千齡早,元龜六代春。【對仗】

浮云今可駕,滄海自成塵。

這也是標準的五言排律, 通篇押[真]韻,對仗、粘連、平仄沒有一處瑕疵。

唐朝人雖然寫了很多古體詩、拗體的律詩,但是這種五言排律是必須掌握的詩體,想一想今天的學生最重視學什么課程呢?當然是高考要考的內容。

@老街味道

 此日六軍同駐馬 當時七夕笑牽牛 李商隱如何使用逆挽與借對

古詩詞都有幾種詩體 幾首原創詩詞為范例 讓您10分鐘搞清楚

宋詞名家這首題壁詞 寫得太好被廣為傳抄 為何卻被驛卒涂掉呢?

歌詞如何寫得有古詩詞的韻味?看看這5首老歌就明白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辭賦寫作第五講
對偶·對仗·對聯
古詩文文體知識
(1)辭賦與駢文之同異
對仗最基礎的問題,到底是什么東西在對,是否需要字字對仗?
絕句 律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陆河县| 盐城市| 克什克腾旗| 大竹县| 黑龙江省| 若羌县| 灯塔市| 双鸭山市| 五常市| 东方市| 马山县| 井冈山市| 托克托县| 湛江市| 金秀| 金山区| 宜宾市| 阿拉尔市| 宁乡县| 沁水县| 仁化县| 宣威市| 拉孜县| 新宾| 井陉县| 黑河市| 崇仁县| 若尔盖县| 深水埗区| 海兴县| 涞水县| 无极县| 青海省| 波密县| 神木县| 比如县| 会东县| 施甸县| 平远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