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文采,講究的是詩詞文章。
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xué),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
既然三個人都是宋朝人,拋開詩與文不談,從詞的方面來看,我更欣賞的人是辛棄疾。
三個人中,岳飛傳世的詩詞作品最少。其兩首《滿江紅》和一首《小重山》堪稱佳作。
不過這首《滿江紅·怒發(fā)沖冠》總有后人提出疑問,懷疑是明朝人的作品。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江紅》
岳飛最好的作品就是這首滿江紅。另外,他還有一首《小重山》,更能體現(xiàn)出宋詞豪放中的婉約之美。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岳飛英年早逝,一生戎馬倥傯的他沒有時間留下更多作品。
南宋詩人當以陸游為第一。陸游曾經(jīng)在42歲時,燒掉了很多自己的詩作,他傳世的作品,大部分是42歲以后創(chuàng)作的。
而且陸游在一段時間內(nèi)以填詞為恥,估計他的詞被其燒掉的更多。陸游在淳熙年間的《長短句序》中寫到:
予少時汨于世俗,頗有所為,晚而悔之。然漁歌菱唱,猶不能止,今絕筆已數(shù)年,念舊作終不可掩,因書其首以識吾過。淳熙己酉炊熟日(1189年 , 淳熙十六年 寒食前一日 ),放翁自序。
例如這首《月照梨花》就頗有宮體詩與花間詞的風(fēng)格:
霽景風(fēng)軟,煙江春漲。小閣無人,繡簾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約樗蒲。修蛾忘了當時樣。細思一餉,感事添惆悵。胸酥臂玉消減,擬覓雙魚,倩傳書。
這種“胸酥臂玉”一類的作品,估計就是陸游”晚而悔之“的作品 。
陸游婉約詞也不亞于秦觀和柳永。例如這首《臨江仙》: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只道真情易寫,奈何怨句難工。水流云散各西東。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fēng)。”
我們最熟悉的陸游婉約詞作,還有寫他和前妻唐琬的《釵頭鳳》,詠物的佳作有《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詩詞作品中,有不少充滿愛國精神的豪放詞,例如這首《 訴衷情 》,才是陸游的心聲: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宋人其實還是以詩為主,以填詞為輔。不過辛棄疾和柳永一樣更喜歡填詞,二人恰好一個婉約一個豪放。
填詞能夠獨成一派,自然能說明一個人的文壇地位。
辛派詞人,在豪放風(fēng)格中加入了愛國之志。其實從南宋初期,岳飛、李綱、趙鼎、張元干等人的作品,就有了這些特點。
到了辛棄疾時代,更是在南宋主戰(zhàn)派詞人中,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陸游、陳亮、吳潛、方岳、劉過、劉克莊、陳人杰、劉辰翁等人,都在官場受到主和派的打壓,因此只好在詩詞中表達這種報國不成的理想。
辛棄疾和大多數(shù)詞人一樣,并非只有豪放詞,也有很多婉約言情的作品,即使在其豪放詞中,也百轉(zhuǎn)千回,深得宋詞杳渺宜修的特點。
例如這首《漢宮春·立春日》,不遜于柳七的佳品: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fēng)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fēng)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況周頤在《蕙風(fēng)詞話》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吾聽風(fēng)雨,吾覽江山,常覺風(fēng)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即詞心也。而能以吾言寫吾心,即吾詞也。此萬不得已者,由吾心醞釀而出,即吾詞之真也,非可彊為,亦無庸彊求。
這種懷才不遇,報國無門,隨波沉浮的失落,讀者可以常常在辛棄疾的詞中感受到,例如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雖然廉頗能飯,但是終究被人棄用,辛棄疾也是如此。老年的辛棄疾被再次啟用后,出鎮(zhèn)長江要塞京口,可惜不久被調(diào)往了后方。終老也沒有實現(xiàn)收復(fù)中原的理想。
岳飛雖有佳作傳世,畢竟詩詞寫得極少。
陸游詞寫得不錯,甚至后人評價“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但他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作詩上。
辛棄疾大力寫詞,名篇迭出,在宋朝這個時代,讀者自然更注意宋詞而不是宋詩,所以在陸游辛棄疾兩個人中,老街還是更欣賞辛棄疾多一些。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71|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濕身受寒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