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五臟之首,可一旦肝病發作,卻少有強烈反應,從而忽視病情。這就要求人們養成愛護肝臟的習慣,以防肝臟病變,危害健康。
上周一夜,急救室里來了一位肝硬化患者,為一個25歲青年男子,進醫院時幾乎暈倒。
見他鞏膜黃染,蜘蛛痣顯現,初步判定肝硬化,經肝CT檢查發現,肝內有大量腹水,需立即手術。
經肝科主任奮力搶救,男子肝內腹水已抽去,腹部不再疼痛,暫時保住了性命。
據了解,病人姓李,是個快遞員,家里比較窮,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熬夜跑單是常有的事。
事發當日,小李正打算送完這一單就回家,可誰知半路,一陣暈眩,且分不清方向,伴隨腹痛,倒在路邊,幸虧被路人送往醫院。
醫生提示:3種習慣可加速肝臟病變,及時改正
1、過度疲勞
肝臟是人體最易受傷的器官,諸多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周遭不良環境都可對肝臟帶來傷害,其中過度勞累是導致肝病的原因,也是誘發肝病的成因。
肝病俗稱“三分治七分養”,盡量減少對肝臟的刺激,在生活中要注意不能疲于奔命,生活節奏盡量放緩,經常熬夜、加班、出差等,都會影響肝臟病人的健康。
2、長期酗酒
長期酗酒首先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90%的酒精是通過肝臟來代謝的。其次,長期喝酒會引起酒精肝,肝臟達到承受能力極限后,肝細胞會被酒精吞噬,最終引發肝硬化,并增大身患肝癌幾率。
此外,一些人缺乏分解酒精的酶物質,會加重酒精中毒,引發肝癌風險增加。
3、常吃高油高脂食物
炸雞、薯條、漢堡等食物吃起來又香又脆,老人小孩都喜歡,可是這種食物最好少吃為宜,因此這種食物高油高脂,對肝臟健康極為不利。
常吃這種食物,會使得體內脂肪增加,導致肥胖,從而引發脂肪肝,肝臟負擔加重,肝血輸送不暢,影響肝臟免疫力等功能。
肝臟病變,身體會發出3種警告
1、肩膀酸痛
肝臟發生炎癥后,會傷害到右側肩膀的膈肌,使神經受損,出現酸痛,這種情況通常會讓人以為是肩周炎而忽視,這種疼痛多是放射性疼、或鈍痛、陣痛。
2、經常打哈欠
肝組織被侵蝕后,膽堿酯酶就會缺乏,它是連接運動中樞神經與肌肉組織的物質,它的缺乏可引起人們在生活中精神萎靡、有氣無力、經常打哈欠的狀態。
3、小腿抽筋
肝臟有問題時,人的上腹、后腰、肩膀以及手臂都會感到酸痛,更有甚者,右手還會抬不起來,最明顯的就是,睡覺時小腿經常抽筋,影響睡眠。
想要肝臟健康,堅持做3件事
1、肝臟“清道夫”已發現,不是芹菜,沒事敞開吃,肝臟嫩如嬰兒
養護肝臟,除了注意不良習慣和飲食以外,還可以補充一些麥桑曲素,養肝護肝效果會更好。
它的營養價值頗高,針對肝病患者的情況,加入了決明子、葛根、牛根、枸杞等中草藥,可以輔助肝臟復原,降低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發病率。
決明子:調和肝氣,加強肝臟代償作用,預防脂肪、毒素在體內沉積;
牛蒡根:消除自由基,緩解肝臟損傷所帶來的病痛,幫助肝臟抵抗有害物質;
硒麥芽:內含大量的“護肝因子”硒元素,它不但抗癌防癌,還可修復受損肝組織,提高人體免疫力,對緩解肝臟疾病有重要作用。
建議:肝臟功能不好的人,飯后咀嚼幾片幫助肝病復,使肝臟恢復柔軟。
2、常喝溫水
人體70%的成分是由水構成的,因而每天多喝水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每天喝水,尤其是溫水,能夠一定程度稀釋血液,加快肝臟代謝與排毒效率,甚至有燃燒體內脂肪,提高肝臟免疫力的作用。
推薦每天喝八杯水,有利于肝臟健康。
3、健康飲食
飲食方面,也要盡量以清淡口味為主,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
粗細搭配,能夠平衡膳食,補充人體所需纖維素和礦物質,為肝臟減負,助肝變得強壯。
【參考文獻】:
【1】2018-李萌-當代醫學 中醫藥治療原發性肝癌110臨床報告
【2】2019-趙陽-肝膽病雜志 扶正軟堅法治療慢性肝病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