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指南解讀|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J] .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20,24 (04): 348-350. DOI: 10.3760/cma.j.cn.113859-20200608-00132

通信作者:

姚焰,Email:ianyao@263.net.cn;

曹克將,Email:kjcao@njmu.edu.cn;

黃德嘉,Email:huangdjmd@163.com;

張澍,Email:zsfuwai@vip.163.com;

黃從新,Email:huangcongxin@vip.163.com

摘要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近期對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進行了更新,發布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本文對專家共識中的部分內容進行解讀,有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共識并指導臨床實踐。
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譜廣且臨床表現多樣,準確評估并制訂個體化的治療策略十分重要。隨著循證醫學證據尤其是基于國人的研究成果的涌現,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及時更新了專家共識[1-4]。本文將對共識中的核心內容進行解讀。
1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具有極強的時效性,既要關注病因、誘因,又要關注心電信息和血流動力學狀態,是臨床實踐中常見的難題。因此,本共識新增了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章節,其概述了急診處理總體原則及各種室性心律失常的處理流程,可操作性強,對臨床實踐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總體原則:①穩定血流動力學為第一原則;②重視基礎心臟病和誘因;③正確處理效益、風險和治療之間的矛盾;④根據心律失常的發作特點,防治兼顧;⑤盡量避免聯合或序貫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靜脈抗心律失常藥物,減少藥物致心律失常作用,一般僅在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顫動(室顫)風暴狀態時才可考慮。
處理流程:心律失常的緊急處理與常規處理有所區別。本共識按照新的理念和臨床實踐的真實情況,針對室性心律失常給出步驟清晰的診治建議。簡言之,單形性室速應強調鑒別有無合并結構性心臟病;多形性室速則需根據QT間期分類,不同類型的室速其治療策略有所不同。
2
室性早搏
本共識將室性早搏(室早)的危險分層指標更加細化,導管消融的地位大幅上升,其推薦級別進一步提高,如癥狀性頻發的特發性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早可不經過藥物治療而直接導管消融、主動脈竇等部位起源的特發性室早導管消融升級Ⅰ為類推薦等。由于近年來公布的參松養心等中藥有效治療室早的循證醫學結果,使中藥治療室早的價值得到進一步認可(Ⅱa/A類推薦)。考慮我國國情,對部分中藥的療效予以適當肯定,體現了中國特色。
3
持續性單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診斷方面,新增對于疑似癥狀與室速發作有關的患者(如暈厥),若其他檢查無法提供更多信息,可考慮植入記錄裝置協助診斷(Ⅱa/B類推薦)。

治療方面,在新增加的持續性單形性室速急診處理章節中,如果常用藥物如胺碘酮和索他洛爾等治療無效,建議可應用尼非卡蘭(Ⅱb/C類推薦)。

4
持續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

與2016版共識相比,新版共識關于持續性多形性室速/室顫的治療策略中,首次提出將自主神經系統調節作為防治心律失常一種潛在的新的治療手段(Ⅱb/C類推薦)。交感神經激活是持續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顫的重要誘發因素,與心臟性猝死密切相關。

近年來國內外進行的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探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包括降低心臟交感神經輸出如心臟交感神經切除、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Marshall韌帶消融和提高心臟副交感神經輸出如迷走神經刺激、脊髓刺激和頸動脈竇刺激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無創耳緣迷走神經刺激和光遺傳學技術調控自主神經近年來也受到了較多的關注。盡管尚需更多的臨床證據明確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的作用,但利用自主神經系統調節防治心律失常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5
缺血性心臟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在繼承原有專家共識框架的基礎上,結合缺血性心臟病(2016版稱為冠心病)領域的研究進展,新共識提供了多個操作性較強的流程圖。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出院前均應評估左心室功能,并在心梗后至少40 d或血運重建后至少90 d需重新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預防性植入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如合并一些特殊情況可考慮早期(<40 d)植入ICD,包括不完全血運重建、室性心律失常或多形性室速與室顫出現在心肌缺血發作48 h后、先前已存在左心室功能損害等。

導管消融是缺血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療措施,完全血運重建和最佳藥物治療后仍頻繁發作室性心律失常為消融適應證,但導管消融應由經驗豐富的術者實施。多數患者可經心內膜消融成功,部分患者則需經心外膜途徑消融但需嚴格掌握適應證。外科手術治療對室壁瘤相關性心律失常有效。

6
心肌疾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新共識最顯著的新增內容為心臟磁共振釓延遲增強顯像用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診斷和猝死風險的評估,以及遺傳家系調查和遺傳基因檢測應用的正式推薦。

7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心衰)與室性心律失常往往合并存在,一方面是因為二者有共同的基礎疾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二者之間存在有互為因果的病理生理學機制。新共識歸納了心衰領域的一些研究新進展,對治療策略進行了梳理。導管消融是治療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室速電風暴、無休止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已被列為Ⅰ類推薦,但植入ICD仍是預防心臟性猝死的最可靠手段。藥物治療是延緩心衰進展的基礎,有適應證者可考慮植入心臟再同步治療起搏器(CRT-P)/心臟再同步治療除顫器(CRT-D)。

8
遺傳性心律失常綜合征
遺傳性心律失常綜合征是青壯年或兒童發生心臟性猝死的常見病因。以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暈厥為主要臨床表現而心臟結構正常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常伴家族遺傳性。隨著基因篩查的臨床推廣應用,普及與提高遺傳性心律失常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危險分層、治療方法及基因篩查專家推薦原則等專業知識非常必要。新共識根據國際相關指南建議,結合我國專家發表的臨床診治經驗和研究成果,對常見的5種遺傳性心律失常綜合征進行了重點闡述。
9
先天性心臟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心內電生理檢查對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險分層和預后評估的價值受到更多重視,對于合并高危因素如暈厥、非持續性室速等患者,推薦進行心內電生理檢查。治療通常需要考慮原發心臟病變是否矯正,是否合并心功能不良,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等幾個方面。

植入ICD能預防心臟性猝死,但解剖因素可能會增加植入的困難和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此外,術后不恰當放電的概率較高,可能與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較高有關。先心病持續性室速的機制主要是折返,也有部分與異常自律性有關,導管消融的難度較大,但近年來也取得了一些進展,總體成功率可達80%左右,導管消融不能完全替代ICD植入。藥物治療方面,需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心功能、心肌肥厚等情況,β受體阻滯劑和胺碘酮是相對合理的選擇。

10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新共識將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管理,并給予了詳細的治療推薦及診治流程圖。主要更新:①強調在整個孕期進行電復律都是安全的,且無論血流動力學是否穩定均可考慮電復律;②室速急性期轉復可應用β受體阻滯劑、索他洛爾或心室超速起搏;③導管消融的推薦級別由Ⅱb類推薦提高為Ⅱa/B類,推薦在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進行消融以減少射線損傷;④妊娠期間新出現ICD植入適應證,推薦超聲引導下植入ICD,建議孕8~9周后進行,必要時可考慮皮下ICD及可穿戴式ICD。
11
特發性室性心律失常
主要為導管消融特發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地位提升:有癥狀的特發性右心室流出道和主動脈竇室性心律失常導管消融為Ⅰ/B類推薦;導管消融有癥狀的特發性右心室和左心室非流出道(二尖瓣環、三尖瓣環、右心室調節束、乳頭肌等)室性心律失常為Ⅰ/B類推薦;新增兒童特發性左心室分支性室速治療內容,如患兒體重≥15 kg,抗心律失常藥物無效/不耐受或不愿服藥者,導管消融為Ⅰ/B類推薦;特發性室顫首選ICD植入,但對于室早反復發作觸發室顫者,如藥物無效,導管消融室早可以減少室顫發作(Ⅱa/B類推薦)。
12
運動員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運動員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臨床關注重點為運動相關性猝死。醫務工作者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心電圖和必要時其他補充檢查發現異常,并給予專業建議以避免運動員猝死為根本目的。共識引用了近年關于運動員心電圖正常、臨界和異常判定的國際標準,以及2015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的推薦,強調對運動員可能潛在的心臟性猝死危險因素進行篩查。

簡言之,新版共識對實踐中合并不同臨床狀態的室性心律失常的診療進行了高度概括,貼近臨床實踐,更有利于指導臨床工作。在共識的制訂過程中,編委會強調利用國人的研究成果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本共識的特色之一。值得強調的是,室性心律失常的處理應該遵循共識,但在臨床實踐中仍需充分體現個體化的原則,不能完全拘泥于共識。

執筆人(按姓氏漢語拼音排序):

洪葵(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胡宏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蔣晨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江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吳靈敏(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薛玉梅(廣東省人民醫院),楊龍(貴州省人民醫院),楊艷敏(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姚焰(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鳳祥(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美國心律學會發布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共識,阜外醫院華偉教授參與共識制定
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4持續性單形性室性心動過速)
【綜 述】室性心動過速的導管消融進展
多數室早沒有危險,精神緊張和勞累也可誘發!中國共識
專家視點|楊新春: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解讀
最新版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解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香港| 英山县| 五指山市| 庐江县| 绍兴县| 马龙县| 南昌县| 麟游县| 鄂托克前旗| 婺源县| 长宁县| 阜康市| 农安县| 开封县| 丰都县| 吴旗县| 新竹县| 阿拉善左旗| 宾川县| 吐鲁番市| 大丰市| 义马市| 城口县| 商水县| 成都市| 郯城县| 固始县| 淮南市| 巢湖市| 容城县| 西青区| 万荣县| 敖汉旗| 高陵县| 牟定县| 凤山县| 西平县| 信丰县| 黑山县| 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