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凈靜 來源 | 凈物(ID:cystyle001)
曾經聽過一個很有趣的理論,叫空杯心態。
有一個空杯,當你向空杯里倒進什么,這個杯子呈現給你的,就是什么。
我們的人生,其實就像這只空杯。懷著什么心態對待生活,生活就會變成什么樣。
想要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就得先把自己變成一只“空杯子”。
卸掉不必要的東西,定時清空自己,才能接納新的東西,讓生活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
就像《斷舍離》一書里所寫的:“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
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松;
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
01
學會斷舍離,才能回歸簡單
人越年長,越喜歡背負著重重的“無用包袱”,但即使沉重,人們還是不愿意扔掉它。
殊不知,不舍得丟掉無用的東西,只會讓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麻煩和煩惱。
有一戶人家的兒子,生意不是很順利,于是他每天都在發愁。
有天,父親看到他雙手各拿著一個花瓶又在發愁,便對他說:“放下。”
兒子一聽,把左手拿著的花瓶放在桌上。
然而,父親還是說:“放下。”
兒子只好又把右手的花瓶也放在桌面上。
但是,父親還是對他繼續說:“放下。”
兒子問:“能放下的都放下了,我現在兩手空空,你還想讓我放下什么呢?”
父親回答:“花瓶是否放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讓你放下煩亂的心。”
是啊,人千萬不要把任何東西看得太重。
放下該放下的,清除該清除的,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輕”一些。
有一首詩是這么寫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學會斷舍離,讓一切回歸簡單,心才會變得簡單。
永遠記住,你簡單了,生活才會簡單。
02
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
我身邊有位朋友,很喜歡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柜。
每一次,她都會把衣服全部擺出來,再整理出不經常穿的衣服,捐到有需要的機構。
而捐出去的衣服,有些僅僅穿了幾次,還是嶄新的樣子。
我問她:“這么多好看的衣服,都捐出去不可惜嗎?即使現在不常穿,但放在衣柜里備著也可以呀。”
朋友淡淡地回答:
“衣服多了,只會把衣柜占得太滿,找起衣服來也十分困難。
與其讓這些衣服占滿衣柜的空間,不如把不必要的衣服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如此一來,衣柜變大了,找衣服簡單了,還能幫助到別人。”
很喜歡詩人泰戈爾說過的一句話: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人這輩子,是選擇的一生,也是放棄的一生。
或許想要的東西有很多,但有些東西能夠得到,有些東西必須舍棄。
如果想要得到的東西太多,而不舍得割舍,那么心就會越來越累,生活就會越來越凌亂。
人生路上,唯有定時清理自己的行囊,看看什么該扔,什么該留,什么該添,才能規劃好自己的生活。
曾國藩說過:“既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
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莫過于學會斷舍離。
03
真正的聰明人,一生都在斷舍離
佛經有云:“凡所執念,皆成束縛。”
的確,欲望太多,執念太深,就會成為負累,束縛著你前行。
許多人之所以痛苦,不過就是想要擁有和不愿放棄的東西太多。
而真正的聰明人,往往一生都在斷舍離。
有一位成功人士,自從出名后,生活總是忙得不可開交,人也因此越來越累。
于是,他跑去問一名資深教授,看看能否找到方法解決現在的問題。
教授問他:“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
那人如實回答:
“我一天到晚都在忙著參加各種社交活動,有時候是飯局,有時候是演講。
不僅要花時間接待與我合作的人,還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唉,真的是分身無術呀!”
教授聽后,帶他來到衣帽間,說道:“你將這些衣服都穿到身上后,就能從中找到解決方法。”
那人毫不猶豫地說:
“我穿著身上的衣服就夠了,多穿也無益。更何況,這些衣服全都穿在身上,走起路來,不會顯得很笨重嗎?”
教授說:
“這些衣服,就像你身上的包袱,穿得越多,你就越被壓得喘不過氣。
要知道,你的身份不是一個演說家,也不是一個交際家,又何須讓自己飾演這么多角色,讓自己受苦受累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那人恍然大悟:
“是啊,懂得舍棄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回歸初衷,讓自己活得舒服。”
生命的旅途,好比一條小船。
若承載太多,就會導致船只無法承受過大的重量而受損,從而影響航行。
想要揚帆起航,那就必須學會定期卸下一定的重量,如此才能輕載前行。
作者:凈靜,一個走南闖北,創業路上狂奔的90后,百萬讀者心中的暖心御姐。五官看似柔情似水,內心卻是王者。來源:凈物(ID:cystyle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