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e汽車】以500萬為始,比亞迪為「中國汽車」而戰

2023年8月9日,是可以載入中國汽車發展史冊的一天。
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騰勢N7的下線,不僅是比亞迪的大事件,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比亞迪,這位新晉的「中國汽車品牌一哥」,用19年的時間曲線救國,又用1年的時間徹底擺脫燃油車的桎梏,完成了成立初期便立下的宏愿: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領導者」。
將近20年的時間投入,讓它成為當今世界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最大的車企,也讓它成為第一個把中國車企帶到年產銷200萬輛、世界排名前十級別的中國汽車品牌。
但這樣的成績并沒有讓比亞迪驕傲,反而是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喊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口號,呼吁中國汽車品牌一起奮進、共同向上。
這是大胸懷、大氣魄。



“迎著質疑和嘲笑,我們沒有放棄,堅定地走這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中國人在很多行業都驚艷了世界。”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造車20年,比亞迪一直在做證明題,證明“比亞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國汽車可以”。

而現在,伴隨著中國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汽車們也不僅證明了“我們可以”,更是在距離世界級汽車品牌的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近。

1
比亞迪與特斯拉,時代的兩顆明珠
從第一輛新能源汽車誕生,到第500萬輛下線,比亞迪共計花費了16年時間。其中,第一個100萬輛就占據了13年,正是因為有這100萬的積累,比亞迪的速度越來越快,從200萬輛到300萬輛用時半年,從300萬輛到500萬輛僅用時9個月。
截至目前,這樣的成績在汽車圈屬于獨一份。



但是,回看比亞迪的發展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為了這一刻,為了這幾年,比亞迪準備了20年”。
起點在2003年。
那一年,汽車圈進來了兩個“外行人”。一個是王傳福,一個是馬斯克。命運的齒輪從此刻開始運轉。
造電池出身的王傳福,想要造車,還要造新能源車,于是擼起袖子開始自己干;搞投資的馬斯克,想要造車,也想造新能源車,于是接洽了一家硅谷的初創公司“特斯拉”。
此時,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尚未成型,中國新能源汽車形態基本為0。
2008年,王傳福的第一款新能源車F3DM下線了,受多方因素制約,這只是一臺插混車型。但是,它依然吸引來了“股神”巴菲特,以每股不到1美元的價格,買入比亞迪2.3億股;而這時候的馬斯克才剛剛解雇原來的CEO,自己接手特斯拉。
彼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尚處于萌芽階段,補貼政策才開始面向私人市場傾斜。
接下來的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野蠻生長周期,2015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百萬臺,一直到2019年,受整體市場沖擊,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下滑的趨勢,市場陷入短暫的低谷期。
與時代共發展,這一年,比亞迪的年銷量下滑到46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為23萬輛,這也是王傳福在發布會現場提起來一度哽咽的“至暗時刻”,即便如此,巴菲特沒走。
特斯拉的處境也沒好到哪里去,創業16年持續燒掉100多億美元,依然沒能扭轉虧損的頹勢,2019年一季度特斯拉再次虧損7億美元以后,公司現金流僅剩下22億美元,如果還不能實現盈利,這些錢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夠造完。
但是這一年,特斯拉在上海浦東以創世界紀錄的速度建造了一座超級工廠。從2019年1月7日奠基到10月23日落成投產,僅用了不到10個月的時間。
曾一度被稱為 “硅谷科技泡沫” 向汽車圈入侵的特斯拉,以鯰魚之姿落戶上海,與比亞迪乃至更多中國汽車品牌展開正面交鋒。
當年,特斯拉共計交付36.78萬輛電動車,首次超過比亞迪,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制造商。
此后,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的“銷冠之爭”愈發激烈,你追我趕,不遑多讓。
王傳福曾表示:“曾經,我們也怕等不到'春天’,但在困難的時刻,我都拍板堅持了下來”。
所幸,在面對挫折、質疑和看不起的時候,比亞迪無比堅定地邁向新能源發展方向,堅持研發「大投入」,不止步不言棄,終于迎來了“春天”。
反超出現在2022年。
比亞迪于3月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車,all in電動化,最終拿下了全年186萬輛的銷售戰績,問鼎國內乘用車排行榜第一名,且領跑國內新能源車市場。
這一年,比亞迪的研發費用達到186.5億元,研發投入超過200億元。也是這一年,巴菲特第一次減持的時候,比亞迪的股價已經飆升到了350元人民幣(約50美元/股),壕賺50倍!



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你追我趕的發展勢頭,濃縮的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縮影。當二者年銷量紛紛突破百萬臺大關時,也預示著世界汽車領域,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來臨: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洶涌浪潮,舊的時代正在終結,新的格局正在興起。

2
中國汽車要“在一起”?
這也是比亞迪呼吁中國汽車“在一起”的背景所在。
因為所有的中國品牌都心存宏愿:要代表中國汽車走出去,占領全球汽車市場更大的份額,成為一個世界級汽車品牌。
王傳福預測,2024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60%;2025年底,中國品牌市占率將從50%跨越式增長到70%,意味著本土市場還有20%也就是400萬的市場增量,都屬于中國汽車品牌。
這個目標不是一個品牌能完成的,需要所有中國汽車一起努力。
更重要的是,成為世界級品牌,僅僅發展中國本土市場還不夠,走出去是大勢所趨。而一旦跨入全球市場,所有的自主汽車品牌都將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中國汽車」,不管你是吉利還是比亞迪,就像我們稱呼合資品牌,先以德系或者日系定身份。
即便目前已經有多個中國汽車品牌實現了走出去,但是「中國汽車」依然處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階段。我們總是在論壇或者網站上看到,那些外國網友稱呼我們的品牌為“那個來自中國的汽車品牌”,能夠擁有具體姓名的品牌少之又少,所以,所有中國汽車品牌都有責任共同維護好中國汽車的招牌。
尤其是,今天的中國汽車行業正在面臨從大到強的歷史性考驗,全行業已經進入產業鏈調整、生態圈重構的窗口期,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已經開始。眾多合資品牌也在紛紛依靠降價等手段圍剿中國汽車品牌,這個時候中國品牌們只有攜手一起走下去,才能有以后的「走出去」。
在這樣關鍵的歷史階段,比亞迪站出來呼吁「在一起」,突出中國汽車和中國品牌的凝聚力,弱化自己,不拉踩,不對比,是格局,更是擔當。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這不是純口號,不是道德綁架,是比亞迪對中國汽車品牌一起奮進向上的召喚,是真真切切的行動綱領!
這是一個樣板,告訴友商們,堅持正確的道路是有結果的,不要猶豫不決,奮進向上的道路上,中國汽車不孤單。

這是一個標桿,告訴中國的消費者,中國汽車能行,是值得被信任的,未來向上的道路上,依然需要你們的支持。

3
“在一起”的正確姿勢!
當比亞迪公開發布「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相關視頻以后,一汽紅旗、廣汽埃安以及旗下的昊鉑、長安的深藍汽車和阿維塔、東風的嵐圖汽車、奇瑞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多家車企,紛紛響應和祝福,就連美團CEO王興也對此事表示盛贊。



不得不說,從業這么多年,我也是第一次看見這種盛況,并深受感動。
比亞迪借這次發布會之機實現了一次“破圈”壯舉,與萬千用戶分享500萬輛新能源銷售小目標達成的喜悅的同時,呼吁中國汽車在一起,這和以前很多品牌的發布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競爭激烈,很多品牌在做發布會時都在拉踩,都在突出自我,但比亞迪發布會風格倒轉,突出中國汽車和中國品牌,弱化自己,不拉踩,不對比,是一場有高度有格局的正能量發布會。
友商們的聯合支持,則更讓人動容。有網友說,這是第一次真正為中國汽車而自豪。如此高配合度的默契,呈現出中國汽車人渴望向上、共攀高峰的追求;而全網用戶的關注與支持言論,則讓我們對中國品牌的未來看到了更多希望。中國汽車能走到今天不容易,這離不開廣大用戶的支持與厚愛。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比亞迪的選擇是高尚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在一起”的正確姿勢。
《e汽車》認為,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第一,統一共識,為「中國汽車」向上而奮斗。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突破2000萬輛,這其中有近1/4的量是比亞迪貢獻的。
即便比亞迪在當前階段已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但是,放眼國際市場,年銷200萬輛的體量距離頭部汽車企業的年銷量數字仍有差距。中國品牌有宏偉目標,中國品牌市場份額70%,中國汽車品牌必將誕生世界級汽車品牌。這個目標不是一個品牌能完成的,需要中國汽車一起努力。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第二,重視產品、技術研發,一起挺過“低利潤率”甚至是“虧損”期。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表面上紅紅火火,但實際上,中國汽車占據的市場份額還遠遠不夠,即便是在中國本土市場,合資和外資還是攫取了絕大多數的利潤。
有實力能夠持續為電動化事業“輸血”的企業,還能勉強依靠 “較低的利潤率”挺一挺;鈔能力差一點的企業,大多處于嚴重“虧損”期,時不時地進ICU溜一圈,一不留神就搶救不回來了。
想要度過這樣的階段,回歸到正常盈利水準,需要中國汽車品牌們一起重視產品技術研發,必要的時候實現技術和資源的共享,提升企業經營效率。

第三,共同引導用戶正確認知,讓更多的用戶相信中國汽車、選擇中國汽車、愛上中國汽車,帶領用戶與中國汽車共成長,一起將中國汽車推向世界。

4
結語
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個達成5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的企業,這樣的結果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秂汽車》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掌舵人王傳福對能源抱有著工程師式的終極理想,他的決心與堅持是比亞迪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創業開始,他就堅信新能源將改變未來人類的出行和生活,這并不只局限于交通層面,就連比亞迪提出的品牌使命都是“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20年來比亞迪的發展布局一直是圍繞著新能源展開的,時至今日,已經在電子、汽車、軌道交通、光伏產業等領域,構建起一個新能源全產業鏈帝國。
即便在發展的過程中,比亞迪幾度陷入窘境,王傳福也不曾想要放棄。正是這份決心和毅力、以及對能源轉型的宗教般的堅持,讓比亞迪在面對新能源這場史無前例的產業變革時,成為唯一一個全面做好準備的中國企業。所以它能拿走這個市場最大的份額,將過去的對手遠遠甩在身后。
二是比亞迪的垂直整合生產方式,在行業變革之時優勢盡顯。
汽車產業發展百余年,供應商模式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在面對行業變革時,即便廠商已經有所意識,配套的供應商反應慢了,也會“拖后腿”,導致企業跟不上進度。
而比亞迪是全球范圍內垂直整合度最高的企業,甚至遠超特斯拉和豐田。這種生產方式前期投入是巨大的,基本上所有的核心配件都自己造,沒有長期投資的心態與堅持,一般企業不會下如此重注。
但是,比亞迪不一樣,正因為所有的核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面對變革的時候,才能輕裝上陣即刻轉身,讓比亞迪能夠快速提升產品性價比,做到「油電同價」,為用戶帶來更多的高性價比產品。
現在,站在500萬輛的新起點上,比亞迪正在謀求更大的發展。正如發布會開始時,比亞迪員工、車主共同演繹的《海闊天空》,追憶20年發展的不易,比亞迪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海闊天空。
“我相信,屬于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汽車必將誕生一批世界級的品牌,我們都有機會成為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王傳福說。而現在,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汽車品牌們,正在實現這一愿景的道路上,一路狂飆。


記者 | 樂魚     編輯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車
新鮮資訊,內幕深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3月新能源車企銷量盤點 自主品牌大獲全勝 特斯拉中國一枝獨秀
半年狂賣125萬輛,碾壓特斯拉,中國最強汽車排全球第4名
27年堅持,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中國品牌高光時刻
特斯拉來了個“回馬槍”,四天內兩次調價!國產車還頂得住嗎?
電動車:比亞迪VS特斯拉 誰更強?
中國汽車制造取得重大進展,徹底讓歐美日韓付出代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安康市| 枝江市| 诸城市| 十堰市| 金坛市| 新民市| 常宁市| 根河市| 商丘市| 阿瓦提县| 阳东县| 额尔古纳市| 全州县| 五寨县| 石林| 通榆县| 防城港市| 抚顺市| 鸡泽县| 资溪县| 永福县| 西平县| 扎囊县| 托里县| 三江| 凉城县| 武乡县| 固镇县| 阜宁县| 泗阳县| 鸡东县| 灯塔市| 龙江县| 永吉县| 扬州市| 股票| 灵寿县| 彩票| 东光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