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車】金融服務費再起波瀾:凱迪拉克4S店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被判決
層出不窮的“金融服務費”,無論是誰的錯,透支的都是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程度。
今年的汽車行業,“金融服務費”絕對是個熱搜詞。4月,西安利之星奔馳事件讓“金融服務費”這幾個字浮出水面,就好像捅破了消費者和4S店之間那層曖昧的窗戶紙,讓兩者的關系變得不那么和諧,甚至劍拔弩張。4月9日,因新購買的奔馳汽車發動機漏油,在多次與4S店協商未果后,奔馳女車主爬上引擎蓋哭訴維權,引發網友熱議。一同被網友熱議的還有女車主向銷售顧問繳納的15575元“金融服務費”,不僅沒有開具相關的票據,就連交款的方式,都是私下轉賬給銷售顧問,沒有走店里的正常繳款流程。在事發之后的62天,店里把這筆金融服務費退還給了女車主,同時,梅賽德斯-奔馳方面發出《服務公約》,禁止“捆綁銷售”行為,要求經銷商不得以提供金融服務為由收取費用;同時推出“新三包”政策,自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天內或行駛里程3000公里內,如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需要更換主要零部件,消費者可直接要求免費更換同款、同型號新車。奔馳明確要求經銷商不得以奔馳金融公司的名義或以為客戶提供奔馳金融公司的金融服務為由收取費用,明確“絕不捆綁銷售”等明令禁止的行為。事件之后,涉事4S店被罰100萬元,奔馳金融方面因“對外包活動管理存在嚴重不足”,被處以80萬元罰款。事情到此似乎就為止了,但這件事情最終也沒有來自法律層面給出的態度,而e汽車在走訪中發現,很多品牌也依然在以各種名義收取金融服務費。直到最近,一起關于金融服務費的案件,終于有了法院的判決。
據紅星新聞報道,上海律師竇俊偉,于2016年4月4日從上海永達申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購買了凱迪拉克ATS-L轎車一輛,購車價249900元,該車以按揭形式購買,總貸款金額149940元,貸款年限一年。期間,他與該公司簽訂了一份委托服務協議,該協議為表格式,勾選了保險和金融貸款兩項。竇俊偉表示,當時協議中寫明的貸款手續費是5000元。而在其他項目中,則手寫了交車服務費2500元。協議中備注由“上海永達申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全權代辦車輛保險事宜,保費則以保險公司保單及實際發票為準。購買這款凱迪拉克轎車,竇俊偉共向“上海永達申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支付了包括購車價、貸款手續費、交車服務費在內的全部款項合計257400元。7月底,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竇俊偉起訴上海永達申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違規收取購車貸款手續費、交車服務費的案件作出了一審判決,判決被告方退還購車貸款手續費、交車服務費合計人民幣7500元(已履行完畢),并依法承擔案件的訴訟費。關于4S店收取金融服務費,這是法律上給出的頗具風向標意義的一次判決,或是“西安奔馳女事件”后國內首個關于4S店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的判決,被行業內認為提供了指導意義。既然法律支持退回這些費用,那么,一個新的問題又來了:按照世界貿易組織附件的內容,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包括下列類型機構:保險及其相關服務,還包括所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保險除外)。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當中,所以這項規定當然也適用于國內。換句話說,4S店作為汽車銷售服務機構,從事的是銷售、零配件、售后服務以及信息反饋等內容的服務,并不具備金融服務的資質,也就是沒有資格和權利收取這部分費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12年出臺的《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第三條明文規定:“金融機構不得借發放貸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資之機要求客戶接受不合理的中間業務和其他金融服務,從而收取費用。”另外,在國家于2017年頒布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也就是說,符合國家規定的合法金融機構,也不允許向客戶收取沒有理由、不符合要求的金融服務費,而4S店這種沒有金融服務資質的機構,更加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向客戶收取這部分費用。既然4S店并不是金融服務機構,就證明他們沒有資格為客戶開具相關的正式發票,可能以收據的形式提供收款憑證,這就意味著,他們有偷稅漏稅的嫌疑。所以,當遇到4S店向你收取金融服務費,請堅決說不!既然不合理,為什么4S店依然要冒險收取這筆費用呢?這就要從4S店的盈利模式進行分析。 很多人都覺得4S店的主要盈利點是賣車,事實并非如此。在當今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各個品牌為了搶占客戶資源,已經將汽車售價壓縮到極致,有的品牌甚至是賠錢賣車,但依然要堅持賣車,為什么?因為完成銷售目標才能拿到廠家的返利。在車本身不能為店里帶來利潤的情況下,這些附加費用就成為了店里的主要盈利點。比如在店里上保險、上牌、做抵押,都成為店里的盈利手段,當然也包括金融貸款服務費。e汽車記者通過對于銷售終端的暗訪發現,汽車金融服務費已經占據售車利潤的8%左右,品牌不同,占比略有不同。以某美系合資品牌為例,廠家提供2年免息金融政策,但一般店里會收取一定金額的服務費,關于交多少錢,小型車在2500-3000元之間,而大型車或者價格稍貴的車在4000元左右。也有部分經銷商以貸款金額為單位,收取貸款金額的2%~4%作為手續費。值得注意的是,店里工作人員介紹,廠家對于店里的這種行為,基本是屬于默認的態度,但不會拿到臺面上說。事實上,并非只是在金融服務費方面,在金融產品方面,也存在著諸多陷阱,例如有的金融產品需要收取GPS費用,這部分費用,往往都以附加費的形式體現,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買了單。這種行為從短期上看,能使經銷商獲得可觀的利潤,但長期如此,透支的都是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任程度,隨著汽車市場的日漸規范,希望這種行為能夠被有效改善,當然,一味禁止并不是好的手段,如何能使汽車經銷商和消費者的權益和利益得到平衡,才是監管部門需要思考的問題。微信名:e汽車
新鮮資訊,內幕深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