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島國擔憂 馬爾代夫可能舉國搬遷
中廣網北京10月2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位于印度洋的馬爾代夫由大約1200個珊瑚島組成,其中80%是珊瑚礁島,地勢低平,全國平均海拔只有1米5。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警告說,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得不到遏制,全球海平面到2100年可能升高0.18米至0.59米,那時馬爾代夫將變得無法居住。實際上全球變暖的后果在馬爾代夫已經顯現出來,在全國大約200個居民島中,大約50個面臨著海水侵蝕問題,其中是6個島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因擔心海平面上升淹沒國土,馬爾代夫總統納希德曾經提出,想在澳大利亞、印度或斯里蘭卡購買一處新家園,安置30多萬居民,舉國搬遷是最后一條退路。
馬爾代夫是否會被海水淹沒在科學上還有爭議,還存在不確定性,另外也取決于人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應動,如果從現在開始真正采取切實的行動,可能會避免遭受到災難性的后果。
現在國際社會非常重視,各個國家政治家都高調呼吁應對氣候變化。但到采取具體措施的時候,因為涉及到各個國家的發展權益,所以各國面對具體的減排目標的時候存在不一致。從現在開始到2050年,全球應該減少溫室氣排放減少50%,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但從中期目標來看,歐盟已經率先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提出減排20%,如果其他發展中國家能夠作出努力的話,可以減排到30%。美國奧巴馬政府上臺之后也展現出對氣候變化展示一些積極的姿態,但是從目前眾議院所批準的他們的法案來看,他們所確定的目標跟國際社會的預期還相差很遠。現在的溫室氣候變化是發達國家在歷史上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的,發達國家應該率先減排,并且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的援助,加強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促進發展中國家也應對氣候變化。但是從目前來看,一是發達國家提出的目標還遠遠不夠,另外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援助也還相當不夠。
我們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也能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少開一天車,盡量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度夏天不要把空調開的太低,節約用水,節約利用一些材料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