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畢業班語文到底該如何復習呢?相信每個學校的教研組都有相應的教學計劃,占據主流的復習計劃還是三輪復習方案,好用、實用、經得起推敲,如下:
?第一輪復習:過課本(以字詞、古詩詞和文言文和名著為主);
?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考綱考點);
?第三輪復習:綜合練習(歷年中考題、模擬題);
具體時間節點的話,每個學校都差不多,過完年就開始步入復習,有的學校會提前,有的學校會稍微推后一點點。
在這三輪復習計劃中,很多學生往往只注重第二輪專題復習,而忽略第一輪復習。
老穆認為:“溫故而知新”是很難做到的事情,所以學生往往會在第一輪復習中顯得很“倦懶”,感覺“熟悉的地方已無風景”。
如何讓學生擺脫這樣的困境呢?老穆認為,還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我們的老師要起到表率作用,首先你得有“知新”的意識,然后才能更好地傳達給我們的學生。
??二、學生自己要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具備串聯性思維。
除了將以前課本上的知識掌握外,還可以自己結合練習,進行“悟新”。
比如,你在復習七下《孫權勸學》這篇文言文時,除了掌握相關知識點外,還可以“知新”,如何知新呢?大家不妨想到穆老師之間跟大家講的“串聯性思維”。
學習文言文,不要割裂開學習,要串聯,將它與生活、作文等串聯起來。
比如,你在生活中,在適當的場合,巧妙引用“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這句話,是不是提高了生活情趣感?是不是提升了自身氣質?
再如,你還可以在作文中合理恰當地引用文章中的原話,或合理改動原話。
老穆舉例:在媽媽生病期間,老爸的廚藝是逐日增長,剝、剔、洗、切,有模有樣,真可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二輪復習,最為重要,我們的學生除了學習老師所教知識外,還可以自我鉆研,自我深究,學會研磨知識點。
比如現代文閱讀,它是考題方式是靈活的,需要我們的學生“知識點精細化”和具備“反命題思維”能力。
穆老師在頭條專欄第一講時,就告訴學生,標題有七大考試題型,并不是只有簡單的標題含義及作用兩種,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掌握這些題型答題技巧,在重要的中考考場上,如何應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訂閱穆老師的記敘文閱讀專欄內容,后續還會開其它專欄,敬請期待!】
總之,初三復習,要做到“態度端正化、知識點精細化、考點精準化、思維活躍化、練習針對化、答題邏輯化……”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你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并點個贊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