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穆有話說
今天早上,有位初一學生跟老穆講了一件事,老穆聽后是咯咯直笑。
孩子成績優異,在這次期中考中,數學和英語都考了滿分,但語文只得了108分,滿分120分。
奶奶看了孩子的期中考成績后,一臉的不滿意,道:“大孫子,你數學和英語都能考滿分,語文為什么就不能呢?你小學時,語文不是經??紳M分嗎?你是不是偷懶了……”
孩子本想跟奶奶解釋,但又怕跟她解釋不清楚,索性就點點頭,道:“好的,奶奶,下次一定努力!”
初中語文,難嗎?
老穆認為,初中語文并不難!但是,你要想考滿分,那就真的是“蜀道難”了,難于上青天!
02、小學語文與初中語文相比,不僅僅是難度上的提升……
【1】從無到有
①詩歌鑒賞(確切地說,是古詩詞鑒賞)
小學時,沒有詩歌鑒賞,而到了初中,則開始考查了,且難度較大!倘若學生不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往往難以得到分數。
②文言文閱讀
小學時,也是沒有文言文閱讀的,可到了初中,就開始考查了。
初一時,文言文篇幅較短,相對簡單,但是越往后越難,還需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2】難度全面升級
①基礎題難度升級
不論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還是修改病句,文學常識等,難度都升級了。
比如前天一個家長發來信息,讓我看下孩子的期中考試卷。
第一頁,三個選擇題,孩子竟然錯了兩個,可見孩子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好。
第2題,成語選擇題,這位同學選擇了B,老穆甚是驚訝!
學生主動打掃班級衛生,何時就成了“豐功偉績”了?
豐功偉績:偉大的功勞和成就,泛指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創造過巨大業績 。
A選項是錯誤的,“登峰造極”是用來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又怎能用來形容登山隊員呢?
C選項則是正確的,“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D選項是錯誤的,“相得益彰”怎能用來形容“作案者”呢?恐怕學生審題時,漏掉了“案”字吧!
第3題,這位同學選擇了D,又選錯了。
我們在修改病句時,但凡碰到“多個詞語并列”時,一定要思考它的順序是否出現了問題?
“分類投放、分類處理、分類搜集、分類運輸”,試問,這樣的順序符合邏輯嗎?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分類投放、分類搜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A選項犯了“兩面一面”的錯誤,前面是“能否”,后面應該是“是否具備”,而不是“具備”。
B選項是正確的,常見的錯誤試題是把“的活動”去掉,讓同學們去選擇。
C選項搭配不當,“增強”的又怎能是“方式”呢?建議把“方式”改為“意識”。
老穆為大家奉上修改病句解題順序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如下:
②現代文閱讀難度升級
小學時的現代文閱讀,往往還會有“客觀題”,比如“字音字形、選填詞語、排列預序”等,但到了初中,則為“主觀題”,難度升級。
舉個例子,小學時考“段落作用”,學生只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答題就可以了,但是步入初中,“段落作用”就不那么“單純”了,可能此段落為特殊段落,如插敘段落、環境描寫段落、人物描寫段落等。我們答題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③作文全面升級
老穆認為,作文是學生再也考不到滿分的最大攔路虎,沒有之一。
小學時,作文還是比較容易得滿分的,最多也就是扣個三五分。可到了初中,那就不一樣了,不僅分值提高到60分,就連扣的分數也變多了,扣個10分左右似乎已經成了“標配”。
【3】所學科目增多,無形中也會影響語文考試成績。
當然,這是次要因素,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影響不大,但對于那些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而言,影響就比較大了。
03、結束語
生活,往往因為不完美而變得更加精彩,正如落敗的運動員一般,他們會因為失敗而更加刻苦地訓練。而這個訓練的過程,才是最精彩的過程!學習亦如此!
初中語文,雖然考不到滿分,但只要我們努力學習,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無限接近滿分,這個過程,不也很精彩嗎?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并點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