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聽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身邊那些投機取巧的人都賺到錢了,而我們這些老實人反而賺不到錢?”
這樣的一個問題轟動了全網,帶來了大量的評論。
有人認為會投機取巧的人人際關系更強,所以更容易賺到錢;
有人認為會投機取巧代表自己的思維能力更強,賺錢自然就快;
有人認為這種賺的錢不持續(xù),早晚會虧掉;
還有的人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都是這樣的人群,有錢人往往越會抓機會;
......
為什么一個同樣的話題,不同的人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歸根結底源于認知不同。
在我們公司內部,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花一秒鐘就看透世界本質的人,注定擁有不凡的人生!
我們發(fā)現(xiàn),人與人最本質的差別,不在于物質上的富足與匱乏,而在于思維和認知上的差異。
認知水平越高,越能看透事物本質,做出理性分析,看得更高,也走得更遠。
而認知水平越低,越是容易困囿于自己的世界,看不到自己世界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因此,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自己沒有認知,那所有的認知都是別人的;歸根結底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認知閉環(huán)買單。
1
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努力無用論”?
一個應屆生,同樣的起點,多的一個月6000,少的一個月4000,但是十年后,可能差距就多達十倍二十倍,一個月6000的變成了一個月6500,一個月4000的可能變成了35000;
創(chuàng)業(yè)道路上同樣如此,十年前在同樣的行業(yè),做同樣的項目;十年后,企業(yè)的營業(yè)額和利潤差距會多達成百上千倍!
為什么自己一直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是無論怎么樣付出,卻依然得不得想要的結果?
有人認為是自己學歷不夠;
有人認為是自己經驗不足;
有人認為是自己出生不好;
還有人自己努力不夠;
......
甚至還有人認為“努力無用論”,對于現(xiàn)在身邊的人之所以成功都是因為“踩對了風口”、順應了趨勢,努力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近年來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努力沒用,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所謂的“風口”,很多人由于跟上了這些“風口”,開始發(fā)家致富,于是就讓人覺得,努力對于改變我們人生來說,起不來太大的作用。
但其實,你能不能做出對的選擇,背后也是一種努力。
對于某些人來說,他們出生的家庭背景、接受的教育方式、父母階層的影響和水平,決定了他們能夠抓住某些風口,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選擇。
也就是說,如果你現(xiàn)在還處于一條“錯誤的道路”上,那只是你過去經歷的各種外界因素和自身認知所堆積出來的結果。
很多人連高考選什么專業(yè),或者出來社會做什么工作,都沒辦法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又怎么會有能單靠一兩次的選擇,就讓自己走上人生巔峰呢??。浚?/span>
其實,我們的人生能夠獲得一個什么樣的高度,取決于我們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微小選擇時,能不能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統(tǒng)一的目標。而我們?yōu)檫@些微小的選擇所付出的努力,其結果不斷積累起來時,最終才會疊加出一個我們想要的“大成就”。
那大成就在疊加的過程中,所有微小的選擇背后,都有一個本質的根因,就是“認知”。所謂“認知”,就是我們獲得知識的總和,對我們眼界、觀點、思維所產生的影響。
2
認知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神經語言程序學者羅伯特 迪爾茨把人的認知分為6個層次:
分別是環(huán)境層、行為層、能力層、信念層、身份層與愿景層;
1、認知處于環(huán)境層:
處于環(huán)境層的人會把一切問題外部歸因化,一切都是別人的原因,都是因為環(huán)境不好,才導致如此惡劣的命運;
這樣的人,通常表現(xiàn)為愛抱怨,或者“祥林嫂”,只知怨懟別人,不思進取改變自己。
我相信處于環(huán)境層的人在大家身邊一定是最多的。
2、認知處于行為層:
相對于外部歸因,認知處于行為層的人通常把問題,歸咎于自己的行動力不足;
他們比較相信,我現(xiàn)在不夠幸運,是因為行動力不足,我現(xiàn)在還沒幸福,是因為行動還不夠;
每天處于忙忙碌碌當中,依然認為自己行動力差。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思考過,怎樣努力才會更有價值。
3、認知處于能力層:
這一層次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問題是能力還不夠,能力不夠的表現(xiàn)是不停地學習新知識,用思維和知識武裝自己。
他們非常擔心自己會落伍,有的時候學習到了一個新的觀點往往就如同如視珍寶一般珍惜。
但是,他們卻每天忙于為自己補缺補漏,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高效的學習。
4、認知處于信念層:
就會思考什么是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他們專門做對的事情。
處在這一層,遇到問題時,他們會思考: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個問題?這個原因又是因為什么產生的?
在這個問題中對他來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哪些問題需要被解決?哪些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因此,明確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之后,在解決問題時就不止是把事情做對,而是選擇做對的事。
5、認知處于身份層:
他們會更多關注內心最本質的問題:“我是誰,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span>
思考清楚這個問題,他們會為自己配備相應的思考模式和行動模式。
能夠堅定自己選擇的人,他們對自己理想中的身份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他們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并且愿意為之付出。
而“不知道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的人就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就無法知道該如何選擇才能不后悔。
所以,明確了自己的身份后,也就有了選擇的方向,“我選擇……,是因為我需要……”。
6、認知處于愿景層:
他們更多地會去思考“我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是什么樣的?我如何能改變世界?”
處于這一認知水平的人,關注的是人類愿景這樣宏大的命題,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人類大部分人服務,幫助大部分人改變命運。
處于這一層次的人,往往都是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比如袁隆平,比如張桂梅。他們會思考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么?
這個問題涉及的就是精神層面的思考,大到你想為這個世界做什么貢獻,深到你認為做了什么事在生命盡頭時會沒有遺憾。
這六種層次,可以說是一個人行為認知的底層邏輯,我們只有了解完底層邏輯,我們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認知。
3
如何提升我們的認知?
1、多向內求,提升自己的境界格局
人的成就大小與自己認知的層次和維度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認知的維度很低的話,他思考問題只是在狹隘的層面,所以很難在事業(yè)上和人生上獲得實質性的突破。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層次和下面4個層次的認知是相匹配的,知道了自己的認知,在哪個層次上你就知道,你未來的事業(yè)能夠做到什么樣子了,所以大家可以對照一下你在哪個層次,如果層次過低的話,必須通過增加自己的學識和見識,來提高自己駕馭事業(yè)的能力。
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層次的認知,會讓一個人固步自封,一事無成。
這種人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知道一點點皮毛之后到處開始吹毛求疵,但實際上他也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背后的邏輯,對于這種人,你稍微的問的深入一點的問題,他們就尷尬了,你對照一下,如果你還在這個層次上混的話,十有八九你這一輩子走不出最底層。
②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層次的認知,經過努力,會讓自己成為優(yōu)秀之人。
這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水平很差,但是他心里面很清楚與大家相比自己有很大的差距,這種人是有一些目標感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這種情況之后,會讓自己變得很優(yōu)秀,但是他們對未來的渴望和對成功的渴望值比較低,最多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但是想做出大的成就來,這種人的格局還差那么一點點火候。
③知道自己知道——這個層次的認知,要善于從認知陷阱中跳出來。
這種認知水平的人,他們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在某一些事情上善于鉆研,做一個事就把這個事做精做透,把這個事做到極致,大部分是完美主義者,所以他們要么有大的成就,要么就是在完美主義陷阱里面做不出來,我們也稱這種認知層次的人是死腦筋,他們一旦認準一個事之后不會輕易的放棄,直到他們意識到是錯的,關鍵是意識到錯的這個過程很復雜。
④不知道自己知道——這個層次的認知,會讓一個人有大成就,而且這種才華橫溢之人通常表現(xiàn)出來的很普通。
這種認知層次的人,他們特別善于學習,善于借鑒身邊人的智慧,他們可以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他們做任何事情會講究正確的方法,會講究非常高的效率,能夠達到這個認知層次的人,胸懷比較寬廣,充滿著智慧和睿智,與這種人打交道你總會感覺到很舒服,你求助他的時候幾句話就能夠給你點撥醒了。
2、多跟高人交流,學習背后的智慧
古人說:“學不會才能學?!?/span>
我們正在不知不覺中取得進步。
和有才華的人一起工作,如果能得到他們的肯定,你會更有信心。
和有才華的人一起工作,不僅是人生價值的升華,更是一種享受。
生活中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他就像一面鏡子,看著對方的生活。
和聰明人在一起,你不會笨拙;有了勇敢的人,你就不會軟弱;和樂觀的人在一起,你不會難過。
如果你和大師交往,你就是大師;和有能力的人一起工作,你就是有能力的人。
和這類人群打交道,一定要誠實真誠。他們掌握的信息和新知識比常人多很多倍,所以不要在他們面前撒謊、夸夸其談、抬高自己,而是以請教、學習的謙虛姿態(tài)展開談話;
同時,多提供高價值信息,提高交流品質。這類人群見多識廣,學習能力強,交談聊天中要讓他們產生獲得感和良好體驗,就需要提供信息增量,或新的視角,不然都是浪費時間。
總之,優(yōu)秀的人自然喜歡和優(yōu)秀的人聊天,他們喜歡在聊天中發(fā)現(xiàn)美好、發(fā)現(xiàn)價值、拒絕浪費時間,所以,如果你想要讓層次比你高的人喜歡和你聊天,那就讓自己變成聰明的人、說話真誠的人、引發(fā)共鳴的人。
3、多深度思考
為什么這里提的是多思考,而不是多看書,原因就在于需要向更深層次去思考而不是淺嘗輒止般停留在問題的表面。
比如遇到一個任務的時候,你知道任務的困難點在哪里,但是你不能只停留在困難點是什么這個層面,甚至你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問題上,你應該向深層次思考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你需要思考對這件事影響最大的事情是什么,讓自己不斷聚焦于這件本質的問題和事情上。無論多忙,每天都要至少花半小時的時間去完成一次對于今日任務和成長的深度思考。將自己80%的時間用于深度思考,最后做出20%的最正確的決定。
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速度已經肉眼可見。
很顯然,培養(yǎng)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遠比你想象中還要重要!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職場高手,如果你希望能夠盡快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也許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還不算晚!
而且一旦你養(yǎng)成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解決問題的角度有很多種,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自己距離升職加薪更接近了一些。
最后總結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愿我們都能打破自己的認知局限,不要總是活在別人認知當中,擁有真正屬于我們的認知,最終成為真正的高手!
END
花一秒鐘就看透世界本質的人注定擁有不凡的人生!
國海咨詢是這個時代企業(yè)經營方法論務實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