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面對一處帶有年代感的空間時,我們總會首先想到兩樣事情:尊重空間原有的氣質和保留空間中那些由時間打磨后沉淀下來的美感。”設計師周博&蔡雨洋說道,“這種美感無法在短期內靠人工雕飾出來,即使用最奢侈的材料也無法做到?!?/p>
▼項目概覽
在修補、聯結、挖掘、推翻、重建一系列設計完成之后,這個隱藏于鬧市區僻靜一隅的三秋舍·夢幻島餐廳展現在市人面前,這個形狀似方盒子的建筑體從院落中生長、穿插、疊加,混凝土材質的高雅灰色調的墻面斑駁而不衰敗,它靜靜地與這片場地通過美食產生了情感般的緊密聯結。
▼建筑外觀
三秋舍·夢幻島的前身是一座廢棄的汽車修配廠,由一個帶有地下室的小樓,一個裙房,和幾處小面積室外空間組成,每個空間格局被墻體分割得瑣碎而雜亂,相互之間本并無聯系。經過幾年的沉寂,改造后的廢棄汽車修配廠綻放出老建筑獨有的魅力。
▼設計示意圖
開放共享:荒漠中的理想花園
建筑改造后拆除了大部分墻體,在屋頂打開不同尺寸的天窗,陽光灑進室內,建筑回歸本身的方正格局和清爽面貌。取消南側所有面對居民樓的墻面窗,利用天窗采光,規避經營擾民的問題,同時百年歷史的清真寺院落風格被引入餐廳景觀。
整個項目面積龐大,隱蔽工程的改造和配套的硬件設施花費巨大,能夠利用在裝飾上的造價預算非常低。我們決定“利用建筑本身的美感來做文章”,如此讓我們收獲了意外的驚喜。
▼共享休閑區
▼吧臺區域
呈“人”字型的三角型橫梁序列式排布,展現了建筑空間的高挑與開放式的格局。打開天窗,不對裸露的水泥墻斷面做任何修飾,讓這種風格與原木桌椅的自然紋理的風格相互碰撞和對比。當熱烈的陽光照耀進來時,頃刻間馬來西亞的熱帶風光便顯現在眼前。整個空間穿插著很多大型闊葉植被,度假模式和聚餐派對情境即將開啟。
▼精釀共享餐吧
▼“人”字型的三角型橫梁
▼被天窗照亮的共享餐桌
▼用餐區細部
破舊立新:混凝土在講故事
玻璃天井從樓頂直通地下酒吧,通過序列感的設計,使三層樓鏈接在一起,并將樓頂的陽光直接引入到底層區域與地下室,讓沉悶的地下室空間在視覺和感受上與外界產生更多的關聯。
▼玻璃天井
設計師希望賦予它藝術博物館的空間氛圍,玻璃天井內的陶瓷器皿是食物的伙伴,溫潤而無聲的存在即是一種藝術魅力的展現形式。
▼藝術博物館般的空間氛圍
靜默的力量散發著無法在短期內靠人工去雕飾的美,即使是最奢侈的材料也無法呈現的,設計師在選材上更注重自然屬性,注重所用材質是否能與空間斑駁自然感和諧共生。
▼私密餐區
▼材料與空間的斑駁自然感和諧共生
▼私密餐區一角
地下實驗室:隱秘的B-ONE酒吧
B-one酒吧位于小樓區域的地下室,入口隱蔽難尋,需要通過幽暗的樓洞穿到內院中,再由一處隱秘的入口下行,才得以尋見。尋著光源拾階而下,混凝土拱形通道古樸而神秘,一尊遠古石像極易讓人產生時空錯覺。
▼混凝土拱形通道
▼B-ONE地下酒吧
▼陳列柜
空間中原有的破舊物所沉淀出來的美感是值得尊重的,在選材上,更注重空間的斑駁自然感和諧共生。選用天然木材陰干脫水,作為地板與天花板主材,與裸露的墻體完美融合。不做任何漆面與工藝處理的金屬板被鑄成入口處的大門,混凝土在空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酒吧休閑區
▼天然木材與裸露的墻體完美融合
▼座位細部
“在商業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不僅要完成空間的美觀與功能,更要參與到整個商業業態的規劃之中。”設計師說道。改造后,空間之間獨立又互通,從任何一個空間進入,都可以步行到其他空間中去。動線設計讓整個項目的體驗更加完整,商業運營更經濟高效。
▼空間之間獨立又互通
▼party房入口
▼party房內部視角
設計師周博&蔡雨洋說:“當我們通過建筑改造設計將空間打造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之后,項目便有了靈魂。”
▼布局示意
▼軸測示意
項目名稱:三秋舍·夢幻島
項目類型:餐廳
項目面積:2000平米
項目位置:中國沈陽市
設計師:周博&蔡雨洋
設計公司:漿果設計
攝影師:牟星、星文、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