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拼多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太多了,繼市值超越京東后,創始人身價也一度超過馬云。
就在其低調的差不多時,昨天,財富中文發布2020年中國500強榜單,拼多多又被拉到輿論C位,完全沒有低調的機會。
對拼多多躋身世界500強,驚喜,但絕不意外,因為它是拼多多。
股市中有一句話,市場永遠是對的;電商界有一個形容,拼多多永遠能給人驚喜,但絕不意外。
因為它是拼多多,因為它是黑馬。成立僅三年,就榮登美股市場;才過第四年,就奠定了電商“三足鼎立”的格局;剛至五年,創始人差點成了中國首富。
如今,神不知鬼不覺地登上了世界500強,排名還挺“靠前”。據榜單顯示,拼多多以301億元的總收入排名321位。
當然,拼多多的老對手京東和阿里也名列其中。據榜單顯示,京東從去年的第17名躍至第13名;阿里也不遑多讓,從第24位升至第18位,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
雖然拼多多的排名不及京東和阿阿里,但拼多多的一小步是電商界的一大步。相比京東和阿里,拼多多的上升空間巨大,以拼多多一貫的調性,明年躋身百強不是夢。
有人說,拼多多憑什么?憑營收,憑賣房賣車的高客單營收。
因為《財富》世界500強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以營收作為企業排名的重要依據。他們覺得收入是衡量增長和成功最可靠、最有力的證明,也最有意義的指標。
正因為如此,最賺錢的阿里始終排在京東之后。市值最低的京東,依然是三者中的“老大”。
京東強大的物流帶動了自營業務的突飛猛進,所以在沖關世界500強的時候比阿里早了一年。
早在2006年,市場傳言阿里上市時,馬云就說,要在未來十年讓阿里巴巴成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那時京東才轉型成功,京東物流八字還沒一撇;黃崢在谷歌中國,還沒有時間描繪拼多多的樣子。
阿里的B2B業務國內首屈一指,淘寶也漸入佳境,所以馬云信心滿滿地列了一個十年計劃。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十年后的2016年,首登世界500強的不是阿里,而是京東。
因為世界500強的評判標準是按企業年營收來排名的,不是按市值,也不是按年利潤計算的。
京東憑借“自營、自營、自營”,收入一路走高,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其后阿里也拓寬自營類,一年后的2017年,阿里也成功登上世界500強。
如今拼多多躋身世界500強,中國的電商巨頭齊聚此地,邁向國際。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在登頂世界500強的道路上,阿里走了18年,京東花了12年,而拼多多只用了5年。
若以截至今天的最新市值來看,拼多多999.30億美元,京東928.32億美元,阿里6729.88億美元。
不同市值的背后,顯示的是企業經營模式的差異化。當時,拼多多“斜刺”殺出,讓阿里直呼,它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沒有讓阿里發覺是因為拼多多的模式不同于此前的任何電商,拼多多以“拼”起家,迅速讓下沉市場的消費群體“購”了,三年就變成了獨角獸。
當拼多多浮出水面的時候,對手早已知悉其招式打法,紛紛效仿,在下沉市場攻城拔寨。
下沉市場的“購”顯然不是拼多多的“夠”。如果拼多多跟對手在下沉市場死磕,那它就不是拼多多,而是拼夕夕。
在對手看不見的五環外,拼多多讓消費者“抱團取暖”;在對手占據的五環內,它為消費者“雪中送炭”。于是,我們看到了拼多多發出的兇猛百億補貼。
補貼一上線,對行業的沖擊呈現摧枯拉朽之勢,以至于大平臺不得不跟進,小平臺從此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干電商的。
初戰告捷,大家以為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只是某場促銷的時候,黃崢直接宣布,升級百億補貼成常態化。
幾場“百億大戰”之后,友商驚奇地發現,拼多多的“2億人都在拼”變成了“6億人都在拼”。
拼多多已在下沉市場之外的電商領域攻城拔寨,實現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模糊”了五環線,從此“天下”一統。
古之帝王將相一統天下無不是為了民生安樂,拼多多的愿景就是將優惠帶給每一位消費者,無論你是精英貴族,還是山村一儒。
如果你對9.9元包郵的物品不屑一顧,那么蘋果手機、3C數碼總能打動你吧?實在看不上,那海雅精裝房、特斯拉汽車總能入你法眼吧?
拼多多掏錢補貼“賣房賣車”,迫使一些品牌不得不被動降價,它始終和消費者站在一起。
縱使風清在此說得“唾沫橫飛”,不看好拼多多的人依然不在少數,因為他們知道,補貼是要真金白銀的,拼多多不盈利,難道錢從天上掉下來?
此話不假,拼多多的虧損也是出了名的,這次也上榜了。在其上榜500強的同時,也上榜了“虧損500強”,以69億的虧損額名列第三。
互聯網企業初期誰不虧損?阿里從賺一塊錢開始的,京東更是連虧十幾年,美團虧了十年,又回解放前,虧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數據的“不虧損”。虧損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是“真槍實彈”。
相比于曾經的京東和美圖,拼多多要樂觀得多,從其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可窺見一斑。只要GMV持續增長,拼多多就不會倒下。
拼多多公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平臺的年GMV已破萬億,增長率大于100%。淘寶的年GMV增長率在30%~40%之間,京東在25%左右,足以說明拼多多的韌性和實力。
在連續百億補貼的背景下,拼多多已實現了品牌向上,雖然一直在虧損,但虧損的體量在收窄,消費對象也在升級。在6億人支持的背景下,未來增長可期,拼多多的向好肉眼可見。
對拼多多,風清除了從商業邏輯上看好外,從社會價值層面,也對拼多多極有信心。
拼多多那句“人民需要什么,拼多多就補貼什么”絕不是信口開河。社會共同富裕,不是道德要求,而是經濟要求。當沒有企業家意識到這個的時候,就產生不了偉大的企業家。
對拼多多,黃崢是這樣寄予厚望的:拼多多承載著獨特的社會價值,是一個公眾機構,是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而存活的。
當他將四分之一的財富剝離出來,用于企業治理和公益事業的時候,偉大的企業家或許在來的路上。
作者: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