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過程中,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疳癥就是誘發患兒生病最常見的罪魁禍首。所謂疳癥就是積滯,積滯傷脾,而脾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
俗話說:“脾胃虛衰,四肢不舉,誅邪遂生。所以要想養好孩子,調理好孩子的體質,家長一定要認真理解小兒積滯的問題。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什么是疳癥。
疳氣:是因喂養不當,或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津氣耗傷而形成的,以全身虛弱羸瘦為主要表現的營養缺乏性疾病,往往是積滯的進一步發展。形體略見消瘦,而色稍萎黃,食欲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調,精神不振,好發脾氣。舌苔膩,脈細滑。多見于本病之初期。
疳積: 形體消瘦明顯,脘腹脹大,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毛發稀疏易落,煩躁。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減退。或善食易饑、大便下蟲?;蚴仁成?、泥土等異物。舌質偏淡,苔淡黃而膩,脈濡細而滑。多見于本病之中期。
干疳:極度消瘦,皮包骨頭,呈老人貌,皮膚干枯有皺紋,精神萎靡,啼哭無力, 無淚。或可見肢體浮腫?;蛞娮像啊⒈囚X衄等。舌淡或光紅少津,脈弱。多見 于本病之晚期。
如果您的小孩很長一段時間出現: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反復咳嗽、消化不良、生 長發育遲緩、胃口不開等癥狀就需要刺一下四縫穴位了。
手指與臟器的對應:
食指因為有大腸經經過,所以與消化吸收的 功能有直接關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縫穴中擠出的黃 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沒有??梢允柰ù竽c經。
中指有心經經過,所以與心臟、心氣虛還 有心火旺都是相連的。在中指四縫穴上擠出的黃水多,孩子的舌 尖多是紅的,手指甲邊上容易長倒刺,這 樣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氣也急躁??梢允?通心包經。
無名指有手少陽三焦經通過,與肝、膽的 關系密切。無名指擠出的黃水多的現象多見于多動癥 的孩子,這類孩子往往汗多、脾氣暴躁、 自控能力差,疏通三焦經。
小指有腎經和小腸經經過,與心、 腎、子宮、睪丸等部位聯系密切。小指擠出的黃水多,則多見于腎臟 虛弱、有遺尿、腎炎的孩子??梢?疏通心經和小腸經。
1.家長應事先做好患兒安撫工作,以免哭鬧亂動,方能使操作順利進行。
2.挑四縫穴后2小時內不要洗手,應保證雙手清潔,24小時內囑患兒勿玩泥沙、 污物及金屬玩具,以免感染。
3.疳證患兒患有其他急性病時,應暫停刺疳,待急性病愈后再行刺四縫治疳。
4.治療后7天內要吃容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食物,禁止吃難以消化的食物。
1、傷食
表現:精神煩躁,夜間不能安睡,納呆,腹脹,腹痛拒按,或嘔吐食物殘渣,或大便腥臭,小便混濁或伴發熱,苔厚膩,脈滑數。
治法:消食導滯,和中健脾。
推拿配穴:揉板門2分鐘,清大腸2分鐘,推下七節骨1分鐘,推下承山1分鐘,嘔吐者配天柱骨和逆揉巨闕2分鐘。
2、積滯傷脾
表現: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面色萎黃,乳食不進或食后即餓,毛發干枯結穗,形體消瘦,頭大頸細,腹部膨脹(蛤蟆腹),脂肪消失,青筋暴露,苔膩舌質淡,脈濡細。
治法:益氣健脾,兼以消積。
推拿配穴:補脾經2分鐘、揉板門1分鐘、推四橫紋1分鐘、運內八卦1分鐘、揉中脘1分鐘、分腹陰陽1分鐘、揉足三里1分鐘。
3、氣血兩虛
表現:精神萎靡,睡眠露睛(睡眠時兩眼不能閉合),食欲不振,或便秘或便不消化食物,面色魷白沒有光澤,形體干瘦如柴,四肢不溫,哭聲無力,舌質淡少苔,脈虛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和胃。
推拿配穴:補腎2分鐘,補脾3分鐘,推上三關1分鐘,揉三陰交2分鐘。
白蘿卜粥:白蘿卜1個,洗凈切片,先煮30分種,再加大米50克同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用于小兒消化不良,腹脹。
山藥粥:大米100克,淘洗干凈后與山藥片100克一起入鍋煮,至米爛。食用時加白糖適量有調補脾胃,滋陰養液功效。
小兒健脾八珍湯:太子參5g,白術8g,白茯苓10g,當歸5g,川穹5g,熟地黃8g,甘草3g.將食材放入鍋內,加入500ml水,大火煮開后轉至文火,煎取150-200ml,分次服用。
1. 平時日常生活中有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孩子的狀態,是要有喂養上的規律,但是也是要結合孩子的狀態,孩子不愿意吃了,也不要過分的強求。
2. 定期檢查孩子各項指標,盡早發現小兒在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及時做好干預及預防。
3. 注意飲食結構均衡,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患兒免疫力。
4. 家長在平時也要擔負起責任來,要積極督促寶寶多運動,消積食,增強抵抗力。東莞市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研發的中醫操作技術,為周邊兒童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