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運動的革命領袖】
西蒙·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1783年7月24日-1830年12月17日),又譯為西蒙·博利瓦爾,拉丁美洲革命家和軍事家,由于他的努力,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拿馬六個拉丁美洲國家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他非常欽佩拿破侖的才能和勛業,但他對拿破侖稱帝反應十分強烈,鄙視其個人野心,并引以為戒,他以后雖然創造了很大的功業,面對人民的擁護,決不稱帝,他認為對他最好的終身稱號就是“解放者”,而且這個稱號比任何帝王都高貴。
1812年西班牙軍隊卷土重來,玻利瓦爾逃往哥倫比亞,發表《卡塔納赫宣言》,指出失敗的原因是內部不團結。
1819年他突襲波哥大,12月17日建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并把它分為三個省:委內瑞拉、昆迪納馬卡和基多。議會選舉他為哥倫比亞總統。1821年解放委內瑞拉,1822年6月16日同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并肩解放厄瓜多爾,7月26日和何塞·德·圣馬丁將軍在瓜亞基爾會面。1824年12月5日解放上秘魯,1825年8月6日上秘魯以玻利瓦爾名字命名玻利維亞。1826年在巴拿馬舉行泛美大會。
但不久,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領導人因為對憲法意見不同發生分歧,導致內戰,英國、法國和美國立即趁機干預,1829年國家分裂。1830年玻利瓦爾沮喪至極,3月1日將權力移交國務委員會主席多明戈·凱塞多,而后退居富查。12月17日在圣瑪爾塔因肺結核逝世。
安東尼奧·何塞·德·蘇克雷·阿爾卡拉(Antonio José de Sucre y Alcalá,1795年2月3日-1830年6月4日)是19世紀南美洲獨立領袖、將軍和政治家,也是西蒙·玻利瓦爾最親密的朋友之一。玻利瓦爾1821年提出讓他負責基多解放運動。他奉命進軍基多地區,1822年5月在皮欽查戰役中,率部奇襲憑險據守的西班牙殖民軍,解放基多,被譽為“厄瓜多爾的解放者”。在勝利之后他進一步在秘魯迎擊西班牙軍隊,尤其是在1824年8月6日在胡寧戰役(Battle of Junín)。12月他指揮哥倫比亞-秘魯聯軍取得阿亞庫喬之戰的決定性勝利,為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最后勝利做出貢獻,被玻利瓦爾授予“阿亞庫喬大元帥”稱號。在蘇克雷得知玻利瓦爾已經辭職,并打算出國,他決定前往基多準備說服分裂主義者,6月4日在途中被埋伏在南哥倫比貝魯埃戈斯山區的帕斯托附近的政敵暗殺,時年35歲。
海地組:
弗朗索瓦-多米尼克·杜桑·盧維杜爾(法語:Francois-Dominique Toussaint Louverture,1743年-1803年4月7日),簡稱杜桑·盧維杜爾(Toussaint-Louverture)),海地歷史中最偉大的人物,海地革命領導者之一。
讓-雅克·德薩利納(法語:Jean-Jacques Dessalines,1758年9月20日-1806年10月17日) 海地革命的領袖。并在獨立后稱帝(亮點!)(1804年–1806年加冕為雅克一世Jacques I)。
1804年9月稱帝,稱為雅克一世。因行暴政招致內部叛亂,1806年10月17日在太子港附近遇刺身亡
亨利·克里斯托夫(Henri Christophe) (1767年10月6日 - 1820年10月8日) 海地革命將領,海地共和國總統,“海地國”國王。1807年克里斯托夫在海地北部以海地角為首府,建立“海地國”。1811年宣布 “海地國”為“王國”,自稱亨利一世。1820年10月,國內反叛四起,克里斯托夫被迫自殺。
亞歷山大·薩貝·佩蒂翁(Alexandre Sabès Pétion,1770年4月2日-1818年3月29日),海地革命領導人,海地南部共和國的總統(1807~1818)。
阿古斯汀·克斯姆·達米安·德·伊圖爾維德-阿拉姆布魯(Agustín Cosme Damián de Iturbide y Arámburu,1783年9月27日-1824年7月19日),1822年宣布墨西哥帝國的成立,成為墨西哥皇帝,稱阿古斯汀一世(Agustín I)。阿古斯汀建立了獨裁政府,掌握了軍政大權,并將反對者投入監獄,反對派很快增長起來。同年11月,安東尼奧·洛佩斯·德·桑塔·安納將軍在韋拉克魯斯發表文告,反對君主制,主張恢復共和國,興師討伐伊圖爾維德。接著,格雷羅也再次起義。1823年3月19日,阿古斯汀被迫退位,流亡意大利和英國。1824年6月底,他秘密潛回墨西哥企圖東山再起。7月14日被捕,19日被槍決。1838年被安葬在墨西哥城大教堂,墨西哥的保守派把他視作墨西哥獨立運動的偉大英雄。總統安納斯塔西奧·布斯塔曼特授予他“國家解放者”的稱號。
瓜達盧佩·維多利亞(Guadalupe Victoria) (1786年[9月29日-1843年3月21日) 原名何塞·米格爾·拉蒙·阿道克托·曼努埃爾·費爾南德斯·費利克斯(José Miguel Ramón Adaucto Fernández y Félix)。墨西哥軍人和政治人物。他在1824年至1829年擔任第一任墨西哥總統。
托馬斯·埃斯特拉達·帕爾馬(Tomás Estrada Palma) (1832年7月9日-1908年11月4日) 古巴政治人物,首任古巴總統。在哈瓦那德洛斯總統大道("Avenida de los Presidentes")豎立有埃斯特拉達·帕爾馬的塑像。它被卡斯特羅的革命者推倒,據說是因為他們指責埃斯特拉達·帕爾瑪開始倒向美國,美國才對古巴進行干涉。如今腳趾和一雙鞋還依然存在。
(重點啊喂!(#`O′) )何塞·德·圣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1778年2月25日-1850年8月17日),全名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馬丁·馬托拉斯(José Francisco de San Martín Matorras),阿根廷將軍、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的領袖之一。他將南美洲南部從西班牙統治中解放,與西蒙·玻利瓦爾一道被譽為美洲的解放者,被視為國家英雄。
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Manuel Belgrano),(1770~1820)阿根廷獨立戰爭中南美拉普拉塔地區的杰出軍事將領、阿根廷國旗的設計者。
貝納迪諾·德拉·特里尼達德·岡薩雷斯·里瓦達維亞·伊·里瓦達維亞(Bernardino de la Trinidad Gónzalez Rivadavia y Rivadavia) (1780年5月20日 – 1845年9月2日) 阿根廷共和國第一任總統。阿根廷丘布特(Chubut)省港口城市里瓦達維亞海軍準將城,以他命名。他的出生日被定為國家紀念日。
貝納多·奧希金斯·里克爾梅(Bernardo O'Higgins Riquelme,1778年8月20日-1842年10月24日),智利民族獨立運動領袖,獨立后第一任最高執政長官(1817年~1823年)。
弗朗西斯科·德保拉·桑坦德爾(西班牙語:Francisco de Paula Santander,1792年4月2日-1840年5月6日)哥倫比亞獨立運動領袖,新格拉納達共和國(哥倫比亞1831-1856年舊稱)1832—1837年間的總統。
何塞·杰爾瓦西奧·阿蒂加斯(José Gervasio Artigas,1764年6月19日 - 1850年9月23日) 烏拉圭民族英雄,烏拉圭獨立之父。
何塞·華金·德·奧爾梅多·馬魯里(José Joaquín de Olmedo Maruri,1780年3月20日 - 1847年2月19日),厄瓜多爾詩人和政治家。為紀念南美從西班牙統治下獲得獨立所寫的詩歌,表現了他那個時代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一代浪漫主義詩人和愛國主義者。
拉蒙·卡斯蒂利亞(Ramón Castilla,1797年8月31日 - 1867年5月25日),全名拉蒙·卡斯蒂利亞·馬克薩多(Ramón Castilla y Marquesado)。秘魯軍人,國務活動家,出任過四屆秘魯總統。他是秘魯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領袖和民族解放者,指揮軍隊使得秘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