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年4月30日,以寬厚而著稱的宋仁宗與世長辭,享年53歲。到了1063年的5月1日,宋仁宗的養子趙曙繼承大統,他就是宋代歷史上起到重要過渡作用的宋英宗。那么,宋太宗趙光義一脈留下的宗室成員眾多,宋仁宗為何會挑趙允讓的第13個兒子趙宗實(后來改名為趙曙)繼承大統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先從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趙恒身上找到答案。
宋真宗是北宋歷史上一位頗有作為的帝王,他依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了著名的咸平之治,還為北宋簽訂了贏得和平安定的《澶淵之盟》,為仁宗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隨著在位時間的延長,宋真宗本人也面臨著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太子誰來做,皇位誰來繼承?那么,宋真宗為何會碰到立太子的難題呢?這是因為:1003年5月31日,宋真宗的二兒子,年僅10歲的次子趙祐不幸去世。而趙祐是宋仁宗趙禎出生之前,宋真宗5個兒子中年齡最長的皇子,如果趙祐繼續活著,他很有可能被宋真宗立為皇太子。隨著趙祐的去世,宋真宗的5個兒子不幸全部去世。盡管趙祐去世的時候,宋真宗的年齡才30多歲,但宋真宗已經無法忍受喪子的悲痛。出于維護國本的考慮,大臣們紛紛上書,請求宋真宗從宗室后代里挑人繼承皇位,宋真宗同意了大臣的要求。經過反復考慮,宋真宗將自己弟弟趙元份的三兒子趙允讓接入皇宮撫養。于是,8歲的趙允讓被自己的親爹送上馬車送入皇宮,趙允讓很快成為宋真宗的太子候選人。然而,宋真宗考慮自己還年輕,還有生育能力,如果讓親生兒子繼承皇位豈不更好?!因此,在趙允讓作太子候選人的7年時間里,宋真宗一邊培養趙允讓,一邊想盡一切辦法再要一個親生兒子。終于,在趙允讓入宮7年后,上天給宋真宗送來了一個親生皇子,這就是歷史上開創盛世,以寬厚冷靜而著稱的一代明君宋仁宗。由于趙禎的出生,趙允讓和太子之位擦肩而過。作為對趙允讓的補償,宋真宗讓趙允讓做了衛州刺史。此時的趙允讓開始自己的快樂人生。他在鄉下游山玩水,縱情聲色,他和自己的妻妾一口氣生了22個兒子,趙曙就是趙允讓的十三子。上圖_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趙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
公元1021年,宋真宗駕崩,宋仁宗登基。相比較趙允讓的快樂人生,宋仁宗不幸繼承他父親的缺點——少子嗣。為此,宋仁宗非常努力的和妻妾進行著“造人事業”,根據正史記載,宋仁宗和妻妾一共生下了3個兒子和13個女兒,除了4個女兒活到成年外,其他的子女全部夭折。由于宋仁宗延續了宋真宗少子嗣的悲慘命運,為了延續大宋帝國的“千秋萬代”,宋仁宗走上了自己父親走過的“宗室選皇子”這條道路。或許是出于對濮安懿王趙允讓及其后代的進一步補償,宋仁宗從濮安懿王的后代挑選了年僅3歲的趙曙入宮撫養。趙允讓將自己的兒子送上了馬車。此時的趙允讓感嘆當年自己的父親將自己送上馬車進入皇宮,可自己還是和皇位無緣。如今,自己的十三子趙曙被宋仁宗帶進皇宮,不知道趙曙能否和萬人羨慕的皇帝寶座結緣呢?和自己的父親宋真宗一樣,宋仁宗將趙曙作為太子候選人培養起來。說實話,趙曙天生就有做皇帝的聰慧。根據正史記載,趙曙天生非常的孝順,他小時候就很喜歡讀書,穿衣打扮就像個儒者。趙曙經常身穿朝服拜見他的老師,他還親自對老師說“你是我的老師,我不敢不以禮相見?!碑敃r,一個叫吳充進的官員給宋仁宗一本書,名叫《宗室六箴》,宋仁宗將《宗室六箴》交給趙曙,趙曙將內容寫在屏風上,時常要求自己的言行,這樣的舉動很符合宋仁宗對接班人的需求,畢竟宋仁宗也是一位很能克制,性格又非常寬厚的皇帝。上圖_ 慈圣光獻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北宋宋仁宗趙禎的第二位皇后
然而,到了1039年,宋仁宗的第四個兒子趙昕出生。有了親生的皇子,宋仁宗將趙曙還給了他的父親。但老天爺繼續給宋仁宗開玩笑。宋仁宗的第四個兒子趙昕在4歲那年不幸夭折。此后15年,宋仁宗依然為了皇子而“努力奮斗”,但遺憾的是,老天爺沒有給宋仁宗任何皇子,直至1058年,已經49歲的宋仁宗得知了一個嬪妃懷孕的消息,這位“中年得子”的帝王非常高興。然而,懷胎十月后,嬪妃留下了一個女兒。宋仁宗的心情可想而知。時間一天天過去,1062年8月,宋仁宗終于決定,立趙曙為皇太子。那么,宋太宗留下的宗室成員眾多,宋仁宗為何非要選趙曙為皇太子呢?上圖_ 宋英宗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趙宗實,后改名趙曙第一,出于情感上的考慮,宋仁宗立趙曙為太子是對趙允讓沒當上皇帝的一種補償。類似的事情在漢朝也發生過。當時,漢武帝逼死了深得人心的皇太子劉據,劉據一家都被斬盡殺絕,就連劉據的孫子劉病已也被關進監獄。到了后來,本該由劉據一脈繼承的皇位,卻由漢武帝年齡最小的兒子,漢昭帝劉弗陵繼承。然而,劉弗陵在位13年英年早逝,之后立起來的劉賀又是個行為舉止不正常的人,只當了27天皇帝就被廢掉了。等到劉賀離開皇位后,執掌西漢大權的大將軍霍光經過群臣商討,就決定立本該繼承皇位的前太子劉據一脈后代,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登基。劉據沒有實現的繼承皇位的愿望,在他的孫子身上實現了。劉病已繼承皇位就是對劉據的一種補償。上圖_ 劉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漢昭帝,西漢第八位皇帝同樣,宋真宗早年無子,將趙宗實的父親趙允讓作為皇位繼承人培養。然而,由于宋真宗第六個兒子趙禎的降生,趙允讓只能離開皇宮,離開那個原本屬于他自己的皇位寶座。等到宋仁宗趙禎登基后,宋仁宗心里可能感覺,自己的父親宋真宗對趙宗實這位宗室長輩欠了點什么。既然趙宗實無法繼承皇位,那趙宗實的兒子在宋仁宗沒有親生孩子繼承皇位的情況下,作為第二選擇繼承皇位,在人情上也是情有可原的。這不,宋仁宗的預測終于成真了。宋真宗“欠”趙允讓的皇位,在他的兒子宋英宗趙曙這里得到了補償。隨著宋英宗于1063年5月1日登基,北宋皇位從宋真宗一脈傳到了趙允讓一脈。上圖_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這一點我們在前邊也提到了,趙曙是個很孝順,很聰明的孩子。他也很有禮貌,也很能克制自己的欲望,這一點和宋仁宗有太多的相似。事實證明,宋仁宗選對了接班人,趙曙登基后,就對仁宗晚年留下的很多社會問題進行改革,他大膽任用韓琦、歐陽修、富弼等人,他大膽向韓琦等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試圖解決北宋冗官冗兵的問題,他還下詔將各個品級官員的轉遷年限加以延長,以緩解國家的財政壓力。盡管這些解決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宋英宗大膽啟用改革派為日后的王安石變法奠定了基礎。宋英宗還支持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為中國歷史文化做出了一大貢獻。總而言之,宋英宗在位時間不長,但他在宋朝歷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確切地說,他繼承宋仁宗仁治的治國模式,還改革仁宗晚年的弊端。他的改革由于在位時間過短沒有完成,但他改革的部分做法卻融進了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