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價格提升促增收
畜牧業今年一季度在各行業板塊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統計顯示,全板塊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1.89億元,同比增長31.88%;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182.29%;實現營業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794%。
A股上市公司中,歸屬畜牧業的并不多,根據WIND數據統計,10家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無一虧損。其中,圣農發展[16.51 -2.25% 股吧]實現凈利潤最多,為4517.4萬元,同比增長74.95%;而福成五豐[7.84 0.00% 股吧]則凈利潤增長最快,一季度凈利潤增幅達到1680.49%,實現凈利潤177.45萬元。兩家公司凈利潤大幅攀升,均與產品價格上漲有關。
>>點評
行業中長期向好
大同證券投資顧問付永翀:從2010下半年的豬肉價格走勢來看,豬肉價格進入新周期的上升通道,養殖業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目前我國肉類人均消費量在35公斤左右,遠低于歐美100公斤左右的水平,在國家鼓勵消費、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指引下,使得肉類、蛋奶、水產品消費量將保持快速增長,帶動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
而豬肉價格的上漲是給整個行業帶來增長的最主要原因,同時因為去年整體基數較低,也帶來了一季度業績相對向好的表現。
但付永翀同時指出,近期受瘦肉精事件影響,豬價下跌而飼料價格繼續上漲,養豬盈利水平繼續被壓縮。整體而言,隨著新的上升周期的打開,整個行業還是中長期向好的,但是瘦肉精事件可能會對市場帶來一定的震蕩,因此短期需要注意風險。
醫藥:板塊分化逐步明顯
統計顯示,醫藥生物板塊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984.55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33億元,同比增長19.8%;實現營業利潤106.24億元,同比增長17.05%。九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行業表現欣欣向榮之態。
從一季報實現凈利潤的金額看,醫藥板塊絕對是巨頭們的天下。上海醫藥[19.92 0.00% 股吧]以8.49億元的凈利潤強勢領跑該板塊,同比增長107.35%。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68億元,同比增長26.88%;每股收益0.4259元。
緊隨其后的哈藥股份[19.19 0.42% 股吧]實現凈利潤3.10億元,但增幅則僅為15.52%。同屬華潤集團旗下的東阿阿膠[45.95 -0.76% 股吧]、華潤三九[20.31 0.40% 股吧]和雙鶴藥業[24.32 0.00% 股吧],也分別實現凈利潤2.69億元、2.18億元和1.91億元,在168家藥企中名列前茅。
但若以凈利潤增速來考慮,紫光古漢[14.00 -2.71% 股吧]就成為了“佼佼者”。雖然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941.04萬元,同比增長867.63%,遙遙領先于其他個股。紫光古漢表示,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增,主要源于主營業務收入及投資收益增長。
>>點評
未來存在估值修復空間
大同證券投資顧問付永翀認為,從一季報披露情況看,醫藥生物板塊中,子板塊表現各不相同,其中中藥、醫療器械增速最快,化學制劑增速較快,生物藥受甲流影響負增長,原料藥受VC價格同比降低影響負增長。中藥和醫療器械的快速增長主要在于政策扶持下需求的快速提升導致了業績相對增長較快。而化學原料藥由于維生素C同比價格有較大幅度下降,肝素原料藥市場價格下跌,因此整體表現不佳。
付永翀分析,整體看,今年一季度醫藥板塊分化逐步明顯,前期上漲的題材股更是分化嚴重,部分出現大幅下跌,而估值較低或一線白馬股開始逐步趨穩。中長期來看,醫藥板塊目前估值尚處于較低位置,特別是中藥、醫療器械以及醫藥商業等子板塊,未來存在估值修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