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詩詞浩如煙海,從《詩經》到《樂府詩》,從唐詩、宋詞到元曲,光是唐詩就有數萬首之多,流傳至今的佳作可謂比比皆是。不過對于普通人而言,接觸的詩詞大部分來自語文課本中,到了不讀書的年紀,能背出的詩詞則是少之又少,偶爾能說上兩句,也基本是那些用詞驚艷或者特別貼近生活的名句,譬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上一句是什么,知道它的出處是哪里呢?
“貧賤夫妻百事哀”其上句為“誠知此恨人人有”,出自元稹的《遣悲懷三首》其二。《遣悲懷三首》是元稹為了悼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失去最親密的愛人,元稹也是如此,《遣悲懷三首》是元稹在失去妻子、痛徹心扉時所作,三首詩都是以悲傷貫徹始終,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元稹內心中的無限悲痛。
《遣悲懷三首》其二是一首描寫元稹在失去妻子之后物是人非、極度悲痛的七言律詩: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物是人非最容易引起人的傷悲,當初戲言死后這個世界會是怎樣,沒曾想竟然成了現實,那個原本同元稹相濡以沫走過人生最艱難時期的妻子,已經離開人世。
妻子當初為元稹縫制的衣服和那些針線還在屋中,一看到就讓人悲傷,實在是不忍心再看一眼,干脆把衣物送了人,把針線都封存起來,然而,思念卻是鎖不住的,元稹就算把與妻子有關的一切都收起來。
因為懷念妻子時,稹對待那些曾經侍奉妻子的丫環仆人也是格外憐愛,妻子去世之后,元稹因為思念,曾在夢中和妻子相見,醒來之后就給妻子燒紙錢。在傳統觀念里,但凡夢見故去的親人,一定是親人錢不夠花才托夢,現在看來,在唐朝就已經有這樣的習俗了。
當生活中的痕跡都能讓人想起妻子的時候,元稹卻強忍住悲傷,來了一句很有道理的感悟,“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生離死別是原本是這個世界上很常見的事情,人人都會遇到親密伴侶的離去,然而,對于那些能夠一起過苦日子卻不能一起過好日子的人來說,這一切就顯得世事更加悲哀了。元稹這一句感悟,看似強行要阻止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實際上是把思念推向了新的高潮——好日子來了,而妻子卻不能陪自己過。
現在人們將“貧賤夫妻百事哀”單獨拿出來,專門指那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夫妻,會因為缺錢導致各種問題的產生,也即貧困的生活會招來很多的不幸。
參考資料:《全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