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于歐洲西部,面積約為3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8300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德意志族占總人口的比例約為74.0%,另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族人,以及1000多萬的外籍人口。
在歐洲,德國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的國家,約為3.8萬億美元(2020年數據),在全球位列第四,僅次于美國、中國和日本。二戰結束后,德國的工業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恢復。尤其是汽車制造、機械制造、化工、電氣、精密儀器、光學等產業,長期保持在世界領先的地位,并涌現出很多知名的全球五百強企業。另外,德國的中小企業(Mittelstand)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二的工業企業雇員不到100名,他們具有專業化程度強,技術水平高,靈活性強的特點。在2020年,德國全社會的用電量達到了4840億千瓦時,在歐盟國家中排在第一位。那么,德國到底是靠什么來發電的呢?
發電結構
德國最主要的電力來源是風電,約占發電總量的27.2%,規模僅次于美國和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德國政府就大力發展風電,并且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因為,風力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基本上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的排放。其他的清潔能源,例如太陽能、生物能、水力的發電占比分別為10.5%、9.4%、3.8%。除了風力,火電是德國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也就是燒煤。其中,褐煤發電約為16.9%,無煙煤約為7.4%。相較之下,后者比前者更加清潔,但也還是會產生不少的空氣污染。
在2018年底,德國已經關停了境內所有的無煙煤采礦,目前該國只剩下東部和西部的大型褐煤露天煤礦,仍然在開采。此外,德國的天然氣發電占比約為12.2%,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主要來自俄羅斯、荷蘭和挪威。放棄核能
在德國,核能發電占比約為12.6%,是第三重要的發電來源。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德國就開始使用核電站發電,一共建造了35座核電站。
然而,在2002年,德國就制定策略,計劃在2022年廢除所有的核電站。一開始,這個計劃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但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國內要求放棄核能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德國目前僅剩下了6座正在運營的核電站,計劃在2022年底,也就是今年底,全部廢除。支持廢核的民眾認為,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核能是一種高效又清潔的能源,但如果哪天發生重大的核事故,就是災難性的,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前面介紹了,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需要大量的電能供給,如果廢除核電,同時又減少火力發電,然后還面臨著天然氣的進口危機,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這種困難也體現在了德國的電價上,消費者每使用1度電,需要繳納高達0.34歐元(約合2.4元人民幣)的費用。這是2021年10月份的數據,幾乎每一個季度,德國的電費都會上漲,這讓一些低收入的民眾苦不堪言。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如果既想要干凈的能源,還要絕對安全的能源,就必須付出更多的金錢。轉載或投稿請聯系微信:449090544
轉發!讓更多的小伙伴認識覆言,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謝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