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教授: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保健品”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1.保健食品也就是我們說的“藍帽子”食品,是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特點,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對人體不產生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2.普通食品,是日常的食物,以及包裝食品,除了常見的食品以外,有一些新食品原料,比如β葡聚糖、膳食纖維等也可以用于普通食品。
3.而消費者熟知的“保健品”其實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它們和保健食品只差一個字,事實上卻沒有絲毫關系。
小編:有“藍帽子”標志的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么不同?
蔡教授:保健食品,也就是“藍帽子”,分為功能性保健食品和營養素補充劑,需要按照《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進行注冊。
功能性保健食品具有監管部門依法批準的保健功效,目前有27種功效可以申請;營養素補充劑沒有標示保健功效,但劑量配方等需要按照國家標準設定。
普通食品沒有“藍帽子”,但也要取得相關的檢測和生產許可,也就是SC證。
中國食品監管標準超過美日
小編: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藍帽子標識的保健食品是如何注冊管理的。
作為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國保健食品的監管有哪些政策?
蔡教授:我們國家有專門的《食品安全法》和《保健食品注冊審批管理辦法》。《食品安全法》-七十四條規定,國家對保健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
我國對保健食品的命名、原料來源、提取工藝、用量、生物學指標、生產加工流程、適宜人群、劑量要求、配方依據等全過程都有嚴格監管,充分保證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小編:保健食品原料是如何監管的呢?
蔡教授:保健食品的原料監管依據《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1要有明確的安全性證明。
2規定每一種原料用量。
3對植物來源的提取物的提取工藝有嚴格規定
4嚴格監管提取物的安全性,包括重金屬含量、維生素含量等
5要做相應的毒理實驗。
小編:保健食品劑量方面的要求呢?
蔡教授:中國的規定是參考中國營養學會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而制定的,適宜中國人群。
比如營養補充劑,中國營養學會對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每日攝入量都有具體建議,這些建議是根據中國人營養狀況調查來制定的,既能保證不缺,也能避免過量。
功能性的保健食品的推薦攝入量也有標準。
小編:國家對普通食品要求是什么呢?
對普通食品安全性方面的監管措施有哪些?
蔡教授:我國對普通食品的要求是生產許可,就是SC證。
普通食品獲得SC證的前提:
1原料必須安全,安全性得到證明的藥食同源的原料才能列入普通食品的原料名單,例如山藥、山楂、白蕓豆等。
2要通過微生物指標、重金屬指標檢測
3生產過程和產品符合標準。
小編:您在美國有很多的科研和工作經歷,您覺得中國的保健食品監管措施和國外比較,是相對嚴格還是相對寬松?
蔡教授:我們中國對保健食品的監管,嚴格程度應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
相對而言,美國的保健食品是不需要注冊的,不需要做功能性的臨床實驗,工廠把自己做的東西送到國家食藥監局去備案就可以了,管理很寬松,但是一旦有消費者舉報,公司就會面臨一系列的訴訟。
日本的保健食品監管相對比較嚴格,但還是比中國要寬松一點。許多日本的保健食品如果拿到中國來申請,就不一定能達到“藍帽子”標準。
合格的保健食品按劑量服用是安全的
小編:如果我們的消費者隨便吃國外的保健食品,可能會有哪些風險?
蔡教授:第一,沒有經過進口食品注冊的國外保健食品,劑量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的體質。
第二,原料來源不一定跟中國完全一致。
第三,功能性沒有經過人體實驗或者動物實驗驗證。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國外的保健食品。
小編:市場上的保健食品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應該怎么樣選用保健食品才是安全的?
蔡教授:有三個要點
一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保健食品,
二是,不管是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都要盡量選擇大品牌、大廠家出品的產品,在質量和安全性方面相對更有保障。
三是:服用保健食品一定要按照包裝標簽標示的劑量服用。即便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素,過多的話也會中毒。經過我們國家審批通過的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如果消費者能夠按照包裝上標示的每日服用劑量去服用,都是安全的。
保健食品應成為健康生活的有益補充
小編:作為營養學家,您怎么看待保健食品?
蔡教授:我堅信保健食品是有用的,而且保健食品一定是會永遠存在的。
從古到今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注重保健食品的。我們老祖宗吃人參、黃芪,現在我們吃人參的提取物、黃芪多糖;我們還從各種植物中提取有益的物質來維持身體健康,比如葉黃素、番茄紅素等等。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是有用的,應該按照不同的年齡、性別選擇對自己身體有好處的食品。比如貧血的人推薦補鐵,缺鈣的人推薦補鈣,孕婦補充葉酸,青少年和老年人要注重骨骼健康等等,要針對自己的需要選用。
小編:能否給大家一些基本的營養指導和建議?
蔡教授:
保持健康生活,要注重四個方面:
第一是飲食,也就是一日三餐;
第二是運動,幫助消化吸收、維持體重、能量平衡;
第三是心理健康和睡眠;
第四是保持身體的營養平衡,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或者是營養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