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痛風這種病,很多患者簡直是有苦說不出,那手足關節腫痛的滋味真是不好受。特別是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痛風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少年輕人也開始中招。
飲食跟痛風的關系
人體新陳代謝中,嘌呤最終被氧化成尿酸,尿酸是不折不扣的廢物,在體內沒有任何用處,必須排出。如果你體內排泄過少或者生成過多,就會出現高尿酸血癥。久而久之尿酸結晶聚集于關節中,就出現了痛風。
人體內的嘌呤大部分是靠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所以控制飲食對于降低尿酸是有限的。但是'管住嘴'是治療痛風的第一步。
常見'食物嘌呤等級表':
超高嘌呤食物,痛風和高尿酸的人應該完全避免;
中高嘌呤食物,應該嚴格限量,在急性發作期不能食用;
中低嘌呤食物,食用時稍加注意;
低嘌呤食物,幾乎無需顧忌其嘌呤含量。
每日嘌呤攝入量是多少?正常人嘌呤的攝入量每天可多達六百至一千毫克;痛風患者每日不宜超過一百至一百五十毫克。
>150mg/100g,不宜選用。
50~150mg/100g,急性期不宜選用。
<50mg/100g,適宜選用。
結合這個圖表,我自己總結了一份痛風的7日飲食餐譜:
提示:飲食呢能夠幫助減少嘌呤攝入,但是對于已經沉積于關節處的尿酸結晶是完全沒有作用的。
溶晶一:保暖。尿酸鹽的溶解度和溫度有關,在37℃的生理鹽水中,尿酸鹽的溶解度為416umol/L。當人體溫度處于25℃時,尿酸鹽的溶解度下降約一半,因此做好關節處的保暖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說晚上可以選擇穿襪子睡覺。
溶晶二:熟洛環通帖。其所含的龍骨、紅花、威靈仙、羌活、獨活、制草烏等能夠透過肌膚,深入到骨關節處,藥xing分子可以直接作用于尿酸結晶溶解,緩解關節腫脹疼痛的現象 。
專家提示:心情也很重要
但是有的人飲食也控制了,體重也減輕了,酒也不喝了,但痛風還是時不時發作。這是因為有一個因素被忽視了——情緒因素也會影響嘌呤的代謝。
有研究顯示,50%以上的痛風患者在復發之前有明顯的精神波動。情緒因素甚至排在疲勞、飲食之前。焦慮、失眠、煩躁、影響肝腎功能,導致尿酸大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