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為一種綜合性代謝疾病,我國的發病率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每5人就有一個存在糖耐量受損。主要致病原因就在于胰島功能受損和胰島素抵抗。至今,醫學界還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那是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只能依靠終身用藥來維持,并不是這樣的!無法根治不代表不能控制,糖尿病人依然可以收獲完整的人生。
吉林長春77歲的孫老,老爺子患糖尿病30余年,如今還是不需要吃藥,但血糖始終控制在7-8之間,沒有出現其他的并發癥,他到底用了什么辦法做到的呢?
人久病成醫,孫老對糖尿病有著非常清晰的感悟了解。當2型糖尿病人確診時,自身的胰島功能往往就剩30%-50%了,而且還會以每年4-5%的速度繼續下降,30%以下時,需要輔助降糖藥控制。如果衰退到了10%以下,那就只能靠注射胰島素維持了。
既然病情是隨著人體胰島功能的下降而逐步加重的,那么,如何采取一些措施來提高胰島功能,就可以達到減藥停藥、穩定血糖、遠離并發癥的目的了。
孫老在自己日常生活里經常這樣做的事情,對于血糖控制、恢復胰島功能非常有利。
學習常識
糖友在充分了解糖尿病,知道了影響血糖的28個因素以后,就會盡量的避免導致血糖升高,所導致的行為。比如:熬夜、生氣、感染、勞累、溫度下降等。
2
合理飲食
很多糖友都以為,得了糖尿病,就該“管住嘴”,而“管住嘴”就代表著,吃得越少越好。然而,過度節食的結果往往是身體素質、抵抗力的下降。
孫老就沒有過度的節食,而是通過合理的制定食譜,來減少升糖食物的比重,同時又滿足均衡營養來保障健康。
3
適當運動
剛得糖尿病的時候,孫老還比較年輕。那個時候,都是通過餐后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快走、上樓梯等運動來幫助控制血糖。而隨著年紀的增長,不再適合高強度的運動了,孫老就改為練太極拳,敲打膽經等相對安全和舒緩的活動方式。
4
自我檢測血糖
對于糖友來說,最重要的一項控糖行為就是自我檢測。控制目標除了血糖,還有血脂、血壓、腎臟功能、活動量和體重等指標。
孫老平時就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測試血糖。家中常備血糖儀、磅秤、血壓計,隨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除了這幾種方式來減少糖尿病對人體的傷害外,想要不吃藥、少吃藥,血糖長期穩定提升胰島功能,實現糖代謝功能的逆轉也很重要。
那么,胰島功能的修復,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要讓胰島得到很好的休息,不要讓他帶病工作,而不吃藥其實就是避免了一種鞭打病牛的做法,變相的保護了胰島,另一方面要讓機體能正常的吸收營養成分,從而啟動機體的自我調節機制,恢復胰島的功能,如果我們從發病的源頭就能抑制血糖的升高,讓胰島得到休養,實現胰島功能的恢復,那就有可能實現糖代謝的逆轉,血糖的持久穩定。目前,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
孫老通過日常生活習慣及積極修復胰島功能,目前胰島功能接近正常,胰島素抵抗幾乎沒有,在不需要服用降糖藥的情況下血糖保持平穩。得了糖尿病是不幸的,但只要學會科學的調理,保護好胰島功能,就能與疾病友好共存,收獲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