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就像一個大型“化工廠”。
大約每三分鐘過濾周身血液,一次一小時過濾20次,一天過濾480次。
如此繁忙的肝臟,卻非常“脆弱”,諸多的不良行為都會損傷肝功能。
肝臟被稱為“啞巴器官”,由于沒有痛覺神經,病變時往往不痛不癢,容易被忽視。
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保護肝臟健康,留心肝受損發出的“求救信號”,及時進行調理。
身體有“1細、2紅、3多”,肝部已變“臟”,假如沒有,肝很健康
1細:
手指根變細
手掌五指并攏了,中指根部變細,縫隙增大,可能是肝經氣血不足所致。
如果中指根部變細,伴隨手掌顏色暗紅,則要警惕脂肪肝,內分泌失調等。
如果中指根部變細,手掌顏色土黃無光澤,則肝膽病變可能性比較大。
2紅:
手掌發紅
手掌大小魚際處變紅,出現如同朱砂一樣的紅色,就要警惕是不是肝臟病變的原因。
這也是中醫常說的“肝掌”,肝受損,肝功能減退,體內雌激素過多,就會導致手掌發紅。
紅色蜘蛛痣
出現蜘蛛痣的人,85%有肝臟組織病變,其中30%為肝硬化。
蜘蛛痣容易出現在臉部,頸部,胸部等毛細血管密集的地方,其形狀就像一個小紅點,周圍有輻射狀的毛細血管,看起來像細細的“蜘蛛腳”。
3多:
乏力多
經過一夜的休息,人們在清晨起床之后會感覺到精神抖擻,長期起床后還沒有精神,經常感覺到疲憊乏力,就要警惕肝臟受損。
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尤其是肝癌早期更容易出現此類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肝功能,千萬別拖著。
出血多
當肝臟出現嚴重受損時,肝臟組織被破壞,肝功能衰退,會引起身體凝血障礙出現易出血的表現。
不僅容易牙齦出血,身上也容易出現血點,更容易伴隨著淤青,如果身上不明原因出血,一定要警惕。
惡心多
根據不完全統計約37%的肝臟病變,患者初期都被誤認成是“胃病”,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因為肝病初期經常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腹脹,上腹部不適等也容易與胃病相混淆,需要格外注意,最好及時檢查。
肝臟之所以受到損傷,多半與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有密切聯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任性妄為。
四個行為,堪稱“爛肝王”,做得越多,肝臟可能越硬,趕緊改正
飲酒
喝酒最容易傷肝,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喝進人體的酒精90%需要通過肝臟來進行分解和代謝。
無論是酒精還是酒精的代謝產物,對肝臟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長期喝酒,不僅誘發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還會加速肝癌的發生。
想要肝臟功能強大,一定要遠離飲酒,少喝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有助于肝功能越來越強大。
熬夜
中醫講,“人臥則血歸于肝”,凌晨1~3點是肝經當令時間段。
這個時間段肝臟需要完成自我修復,應該處于熟睡狀態,才有利于肝臟健康。
不論是工作還是娛樂,盡量不要熬夜,否則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更容易影響各個器官的修復與排毒,也會增加肝臟病變的風險。
生氣
中醫講,肝,主情志,怒傷肝。
生氣、發怒等不良情緒,都不利于肝臟健康,肝主疏泄而喜調達,輕松愉快的心情,更有助于肝氣舒達。
生氣時人體會分泌兒茶酚胺,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久而久之嚴重損害肝臟健康。
想要肝臟功能強大,一定要改掉不良的情緒,多歡笑,保持心情愉快生氣,不要超過三分鐘,心情好,肝病自然越來越少。
發霉
飲食對于肝臟健康尤為重要,一切過期變質,發霉的食物趕緊扔掉。
這類食物更容易受到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損害肝臟功能,臨床上相當大的一部分肝癌患者,由于感染黃曲霉毒素所致。
一旦食物發霉變質,一定要果斷扔掉,不要覺得可惜,切莫舍不得。 否則很可能會導致肝細胞受損,增加感染風險。
養肝,謹記2大寶典
水是生命之源,參與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是肝臟重要的營養載體,補充水分有助于毒素垃圾的排出,減輕肝臟負擔。
成年人每天攝入水分量不能低于1700毫升,但是很多人喝不上那么多水,而且覺得白開水寡淡無味,其實可以在白開水里放一點“養肝小植物”。
蒲公英——肝臟“救星”
蒲公英擅長排肝毒,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用蒲公英根泡水喝,有助于肝臟排毒,更可以保護肝臟健康,預防肝臟損傷。
蒲公英根護肝排毒的效果由于蒲公英葉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蒲公英泡水喝,搭配菊花、甘草、枸杞等養生食材,更有助養肝排毒。
金銀花——養肝“皇后”
金銀花,疏熱散邪,是降火清肝的佳品,對于口臭和便秘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本身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抗菌、抗病毒的作用,還能美容養顏、減肥。
喝酒傷肝,建議喝酒的朋友們可以多喝金銀花茶,養護肝臟的健康,在金銀喝金銀花茶時,也可以加入決明子,牛蒡根,桂花等食材,每天沖泡一杯,肝臟越來越干凈。
肝臟,對于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希望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養肝排毒,保持肝臟越來越“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