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所測量的血壓正常,就很安心?并非如此。
近日,發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項日本研究發現,即使白天血壓在正常范圍,但是夜間血壓高,還是會增加未來心血管病風險,尤其心力衰竭風險。
研究顯示,考慮人口學特征和臨床風險因素后,睡眠時血壓每增加20 mmHg,心血管病風險升高18%,心力衰竭風險增加25%。
而且,在血壓晝夜節律紊亂的人,即夜間血壓比白天血壓高者,體現更為明顯。
與血壓晝夜節律正常的人相比,血壓晝夜節律紊亂的人,心血管病風險增加48%,而心衰風險增加145%。
睡眠時血壓高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密切關系,也不是首次發現了,那么降低夜間血壓如何?
多項研究顯示,睡前服用降壓藥,可較好控制夜間血壓,進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而且并不增加不良反應。
但進行當前這項研究的日本學者提醒,過度降低睡眠時血壓可能有害。
對于血壓控制較好的患者,但夜間收縮壓急劇降低,會增加腦卒中風險。
研究者強調,夜間收縮壓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的獨立風險因素。夜間血壓監測納入血壓管理很重要,將血壓全天24小時有效控制在適宜范圍。
這項研究共納入日本血壓監測前瞻性研究(JAMP)中6359例患者。全部患者至少伴有1個心血管危險因素,3/4服用降壓藥,試驗開始時,均無癥狀性心血管病。幾乎所有人記錄了20天日間血壓和7天夜間動態血壓監測。
隨訪2~7年間,共發生306例心血管事件,包括119例腦卒中,99例冠心病,88例心衰。
來源:
[1]Kazuomi Kario, et al.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Phenotype and Cardiovascular Prognosis: Practitioner-Based Nationwide JAMP Study. Circulation (2020).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9730.
[2]Hermida RC, et al.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ue arterial hypertension.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20, 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