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陳舒:公共衛生學博士,新浪超人氣育兒博主,兩個孩子的媽媽。
從2012年,還在讀博士期間,小舒便開始在微博上發表嬰幼兒喂養的科普文章。因為從事幼兒健康研究,接觸到很多年輕媽媽和孩子,她發現媽媽們在育兒路上有非常多的困惑。讓最新的科研成果、指南,應用到每個孩子身上,往往需要很多環節和漫長的時間:大量科研證據→公共衛生建議→層層醫護人員教育→父母教育→孩子。但孩子的成長不等人,幼年的營養基礎對于他們一生的健康至關重要。于是她便開始將國際上最新的喂養研究和一些得到證實的發現,寫成簡單易讀的科普文章,分享給媽媽們。作者的公眾號:“夏天的陳小舒”
本文摘自陳舒老師新書:《從出生到離乳:母乳喂養全程指南》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發布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孕期和哺乳期鈣和維生素D的需求同該年齡段其他人群需求是一樣的,并不會因為懷孕或者哺乳而需要更多的鈣和維生素D。有的媽媽說孕期不補鈣就渾身不舒服,一補鈣就好了。除了可能的心理作用外,本身的鈣攝入也可能是不足的。維生素D能協助鈣的吸收,強化胎兒的骨骼和牙齒,預防先天性佝僂病(佝僂病并不是因為缺鈣,佝僂病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還可能減少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妊娠并發癥的發生。如果準媽媽處于高緯度地區,或者非常少進行戶外活動、少曬太陽,有可能會缺乏維生素D。關于孕期補鈣的問題,如果能保證每天2杯牛奶或者等量的酸奶,那么加上日常飲食中別的食物中含有的鈣,基本上鈣的需求是能夠滿足的。如果不能吃足夠的奶制品,那么可以選擇服用一種鈣補充劑(每天補充300~600mg的鈣)。兩杯牛奶(500ml)或相當量的奶制品,除了能提供每日所需的優質鈣(600mg)外,還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其他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任何年齡段的人,養成喝奶或吃奶制品的習慣,都是對健康非常有益的。(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這幾年DHA是個對孕期/哺乳期女性和兒童都特別熱門的產品,但是關于DHA補充的研究還并不充分,缺少有效或者無效以及遠期影響的證據。不過DHA很可能是對健康有益的,適當補充也可以。除了通過營養補充劑,DHA也可以通過吃魚獲取。鮫魚、沙丁魚、三文魚、吞拿魚、魷魚以及龍蝦、螃蟹、蝦等都屬于低汞高DHA的海鮮。(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孕期和哺乳期的媽媽需要的維生素A會比同年齡段的普通女性高一些。孕媽媽的維生素A推薦攝入量是每日800微克(約等于2666.6IU;低于18歲的孕媽媽是每日700微克,約等于2333.3IU),而哺乳期媽媽的需求是每日1100微克(約等于3666.6IU)。
一些孕期和哺乳期媽媽的眼干癥可能是由于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孕期或者哺乳期女性嚴重缺乏維生素A的話,可能增加嬰兒的發病率或死亡率、增加貧血風險,導致嬰兒發育緩慢等。但是維生素A過量也會引起一些健康問題,特別是在孕期。維生素A可以儲存在肝臟中,隨時調用。如果平時食物中攝入的維生素A不足,一次性大劑量補充維生素A(10萬~20萬IU),即使在嬰兒期也是安全的。但是由于維生素A的積累性,如果長期過量地攝入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顱內壓增高(假性腦瘤)、頭暈、惡心、頭痛、皮膚紅腫、關節和骨骼疼痛、昏迷甚至死亡。孕期如果過量攝入維生素A可能引起嬰兒先天畸形。孕期女性對維生素A的推薦劑量(按說明書服用)通常能很好耐受,但每天不能超過10000IU或者每周不能超過25000IU。哺乳期女性維生素A需求會高于孕期,補充維生素A通常不會有什么問題,但當劑量過高(超過每天5000IU)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惡心、頭痛、發熱、視物模糊、困倦和肌協調力下降等。這些癥狀一般是短暫的,沒有發現長期不良反應。β胡蘿卜素是一種維生素A的前體,即使長期大劑量補充(每天20~30mg)β胡蘿卜素或富含類胡蘿卜素的食物也不會中毒。長期過量攝入β胡蘿卜素導致的胡蘿卜素黃皮病是無害的,可以在停止攝入β胡蘿卜素后逆轉。—— 未完待續 ——
喜歡就點“贊”點“在看”~
在養娃的路上,你要經歷很多,千萬不要懷疑自己,母乳喂養也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