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我今年才剛剛53歲就得了冠心病,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啊?小兒子才剛上大學,上有四位老人等著贍養,我以后還能工作嗎?
很多人一聽到“冠心病”仨字,就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只要是確診,就活不長了,畢竟它病在心臟。但其實,冠心病不像心梗、猝死等危急重癥一樣,它是發展很慢的一種疾病,更像是高血壓,只不過高血壓的危害在于并發癥,而冠心病的危害在于疾病本身。
冠心病的發生預示著冠脈狹窄超過50%,冠脈狹窄預示著心肌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預示著患者會有心慌、胸悶、胸痛等典型的癥狀,所以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主要害怕的就是頻發的心絞痛、胸悶等不適。而冠心病最可怕的其實是急性心梗的發生。
如果冠心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冠脈狹窄越來越嚴重,就有可能導致心梗,而一旦心梗發生,就有致命的風險。而這一切都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冠心病能控制得好,是可以減少心絞痛發作,變不穩定性心絞痛為穩定性心絞痛的,自然也就能預防心梗的發生了。
冠心病的治療目標有兩個!
基于此,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主要的治療目標有兩個。
一是預防心梗的發生,降低死亡風險,延長患者的壽命;二是減少心絞痛的發生次數,減輕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中,第一個是首要目標,第二個是基礎目標。而無論是哪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對冠心病的長期控制和治療。其實,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也很簡單,長期控制的話就是藥物治療加上生活方式干預,這適用于輕中度患者;而對于冠脈狹窄嚴重(>70%)的患者,一般都需要的進行手術治療,最常見的就是支架術和搭橋術。
這也就告訴我們,對于剛確診冠心病的患者來說,不應該太悲觀,而是要積極應對,控制冠心病繼續發展,不至于走向第二步的手術治療階段。要相信我們的心臟足夠強大,只要是我們夠主動,它不僅能活下去,還能活得很好,很健康。86歲的張爺爺就是典型的例子。
冠心病近30年仍健在,他的秘訣很簡單!
這是一位讓醫生都覺得好奇的患者。張爺爺今年已經86歲了,得冠心病也快30年了。曾經還被醫生判了“死刑”,說他撐不了幾年??赡軓垹敔斪约憾枷氩坏?,他竟然活到了現在,還活得很好,甚至比同齡人看起來都年輕。
聽到張爺爺的故事后,醫生甚至懷疑過20多年前是誤診,但后來的復查結果證明,并不是誤診,只不過張爺爺的心臟太給力了,即便主動脈幾乎全部狹窄,但是旁邊生出了強大的側支循環。這些側支循環足以維持正常的心肌供血,也讓張爺爺活到了現在。當問及張爺爺做了什么,他也只說了幾句話,總結下來也就16個字。
1. 堅持吃藥,勤于復
查早些時候,幾乎把所有的錢都拿來買藥看病了,但我從來沒有放棄希望,因為我想活下來啊!以前還有人說我活得太累了,太過謹慎了,可事實證明我做的都是對的。雖然最初我經常往醫院跑,天天吃藥一大把,但是我從來不后悔,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忠告:冠心病的藥物治療是基礎,要求長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預防心梗;服用硝酸酯類藥物,如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酯等,預防心絞痛;遵醫囑選擇性服用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纈沙坦等,當然還有一些中成藥、急救藥等,都是必備的。勤于復查是為了監測病情進展,幫助及時發現問題,做出應對措施,復查項目包括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必要時還需做冠脈造影檢查,具體要遵醫囑。
2. 端正態度,好好生
活可能還是因為我的謹慎,自從確診冠心病后,我就變得更加謹慎,更加自律了。無論是吃飯、作息,還是運動,我都養成了既定的習慣。我尤其喜歡運動,經常出去跑步、爬山,80多歲的我還堅持每天走走。吃飯我也很慎重,不該吃的堅決不碰,該吃的也不少吃,保證均衡營養的同時不犯飲食禁忌,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忠告:得了冠心病,就得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最起碼先要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養成有利于病情管理的好習慣。至于該怎么做,其實我也已經多次強調了,這也是適用于所有慢性病患者的要求,即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吃飯七八分飽;適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重;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戒煙戒酒等。